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袁权真道后红石时期教育的举办研究_全真道论文

金袁权真道后红石时期教育的举办研究_全真道论文

金元全真道后弘期掌教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道论文,金元全论文,后弘期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关金元全真道后弘期掌教的传承时间、门派、业绩等基本情况,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作者广泛搜集《道藏》方志和文集等方面的史料,不仅排列出了一个新的传承时间表,还发现了一位被前人遗漏的掌教。文章对诸位掌教的事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分析了后弘期掌教的特点。

全真道是创立于金朝中期的一个新兴道教派别,其创始人王重阳中年悟道出家,在山东等地授徒传教,经马钰等七大弟子的弘扬,尤其是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之后,全真道在北方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全真道标志着道教作为一支本土宗教的成熟和稳定,在道教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从教义上看,全真道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内丹学说,更重要的则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成为禅宗、理学之后第三家完成“三教合一”努力的思想流派。从教制上看,全真道建立了宫观制度和宗派制度,从此不再是一般的民间信仰,也不是松散的宗教结社,而成为相当独立、凝聚力较强的教团。由金入元,全真道逐渐成为一支势力遍布北方,影响及于全国的强大教派。流传直至今日,对道脉的保存和弘大贡献有加。

我综合《道家金石略》、《道藏》和地方志等史料,建立了一个全真道宫观的数据库,收录宫观1200余座。根据宫观创建时间的曲线图,把金元时期全真道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1167—1222)、全盛期(1223—1256)、抑制期(1257—1307)和后弘期(1308—1368)。

对于后弘期全真道掌教的情况,陈垣在《南宋河北新道教考》这部名著中指出,其顺序依次是:苗道一、孙德彧、蓝道元、 孙履道、苗道一、完颜德明。虽然所考各掌教之间授受时间无法衔接,门派、业绩等基本情况很不完备,但后来的中外学者们一直遵从此说。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就认为陈氏“所考十分正确”〔1〕。 根据我的研究,这项名单实际上不无遗漏,至于掌教的时间、事迹与传承,都有必要重新加以论说。

介入皇位争夺的苗道一

从丘处机1223年自西域返回燕京后,历任全真道掌教一直驻节于大都长春宫,继其后者为尹志平、李志常,此二人掌教期间,是全真道风靡北方,趋于鼎盛的黄金时期;张志敬掌教后,受元廷尊佛抑道政策的影响,宫观创建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并一直延续到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掌教,处于全真道发展的抑制期。

继张志仙掌教者为苗道一,陈垣列其掌教时间仅在至大三年。《中国道教史》根据《道家金石略》所收《苗公道行碑》残拓,言及苗氏生平大略,遗憾的是不太完整。笔者在《济源县志》中发现了苗的小传,综合两种史料,犹能判断,苗道一是晋城(今山西晋城)人,生于至元元年(1264),先入济源龙翔宫为道士。一日闻祁志诚住云州金阁山,遂往依之,祁以秘密授,且曰:“汝缘在此,应有遭际,将大振玄风,恢宏祖道。”得驸马高唐王礼聘,同往和林,觐见时为宗王的武宗海山,深受器重,“言诹有合,虚席咨问,所策应验如响,以为神。”武宗“恃其谋以为进退,故鸾辂南驾,入承大统。”至大元年(1308)授玄门演道大宗师管领者路道教商议集贤院道教事。〔2 〕在加授此职的诏书中说苗道一“致虚守静,寡欲少私,于山中养素之时,得太上忘言之妙。湛心渊而先物,知神器之有归。事朕北藩,其言应而如响,逮予南面,乃功成而不居。”〔3〕

由此可知,苗道一早于1308年嗣教,时年44岁,如此年轻,令人瞩目,在苗氏以前的11任掌教中,仅有两人就任掌教时更为年轻,一位是年当40的刘处玄,一位是时仅37岁的张志敬。刘处玄掌教时全真道尚处于初创期,影响较小,等级制度也不太严格。张志敬掌教,虽然缘于受到李志常的特别赏识,终因资历太浅,引起众人不满,“当嗣法之初,先辈师德存者尚多,师以晚进,躐出其上,中心不能无少望焉。”〔4〕苗氏盛年入居如此显赫位置,自然也是有相当背景的。

