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论文_王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论文_王娟

王娟(巴中市巴州区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①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教师语言素养的极大提高,才可能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搭建学生与教师教本的心灵桥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02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是通过语言艺术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还应努力提升语言素养,以便具备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语言艺术的魅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语言一定要纯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首先要纯洁。即文明、健康、规范、准确。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额表现。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而健康的语言则忌讳用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文明健康的语言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的影响。语言的规范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就是指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携领;分析深刻透彻,丝丝入扣。这样的语言才能够把正确的科学知识和美好的思想一道带进学生的心田。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到以上要求,还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语言,这样才能产生共鸣。 2语言描述要富有美感 语文教材是凭着语言文字的媒介表现思想情感的,因此,作者的蕴涵情感加上语言文字自身的情感性,就决定了教材本身具有各种各样的美感:既有《望庐山瀑布》的雄伟美,又有《草原》的秀丽美;既有《花潮》的生趣美,又有《月光曲》的朦胧美;既有《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新奇美,更有《丰碑》的悲壮美。 高尔基曾说过:“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②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的情感,追求语言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即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有声有色、娓娓道来,通过富有美感的描述引导学生置身于美的语言环境之中,从而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教学语言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叙述时的声调、速度和节奏上,即语言应有层次、有轻重缓急,有抑扬顿挫,教师应从容不迫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教学语言的美感更表现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从而选择适当的句式、组织生动的语汇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上,即教师应善于把无声的教材描摹成充满美感的有声的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草地夜行》的教学中,为了让老红军的光辉形象、崇高品质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我抓住老红军壮烈牺牲时的场面,组织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感悟以后,加进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描述:“就在这茫茫的荒芜人烟的草地上,一位老红军,为了他人,为了革命,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要记住革命’,这,是他的临别遗言,也是他对党的无限忠诚,更是他对革命后代的殷切希望!” 充满悲壮美的一段话,既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又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使茫茫草地上一座烈士的丰碑牢牢的耸立在学生的心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富于美感的描述,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语言应具有启发性耐人寻味 所谓启发,是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③,朱熹曾对此作出精辟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④可见启发之重要。教学中,教师则应积极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过分施加压力;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大脑产生兴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积极活动。 4点拨的语言应幽默风趣 引起孩子共鸣 幽默,是一种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双关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对不合理或矛盾的事物、现象予以含蓄的批评,使人在轻松的笑声之中,否定某些事物或现象。据说,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经向几万个学生调查,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喜欢幽默型的教师,足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带有幽默感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相声、喜剧中的幽默艺术引入课堂,不露声色地加以点拨,并使其具有善意的教育作用,从而令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激发情趣。此时,教师正是运用了幽默性的语言,兴致勃勃地向学生反提问题,善意地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而学生的笑,则是领悟,更是获取知识的快乐!所以,在点拨中带有善意的、恰当的幽默也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更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如列宁所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运用恰当,往往能起到鞭辟入里的奇效。 教学《手》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五指争功》,让孩子们在艺术家们诙谐幽默的语言中,欢声笑语地学习了“团结一致,形成拳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5评议的语言要准确精到 评议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一种观点或理论加以鉴别,从而指出对在哪里,为什么对;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教学中,好的评议能令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励其更上一层楼;而不科学的评议则会造成师生间信息交流的阻塞,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准确精到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议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它一方面要求教师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合乎逻辑的教学语言,使评议显得公正、真实、准确、可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评议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运用精雕细刻的语言扩大评议对学生心里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使学生从中得益不受挫。 参考文献 [1]张海娟,寇金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8):97. [2]王廷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言语艺术[J].读写算:教师版,2015(29):115.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论文_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