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生活,伟大的思想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光荣的生活,伟大的思想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光辉的生平 伟大的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平论文,光辉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的话:邓小平,这个让世界瞩目的名字,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人民尊敬邓小平、热爱邓小平,同时也希望把邓小平当作人民中间既伟大而又普通的一员,更多地认识他、了解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邓小平”这个名字何以能对中国、对世界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具有那么大的魅力。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十二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史实,形象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所作的卓越贡献,表现了邓小平同志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理论勇气,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的信心和勇气。

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挚爱之情,成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的原动力。从电视片中,我们看到了他刚刚18岁,就在法国参加了革命;几十年戎马生涯,如何立下卓著战功,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日理万机,为国家为人民辛勤操劳。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他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坚定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大力倡导干部“四化”方针,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并带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更表现了他致力于国家长治久安的远见卓识。“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他在退休之前所说的这些话,正是他一生革命生涯和真实心迹的写照。邓小平同志既是一个伟大的人,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始终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他的思想就在我们的事业中。

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曾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地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1933年,邓小平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组织处理:撤销积务,党内“最后严重警告”。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邓小平同志从第一次跌落中复起。第一次起落,是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一员。他参与制定的“八大”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里建设社会主义,毕竟是前无古人的历史课题。在探索中,我们党也发生过失误。十年动乱使他陷于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当然,也促使他在“忍耐”中进行了更深沉的思考。电视片向我们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踩出的一条“邓小平小道”。在这条路上,他走了三年,思考了三年。电视片的解说也许并不夸张:中国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就是从这条小道延伸出来的。

1973年,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了。1975年,周恩来同志病重,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全面整顿,实际上是进行了最初的改革尝试,目标所向,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毛泽东同志不能容忍邓小平同志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于是,他第三次陷入政治困境。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邓小平第三次复出。50多年的非凡经历,使他成为继毛泽东同志之后党内最富经验和领导才能的领袖。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又一次遵义会议。邓小平同志绘制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领导着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邓小平同志也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著称于世。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搞活了社会主义,使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坚定不移地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获得了成功,我们党获得了成功。1984年,邓小平同志对这一成功的探索作了科学的总结。他说:“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

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正是以中国在20世纪的历史变迁为背景,紧紧抓住探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酣畅淋漓地展示了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伟大事业的贡献,对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贡献,对于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邓小平同志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生涯中,尤其是在第二次革命过程中,始终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他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出一系列充满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指导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时,又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不断地对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使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入。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作用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及我们整个党,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在展示邓小平同志光辉生平、生动实践的同时,也着力反映邓小平同志对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和深刻内涵。

邓小平同志是从人民群众生活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思考。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电视片通过一系列事实,让人们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等理论形成的脉络。

电视片在《历史转折》、《绘制蓝图》、《新的革命》、《走向世界》、《为了和平》、《心系统一》等集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描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外交战略,“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重要理论思想的形成和实践过程。这些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理论、构想,在这里不再是抽象的思辨、逻辑的推演,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是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一个个重大课题以及解决这些课题的对策、办法,是在实践中形成思想,又以思想指导实践的过程。如在《新的革命》中,我们可以看到,计划与市场,就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步提出的一个大问题。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最终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和全党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979年,邓小平就第一次把市场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1987年,他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到1992年,他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1979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讲了10余次,一步步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这个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述,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电视片在最后一集《晚年情怀》中,除了介绍邓小平同志的离退和晚年生活外,集中展现了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这一重大事件。南方谈话,在实践上,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理论上,是对长期困扰我们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实际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发展进行了一次集中概括和总结。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例题,经过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终于形成。在十四大上,江泽民同志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科学的评价和系统的概括,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出了系统的部署,全国掀起了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潮。

电视片在将理论与实践穿插、融合加以展示的同时,也展示了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路线相互作用的过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基本路线则是这一理论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电视片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产生、发展、完善、系统的过程描画出了一个完整的轮廓。

独特的精神风格和领导魅力

邓小平同志令人敬重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直接的实践和理论活动,还在于他在这些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格。电视片在描述邓小平光辉生平和思想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邓小平同志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无产阶级立场,彻底的求实精神和辩证的思维方式,远大的战略眼光和顽强的革命胆略;看到和感受到了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看到和感受到了他是如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一切工作的方针,坚持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坚持把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鲜明地揭示了邓小平整个思想和生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是邓小平对全党的号召,也是他一生经历的写照。无论是创建革命根据地,还是建设大西南,无论是在总书记任上,还是在十年危难之中,无论是拨乱反正,还是全面改革,我们都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务实、求真,敢于解放思想,始终实事求是的精神。

邓小平同志具有独特的领导魅力。他善于从战略上思考和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千里挺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佳话;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方向的转变;精心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成为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蓝图;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把中国与世界联结起来,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把握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制定对外战略,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们争取到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总之,从邓小平同志的业绩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他非凡的战略眼光、战略勇气和战略风格。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种全局观念,战略意识,自觉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自觉地维护大局,服从大局。

标签:;  ;  ;  ;  ;  ;  

光荣的生活,伟大的思想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