他的师承渊源是一个重要原因。陈垣先生未能指出苗道一的师承,《中国道教史》根据《苗公道行碑》推断他是祁志诚的弟子,诚为确论。《道家金石略》收入一通延祐四年(1317)立石的《永乐宫圣旨碑》拓本,有如下一段文字:

存神应化洞明真人

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

凝和持正明素真人〔5〕

无独有偶,北京图书馆所藏拓本中有一通延祐七年(1320)所刻《宋德方道德碑》,碑阴“披云真人门下法派名氏之图”为《道家金石略》之所未载。也有一段类似的文字:

玄门掌教大宗师存德应化洞明真人

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

玄门演道大宗师凝和持正明素真人〔6〕

这些实际上是仿照宗法制度中左昭右穆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宋德方居中,第二代祁志诚居左,第三代苗道一居右。延祐七年碑中所录享有一定地位的门徒上百人,属下宫观二百余座。显示了宋德方一系门派的雄厚实力。这可以说是苗道一嗣教的“群众基础”。

不过,苗道一继为掌教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参与了武宗海山的皇位争夺,而且起了重要作用。大德十一年(1307)成宗病死时,无子嗣,贵族们只能在皇侄中选择皇位继承人,因而发生争夺。最后,得到蒙汉官员支持海山和爱育拔力八达兄弟获胜,击败了信奉伊斯兰教、得到色目官员支持的阿难答。

苗道一站在汉族的立场上支持海山,是自然的事。关于他的具体作为,因为事涉宫廷机密,已不得而知。不过,他扮演的角色可能和李孟辅佐爱育拔力八达一样,是位汉族的谋臣。所以说海山“恃其谋以为进退”,甚至奉为“宾师”。他也许还会借助自己的宗教地位,制造有利于海山的政治舆论。隋末就有道士王远知往见李渊,称他当受天命,李世民发动“玄武之变”前,道士薛颐、秦世英等声言世民当即帝位。唐初奉行扶植道教的政策与此有很大关系。所以说,道教虽言清静,却早有介入权力斗争的传统。

苗道一继位标志着全真道的复兴,全真道掌教“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至大间加赐金印收。”〔7 〕《苗公道行碑》评价说:“全真之教者,亦未有盛于此时也。夫以老氏之道,由太祖信之以益弘,长春演之而益明。全真氏之教,由武宗崇之而益隆,凝和播之而益大。”

至元六年(1269),世祖忽必烈曾下诏封赠全真五祖中的东华教主为帝君,钟离权、吕纯阳、刘海蟾、王重阳为真君,全真七子为真人。〔8〕至大三年(1310)武宗下诏将全真五祖全部加封为帝君, 全真七子为真君,随丘处机西行的十八高弟中尹志平、李志常、宋德方为大真人,其余为真人。诏书中尊苗为“宾师”,称此次加封主要是由于苗道一的报本之心,“惟联(朕)之宾师,有今之明素,能仁能勇,至孝至贞,所守弥坚,不待岁寒而后见,所言必应,其于事会周知。及其身之渥已申,报本之诚愈切,温纶特降,显号循加。”〔9 〕武宗加封五祖七真的诏书,被各地反复刊刻,以示朝廷对全真道的尊崇。

苗道一掌教虽然赢得了帝室的青睐,登上了掌教的宝座,推动了全真道的复兴,但从此也使全真道卷入了愈演愈烈的皇位继承权之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曾经采用‘汉法’立太子,以确定皇位的世袭,但由于蒙古传统势力的强大,选汗会议的制度(忽里勒台)继续存在。皇位的继承仍必须经由大会选举的程序。成宗以皇孙而被立为‘皇太子’,即皇位的继承人。忽里勒台制与‘立太子’的候选制交错而行,使元朝皇位的继承长期不能形成确定的制度。蒙古宗王之间,利用推选皇帝来争夺权利。自武宗以后,皇位继承多次演变为剧烈的斗争。”〔10〕

