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能计量差错及电量退补论文_马帅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 云南省 665000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和错误接线将给电力企业和用户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严重影响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工作。因此重视和按相关规定做好电量的退补和电费的结算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计量装置故障;向量图;电量退补

一、计量装置的简介

1.电能表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电能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

2.负荷管理终端

安装于专变客户现场的用于现场服务与管理的终端设备,实现对专变客户的远程抄表和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功能。

3.配变监测计量终端

安装于10kV公共变压器现场的用于实现配变供电计量和监测的现场终端设备。

4.集中抄表集中器

收集各采集终端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能和主站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

5.计量表箱

对客户用电进行计量的专用箱。适合安装电能表、低压互感器等,适用于10kV高供高计、10kV高供低计和380/220V低压计量方式。

6.试验接线盒

用于进行电能表现场试验及换表时,不致影响计量和用电的专用接线部件

7.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是将高压供电系统中的电流或低压供电系统的大电流变换成低压标准的小电流。

8.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是一种电压变换装置,有时也称保护仪用变压器,在对高电压回路进行计量时,由于不能直接接高电压进表,和电流互感器一样为了扩大仪表量程,常使用电压互感器,利用其电压变换原理将一次侧的高电压转换成二次侧的低电压。

9.二次回路

电压二次回路是指电压互感器、电能表的电压线圈以及连接二者的导线所构成的回路。由于连接导线阻抗等因素的影响,电能表电压线圈上实际获得的电压值往往都小于额定值,二次电压回路电压降的大小直接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度。

二、常见的故障类型

1.失压故障

为保证电压稳定,电压不能越限,越限也可能造成电表故障;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导致不平衡的三相电压或电流产生;在接线不稳或长时间导线处于裸露会使其风化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电压缺相、失压。

2.失流故障

失流是当某相电流小于一定的下限,一般为标定电流的2%时电能表判断此相为失流并记录发生时间。或是当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某个限定值时判断为失流。

3.反向电量

造成走反向电量常见的原因有:小水电上网用户发电时向电网输送电能量;电能表存在错接线可能引起反向有功电量走字;窃电造成电能表反向有功电量走字。

三、电能计量差错及电量退补

1.电能计量差错的原因分析及表现形式

1.1技术层面原因分析

(1)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占5%。是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未按规范要求正确接线导致计量错误,电能计量差错表现最多的就是接线错误。主要发生在经互感器接入的三相电能表计量装置上,因为经互感器接线相对复杂,二次线较多,一般是先放线,在端子箱上固定好才开始互感器和电能表侧的接线,容易发生标错线号和接错端子的情况。

(2)电压失压引起的计量差错,占45%。因为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保险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熔断而导致失压引起的电能计量不准确,引起保险熔断的原因主要有保险质量较差、二次短路、用电器负荷过大、安装工艺较差等原因引起,主要针对10kV及以上高供高计用户。

(3)互感器内部发生故障,占27%。包括电压互感器本身绕组短路或绝缘击穿造成某相电压失压等。

(4)电能计量装置设备问题或选择搭配不合适引起的差错,占5%。计量装置本身存在固有的错误缺陷。

(5)电能计量接线质量问题引起的计量差错,占5%。在计量装置接线时,施工不规范,接线工艺不好,存在损伤二次导线、连接二次导线时未压紧或压在绝缘层上、二次导线接地导致回路不通的情况,引起电能计量出错。

(6)用电客户过负荷或短路故障导致损坏而引起的计量差错,占11%。由于客户未按约定方式用电,私自增加负荷或用电短路,电能表没有有效保护从而引起电能表损坏。

1.2管理层面原因分析

(1)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或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工作中职责分工不明确,目标不清晰,导致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2)培训不到位,人员业务技能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施工人员未按规程使用二次线,安装、施工工艺较差,导致计量运行中存在差错或隐患。

2电量退补的方法

2.1平均算法

该方法适用于计量装置已经完全失效的情况,如电能表内部故障出现停转的情况、电能表严重烧毁,工作人员无法从电能表上获取用户正确的用电信息,这时就需要按照正常月份该计量装置正常时所用的电量来计算平均电量,参照近期正常三个月的用电量进行补收或是去年同期用电量进行补收,一般采取客户用电的日电量来进行电量退补,则故障开始前正常用电三个月的平均日电量×故障持续的天数即为需要补收的用电量。

2.2比对法

该方法用于电能表有主副表的计量装置上,主表故障时可根据备表的电量来进行电量补收,或用户的用电量存在质疑需要被验证时可加装备表进行对比验证,电量退补计算方法与平均法一致;没有备表时参照同类型同负荷的电能表进行对比补收。应用比对法需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好用户的负荷性质,分析用电特性,才能使退补的电量更符合实际。

2.3更正系数法

更正系数法用计算的方法求退补电量,必须首先求出更正系数K,更正系数为正确电量与错误电量之比,表示为:

若电表倒转或表底减少时,则:

只要能求出更正系数K,便可根据错误的表底电量求出正确电量。更正系数可通过实际测量求得,也可从对错误的故障分析中求得。只要能找到电能表在错误的故障下显示的功率,就可求出K,进而求出退补电量为:∆W=(W–Wo)×K

式中,W为计量故障处理完毕时电能表显示所用电量,Wo为计量故障开始时电能表显示的用电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绘制向量图,正确计算更正系数,同时准确确定错误计量起止时间及电表的电量差值,电能表表底数可根据计量现场记录提取,也可以参照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3.电量退补的改进措施

工艺。在研发产品时,要推广数字化生产技术,实现全过程智能制造。其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与网络化,还需要实现多功能效用,这是在多元化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智能检测技术需要具备的基本性能。在对数据进行研究时,需要做好采集、储存、分析与处理工作,还需要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也需要做好分内工作。在对智能制造进行检测时,需要保证检测技术符合要求,就能够向分布式协同测试软件的开发方向发展,使得智能检测技术能够被实时测试,保证技术效用。在整体工作过程中,要做好试验与测试数据管理技术工作,就要对产品进行周期性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寻找产品故障,结合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调整,使得智能制造的服务更加人性化。

四、结语

在对智能检测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明确其在智能制造中的服务性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智能制造的实质,按照国家标准对智能检测技术进行优化,合理规划工作内容,实现智能车间、工厂与单元建设,对技术进行控制。技术检测与管理人员要秉承人性化理念,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提供智能制造基础,增强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史红卫,史慧,孙洁,白伟光.服务于智能制造的智能检测技术探索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01):1-8

[2]孙颖聪.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融合[J].科技创业月刊,2018(01):11-13

[3]王焱,王湘念.智能制造的基础、组成及发展途径[J].航空制造技术[J].2015(07):32-37

[4]臧振中,管咏梅,杨明,等.传感器技术在中药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10 ):1534-1538.

论文作者:马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浅析电能计量差错及电量退补论文_马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