至大四年(1311)武宗病死,爱育拔力八达即皇帝位(仁宗)。苗道一也结束了他第一次掌教的历史。

被遗漏的掌教:常志清

现有的研究均遵从陈垣之说,认为继苗道一掌教者是孙德彧。但是存于文登县的“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碑”, 题为“皇庆元年(1312)玄门演道大宗师大明演教天阳真人常志清立石。〔11〕存于莱阳县的“丹阳真人归葬记”碑记载,马钰卒于莱阳游仙宫,后迁入祖坟。不久,游仙宫主李知常亲将遗骨取归,草草掩埋。1306年提点宫事王志筌来谒长春主席常志清,移文本路,遍谕本堂诸老,1307年重新安葬。于其上筑殿。记末题为“皇庆二年(1313)玄门演道大宗师大明演教天阳真人常志清立石”〔12〕。

“大宗师”这个尊号是成吉思汗在1227年赐予丘处机的,“继其后者因得而称之”。〔13〕根据对现有资料的检索来看,此语一般用于称呼掌教,只有三次例外,一次是用来称呼王志谨〔14〕,一次是用来称呼范圆曦和宋德方〔15〕,一次是用来称呼张志素〔16〕。但都是在死后,可见在道士生前,唯独掌教可以享有此称。而且,据尹志平传位于李志常一事看,大宗师拥有专门的印信,1238年正旦尹志平让位权教李志常。“上元日,作大斋,授大宗师法印。”〔17〕由此可见常志清曾在苗道一之后,孙德彧之前短暂地接任掌教之职。 这一推断在孙德彧所撰“重修巩昌城隍庙记”中得到证实。 本文记载杨志杲在元初修复毁于战火的庙堂,擢为巩昌道录,后度杨德仙为徒,杨传李宗清,号渊静大师。李度四徒,包括田思惠,王叔俭,王仁甫三人。“天乐真人(李道谦)善交仁甫,赠栖玄大师,掌教常宗师素重叔俭,赐敬真观妙大师。”〔18〕此处所云“掌教常宗师”非常志清莫属,他在掌教之前还曾提点长春宫。

最近,作者在《清容居士集》发现一条材料,系袁桷供奉翰林时为朝廷所撰诏书。题为“长春宫提点常某授玄门演道大宗师掌教真人管领诸路道教所商议集贤院道教事”,全文如下:

治国以无为惟宗,式符要道。顺物乃自然之埋,允谓至言。长春宫提点常某,橐龠重玄,蓍龟万变。气超浑沌,灼知天地之根;运际生平,默赞阴阳之化。方独立以不改,弥大盈而若冲,爰绍真风,以彰人望。噫,内观形影,斯泉石之素心;外饬身名,实朝廷之异渥。保兹清净,俾以阐扬。可。〔19〕

上列诏书,当是元廷委任常志清掌教时颁发的制书。常志清曾为掌教一事,堪称定论。

常志清于掌教任上的所作所为最为模糊,现在仅找到一处记载。长安秦渡镇是丘处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四人1172年安葬王重阳之后分手的地方。大德年间(1297—1308)清真居士梁公拓地建祠,塑四真之像,敦请神峰牛君前来主持,牛君居环堵数年,吸引了许多徒众,“会天阳宗师召致京师,而观事索然。”〔20〕应该是常志清在掌教时召牛君离秦渡赴京师。

另一处记载中,常志清将原来直接隶属大都长春宫管辖的河中府永乐、纯阳二宫,改隶晋宁路道司。后至元二年(1336)有河中府河渎灵源宫、九峰纯阳上宫、纯阳万寿宫制授三宫提点张道宥呈,“今切见本府在昔虽隶散道司,由永乐、纯阳上下二宫系是纯阳帝君诞育炼真之地,自丙午(1246)间清和大宗师法旨,以为鼻祖根本之宫,所在宜加优恤隆重,遂径属堂下所管,不令晋宁路道司节制。后之嗣教真人仍为旧贯。及天阳真人退堂闲居,不揣分量,擅与纷更,教所权宜令晋宁路道司宰治迄。宰治迄今,未曾改正。今来伏惟宗师大真人初政玄纲,凡教门所属去处利病得失,计有所整治更新,一还前代宗师旧政,但未有能申覆者。今道宥不避僭越,敢先进呈,乞照详施行。”〔21〕文中“堂下”即长春宫,因系掌教所居,一般教徒不敢直呼其名,而用此尊称,“退堂闲居”一词表明常志清可能是在免去掌教职位后,利用他的影响力作出上述决定。所谓“嗣教真人”是指完颜德明。玄门道教所最终同意张道宥的呈请,二宫依旧归属大都长春宫。

常志清的掌教时间是1312—1313年,只有短短的两年。退职原因不详。

掌教转入马钰一系

继常志清掌教者是孙德彧(1243—1321),字用章, 四川眉山人。综合各种史料,事迹如下:

孙氏幼孤,年仅6岁即往终南山祖庭追随穆真人,后师从李道谦,李是于善庆最杰出的弟子,著名的全真史家。孙先任京兆路讲经师,王志坦赐号开玄大师,提举重阳宫玄坛事。1274年昭睿顺圣皇后命孙侍安西王掌祠事,即充京兆路道录。不久,祁志诚命其典教开成,然滞留王所,未能成行。复提举于善庆门下诸宫观,秦王命为京兆路道门提点。张志仙擢升其为秦蜀道教提点所通议官。1292年提举大重阳万寿宫,孙大加修饰,使其更为完善。遂由通议官升副提点。1299年成宗加玺书,授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领重阳宫事。1303年赐御衣一袭,宝镇寥阳殿。1304年拜诸路道教都提点,入觐大都。1309年,武宗朝加体仁文粹开玄真人,领陕西道教事,被排挤出京城。

仁宗朝孙德彧嗣教长春宫, 邓文原撰《孙公道行碑》称“仁宗志弘道妙,欲简用耆德,遣使召赴长春宫掌全真道。”〔22〕陈垣先生以为孙掌教在延祐初〔23〕,更准确地说是在延祐元年(1314),赵世延撰“大元敕藏御服之碑”,载孙自述“延祐改元,臣德彧进神仙演道大宗师,嗣教长春……在嗣教之秋, 蒙被非常之庞数,炳蔚乎兹山兹宫”〔24〕。皇庆二年朝廷赐制书。〔25〕。

孙德彧嗣教后,仁宗颁布圣旨,授予其统领诸路道教徒, 发付戒牒、师号、法名的权力,“丘神仙的道子里委付了也。诸路应有的先生、女冠每根底,为头儿管着者。先生每根底合与的戒牒、师号、法名,教他与者。孙真人根底,宣执把的圣旨与了也。”并对宫观加以保护,规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这的每宫观庵,他的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铺马祇应休着者,地税、商税休与者,不拣甚么休顿放者。 但属宫观庵庙的水土、园林、碾磨、解典库、浴堂、店舍、铺舍、船栰、车辆、竹苇、醋曲,不拣甚么差发休索要者。更咱每的明降圣旨既有呵,推称着各枝儿投下,于先生每根底,不拣甚么休索要者,先生每也休与者。”〔26〕上述政策中,使臣勿扰宫观,休当差发等均是常见的优遇。关键在于明确规定不纳地税、商税。

元成宗于元贞元年(1295)颁布《僧道租税体例》,规定北方汉地道士元贞元年以前所有土地免税,以后新置买或影占者征税;江南宫观除继承宋代和世祖赏赐的田地外,一律纳税;道士做买卖不纳商税,但不许夹带应纳税人之货物〔27〕。仁宗皇庆二年(1313)圣旨仍然遵循这一体例。〔28〕时隔一年就统一规定全真道地税、商税全免,可说是一大突破,将促进宫观经济的发展。

仁宗于延祐五年又针对“外路有的管民官先生每根底,科要地税、商税、杂泛、差发,有拖要辅马祇应。 有趁粮的流民宫观里安下,好生搅扰”,再下一旨,“今后道教不拣甚么勾当上头,依着在先己降的圣旨体例里,先生每根底,地税、商税、杂泛,不拣甚么差发休当者,铺马祇应休要者,趁粮的流民宫观庵庙里休安下者。”〔29〕

正如赵世延所说,嗣教时年已72岁的孙德彧“蒙被非常之宠数”,朝廷的尊宠无疑为全真道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虽然他的传记中记载的建树不过是祷雨、祀星、修桥之类。〔30〕但是从最早见载于他任期以内的官观有223座来看,这时全真道的发展确实比较活跃。 孙卒于至治元年(1321),但是他早于前一年(1320)以年老为由,乞西归终南,“今上(英宗)可其奏,陛辞,奁香给驿以还。”〔31〕可以断定与尹志平、祁志诚、苗道一一样,是在生前传位于他人。

末代掌教完颜德明

继孙德掌教者是蓝道元。事迹详见陈垣先生书。

继蓝道元掌教者是孙履道。

孙履道,字大方,号天游。从“封孙真人制”可以看出他早年在冀北云游,后于豫南居环堵,“恬淡抱朴,谦冲葆光,方外从游,早逍遥于冀北;环中善应,晚楷式于豫南。”〔32〕1304年徐志根卒前,将其从河东召来嗣掌朝元宫。“而今孙君之嗣(朝元宫)掌教事也,先是归河东,师知其贤,累请不起,固请乃起,赐号泰定虚白文逸真人。”〔33〕1310年刘致游汴梁,孙为其言世系,自述:“履道幼事老子教,违先君训,幸累圣不遗方外臣,三降玺书,一为提点,再为真人。龙光载躬,恩渥数异,且获踵太古栖云真人之后。都提点太古栖云宗教十余年。帝赐玉圭宝冠西锦法衣。”刘致评价他,“公虽为老子言,而洞佛言,尤邃儒言。”〔34〕现知他与著名文人杨载〔35〕、马臻〔36〕、虞集〔37〕、姚燧〔38〕友善。

孙履道在泰定元年(1324)的继位比较突兀,他属于郝大通一支,是徐志根的弟子,虽然徐的师父王志谨一系徒众甚多,但是更要的原因在于泰定帝发动南坡之变,弑英宗,改变了皇位族系。他不可能任用武宗系任用的全真道掌教,遂从玄教真人吴全节之荐,选孙主之。

陈垣先生提出继孙履道掌教者又是苗道一,“《元史》三三《文宗纪》:‘天历二年(1329)十月癸卯,命道士苗道一建醮于长春宫。’未明著为掌教也。三四《文宗纪》:‘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铸黄金符命印,赐掌教全真道士苗道一。’则明著为掌教矣。”根据苗道一弟子井德用的传记可以确定,文宗即位后就重新启用了苗氏,“天历始元,文宗入承大宝,起凝和于覃怀”〔39〕。陈垣先生指出苗之所以再任掌教,是因为“全真掌教,如宰执任免,时可复命”〔40〕。这其实没有接触问题的核心,苗嗣教之时恰当武宗之子文宗即位,联系苗与武宗的渊源,可以看出,这首先是皇位继承的影响。武宗卒后,皇位落入其弟仁宗之手,仁宗子英宗继位后,被弑于南坡,泰定帝即位。文宗的即位标志皇位重回武宗一系,直至元朝灭亡。

苗道一复出后,至顺三年(1332)奉诏于长春宫修罗天大醮,因有灵应,虞集为撰《瑞鹤赞》,云:“苗君某先朝旧人,老成端恪,道行严一,故能深达皇宸,致感玄征。”〔41〕

继苗道一掌教者是完颜德明,元统三年(1335 )九月建孙德彧道行碑,末署“特进神仙玄门演道大宗师重玄蕴奥弘仁广义大真人掌管诸路道教所知集贤院道教事完颜德明”〔42〕,他当是在此前嗣教。

学者们尚未考出完颜氏的传承。今据方志所载材料可以断定他是苗道一之徒。刘信撰《元钧州十方长春观重建玄元殿碑》,立于至正九年(1349),称本观住持苏德玄“之道得之今之掌教大宗师完颜公,公即大宗师赞元(清人避“玄”之讳改一越注)翊运真君苗公之巨擘也。”〔43〕苗道一师从祁志诚以前居于济源龙翔宫,完颜德明掌教前亦居于济源,守王屋山天坛,延祐己未(1319)翰林编修张琬登坛,守坛者即日后“大都长春宫总教真人完颜公子尔”〔44〕。

正是因为系出苗道一门下,完颜德明才在至正七年(1341)重刻武宗加赠宋德方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的圣旨,并称宋为祖师,题曰“门下洒扫嗣教重玄子完颜德明再为刻石表识同宗”〔45〕。他还重刻了宋德方的道行碑,此碑原来是由完颜氏之师祖祁志诚在1274年立石〔46〕。

基于同样的原因,完颜德明掌教后,苗道一获得了真君的封谥。这一封号的全称是“凝和持正赞玄翊运真君”,乾隆二十六年所修《济源县志》也记载了此事,至于说是“世祖褒封”,则纯属张冠李戴。比照前文孙德彧掌教后,其师于善庆受封真君一事, 苗之受封宜在顺帝朝。

目前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苗氏与完颜氏授受的准确时间。陈垣先生依据“大元奉元明道宫修建碑铭并序”所载元统元年(1333)“特进神仙掌教凝和大真人苗宗师,召太清提点赵道真来京”〔47〕一事,认为苗氏掌教时间可以延续到此时。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济源“清虚宫碑铭”,有助于澄清这个问题。此碑建于元统三年七月,末署“持正明素忠纯大真人苗”,〔48〕必是苗道一。证明至1335年七月苗还在掌教任上。因而可以确定两人授受时间就在1335年七月—九月间。传教方式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苗道一以尹志平等人为榜样,在生前传位于同宗;其二是苗道一去世。考虑到这时苗道一已届72岁高龄,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关于完颜德明的掌教年代,《中国道教史》以为在1335—1340年〔49〕。在掖县有“大元崇道诏书之碑”,收录了至元六年赠五祖七真诏及至大三年加赠五祖为帝君、丘处机为真君诏,末题“太岁壬寅至正二十二年(1362)五月上旬吉日兴工,道士杨惟庆重立。演道大宗师重玄蕴奥弘仁广义真人掌管诸路道教所知集贤院道教事完颜德明。”〔50〕是则完颜德明直到1362年还在掌教。考虑到1319年完颜德明还是一位翩翩“公子”,年纪当在30以下,1362年也不过70岁上下,主持全真道应完全可能。他是全真道历史上掌教时间最长的人。

对于完颜德明的记载也很少,他在掌教前到过浚州浮丘山和附近的长春观,“爱其山川秀爽”,掌教之后,观主、大名路道门提点张志进筑堂以纪之,并进京请完颜氏题名,答曰:“吾尝游憩于斯,宜榜之曰栖真,以示桐乡之爱。”〔51〕掌教后各地宫观有所发展。1340年陕西兴元重修崆峒山大十方问道宫,由奉元丹阳宫道人姜公主之,创前后大殿曰体元、混元、凌霄、启元二门,完颜德明为之题写了匾额〔52〕。他还赐维扬炼师潘仲华通真明义静德大师之号,命其主领益都路峄阳山碧云宫香火〔53〕。

后弘期掌教的特点

自丘处机西觐成吉思汗,获得认可,回燕京传教后,直到王志坦,五位掌教都是丘的直系弟子,都是从大长春宫走上掌教的权力之峰。从至元中嗣教的祁志诚起,后弘期掌教出现了新的特点。

其一,丘处机一枝以外的宗派出任掌教。全真道自王重阳七大弟子去世后,其门徒又各立门户,其中丘处机一支,连出五任掌教,即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和王志坦。而在后弘期,除了身份不明的常志清、蓝道元,六位掌教中非丘氏一派的有四人。

孙履道是最鲜明的例子。他是郝大通的重孙,而郝在全真七子中与王重阳的关系比起谭马丘刘来,要疏远得多。元廷颁发的制书中就特意提及这个背景:“幸太古之传未泯,远寻支派,丕阐宗风”〔54〕。孙德彧也不是丘系门徒。他的师祖于善庆先从马钰, 后来虽也曾转师丘处机,并受赐于志道之名,但通常被列入马钰一派。与此相类,宋德方先师刘处玄,又向郝大通请益,最后师从丘处机。王利用所撰道行碑称为“三灯传一灯,一灯续三灯”〔55〕。全真道史一般将其归入刘处玄支派。而宋德方门下出现了三位掌教,祁志诚、苗道一和完颜德明。于、宋二人的多重身份,源于丘处机是全真道大发展的关键人物,在掌教燕京的短短四年中,他一方面新收了大批门徒,创立大批宫观,一方面网罗了许多原属其他门派的道徒,兼并了许多旧道派的宫观。这正是全盛期全真道势力急剧膨胀的表现。对以后的掌教者来说,兼跨两个门派的特殊身份,有助于号召更多的教内人士。

其二,掌教来源不再局限于大长春宫。孙德来自终南祖庭,苗道一、完颜德明来自济源天坛,孙履道来自开封朝元宫,除了蓝道元不明来历,只有常志清出自大长春宫。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原因是上述几处都是实力雄厚的宫观群。以祖庭而言,“凡四方走币堂下为香火之奉者,必割畀而实之祖庭,待以兴化弘教之须。自秦而夏而梁而蜀,治辖恒半堂下,其任如彼其重也。”〔56〕这还仅是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如果考虑到一些大宗派的掌教驻于陕西,如于善庆一支以重阳万寿宫为祖院,李志柔一支以古楼观宗圣宫为祖院,祖庭所控制的地域无疑更加广泛。此外,朝元宫“广袤七里”〔57〕是中原最壮丽的宫观。同时这里也是郝大通一派的祖院。济源天坛在道书中早有“清虚小有洞天”之称。另一个原因则是:

其三,掌教任免与上层权力斗争紧密联系。

附表一

掌教任期与元帝在位年代对照表

掌教

任期 元朝诸帝 在位年代

苗 道 一1308—1311武宗 1308—1311

常 志 清1312—1313仁宗 1312—1320

陈 德 彧1314—1320

蓝 道 元1321—1323英宗 1320—1323

孙 履 道1324—1328

泰定帝 1323—1328

苗 道 一1329—1335文宗 1329—1332

完颜德明1335—1362?

顺帝 1333—1370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掌教的任期与元帝的在位年代密切相关。有五位皇帝在即位后不久,伴随着出现一位新掌教。除了身份不明的蓝道元,相邻的两位掌教之间,只有苗道一与完颜德明属于同一宗派。而且这也是和帝系的改变相适应的。

作为全真道的掌教,只能与某些而不是大多数蒙古上层贵族保持密切的关系,这对于后弘期的全真道发展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附表二

后弘期掌教传承表

祖师

马钰 丘处机刘处玄

郝大通

徒 于善庆尹志平李志常

王志坦宋德方

王志谨

法孙

李道谦 张志敬 祁志诚

徐志根

曾孙

孙德彧 苗道一

孙履道 常志清? 蓝道元?

玄孙 完颜德明

注释: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2〕《济源县志》卷十一,《人物·仙释》,乾隆二十六年修。 参见陈垣等编纂《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86页。

〔3〕作者1995年抄录于山西黄城永乐宫原碑。 参见《道家金石略》第727页,《永乐宫圣旨碑》。

〔4〕《道家金石略》第600页,《玄门嗣法掌教宗师诚明真人道行碑铭并序》。

〔5〕《道家金石略》第727页,《永乐宫圣旨碑》。

〔6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9册,第81页。

〔7〕《元史》卷二○二,《释老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525页。

〔8〕《道家金石路》第592页,《崇道诏书之碑》。

〔9〕《道家金石略》第729页,《至大诏书碑》。

〔10〕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7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220—221页。

〔11〕《文登县志》卷四,《寺观》,光绪二十三年修,《道家金石略》第737页载此碑,略有残缺。

〔12〕〔18〕《道家金石略》第740、755页。

〔13〕《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8册,第10页,《十方重阳万寿宫记》。

〔14〕〔15〕《道家金石略》第654页,《玉清观碑》; 第726 页,《上清观记》。

〔16〕《甘水仙源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册,第728页,《应缘扶教宗道张尊师道行碑》。

〔17〕《道家金石略》第540页,《清和演道玄德真人仙迹之碑》。

〔19〕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七,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7页。

〔20〕《道家金石略》第795页,《大元重修四真堂记》。

〔21〕《道家金石略》第791页,《纯阳万寿宫札付碑》。

〔22〕《道家金石略》第787页。

〔23〕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1页。

〔24〕《道家金石略》第745页,《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25〕《陕西金石志》卷二八,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第16766页,《元汉会文圣旨碑》。

〔26〕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 年版, 第68页,《周至重阳寿宫圣旨碑》。

〔27〕《元典章》卷二十四,《户部·僧道税》,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425页。

〔28〕《通制条格》卷二十九,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 第327页。

〔29〕《元代白话碑集录》第76页。

〔30〕《道园学古录》卷五十,《玄门掌教孙真人墓志铭》。

〔31〕《道家金石略》第788页,《孙公道行之碑》。

〔32〕吴澄:《吴文正公集》卷四十四,元人珍本文集丛刊本,第4册,第46页,《封孙真人制》。

〔33〕程巨夫:《雪楼集》卷十八,《徐真人道行碑》。

〔34〕《虞乡县志》卷九,《金石考》,1920年修。

〔35〕杨载:《杨仲弘集》卷三。

〔36〕马臻:《霞外诗集》卷一。

〔37〕《道园学古录》卷五十,《非非子幽室志》。

〔38〕姚燧:《牧庵集》卷十,《重修中太一宫碑》。

〔39〕《陕西金石志》卷二十六,《皇元制授诸路道教都提点洞阳显道忠贞真人井公道行碑》。

〔40〕《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73页。

〔41〕《道园学古录》卷二十一,第73页。

〔42〕《道家金石略》第787页。

〔43〕《禹县志》卷十四《金石志》,1931年修。

〔44〕《济源县志》卷十一,第683页,《重修天坛上皇殿记》。

〔45〕〔46〕《道家金石略》第805页, 《重刻武宗圣旨碑记》;第613页,《玄都至道崇文明化真人道行之碑》。

〔47〕孛术鲁翀:《菊潭集》卷三,元人珍本文集丛刊本, 第6册,第498页。

〔48〕《道家金石略》第791页。

〔49〕《中国道教史》第3卷,第240页。

〔50〕《道家金石略》第731页,注①。

〔51〕〔52〕《道家金石略》第796页,《浚州长春观栖真堂记》;第812页,《重修崆峒山大十方问道宫碑铭并序》。

〔53〕邵亨贞:《野处集》卷二,《潘炼师松庵序》。

〔54〕《吴文正公集》卷四十四,《封孙真人制》。

〔55〕《道家金石略》第753页,《玄通弘教披云真道行之碑》。

〔56〕《甘水仙源录》卷八,第757页, 《洞观普济圆明真人高君道行碑》。

〔57〕《雪楼集》卷十八,《徐真人道行碑》。

标签:;  ;  ;  ;  ;  

金袁权真道后红石时期教育的举办研究_全真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