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论文_黄莉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论文_黄莉

肇庆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好工程成本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浅谈看法。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 工程成本控制

前言:

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的人、设备、材料、工艺、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控制、协调、激励,保证现场的各项施工生产活动能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实现预定的任务目标。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之内,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则必须返工,这样势必要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直接增加了工程成本。

施工质量能否得于保证,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因此,工程开工前必须做技术、质量交底,要进行质量策划,制定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具体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减少返工;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各专业队伍,各班组,各工种均设专职或兼职质检员,实行层层把关,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按标准规范操作,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使质量、工期、成本得到优化。

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势必增加工程成本,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企业声誉,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能够减少事故发生,所以一定要充分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人员应运用预控管理方法控制安全生产,事先针对施工作业要求,提出安全生产措施,把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规范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各项基础安全管理工作的提高,避免和减少因安全管理不当或失误造成的事故,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事故的致因,保证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人身的安全,达到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正确选择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必须强调施工方案应同进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根据设计施工图、施工规范、验评标准等有关技术资料,对拟定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认真分析,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经济合理具体明确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不同,工期、机具就会不同,所发生的费用也会不同,落实技术组织措施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优势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又一关键。对同一工程项目可以同时从不同角度制定出几个不同的施工方案,然后进行筛选,从中择优录用,以技术优势来获取经济效益。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施工的合理安排,劳动组织、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加快工程进度相结合是最大的节约。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后,对标书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要采取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合理配置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改变一些传统且落后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四、加强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费占施工总成本的10~ 20%,所以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用工计划,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及管理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五、 降低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到70%左右,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材料费用。一是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对主材、大宗材实行招标,采购质优价廉的物资,选择运费少、质量好、价格低的供应单位;二是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并坚持退料及材料核销制度,做到工完料清,有效地节约工程成本;三是减少资金占用,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储备;四是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仓储和摊销损耗。

材料成本有比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它成本项目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材料节约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证节约材料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落实,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应由计划员按施工图出材料计划,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材料计划,并做出有关定尺规定,材料员按计划供应材料,现场施工人员按计划领用材料,财务成本人员结算节约效果,最后由项目经理根据措施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一条龙。

六、提高机械利用率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合理调配,其费用直接进入工程成本。机械使用费一般占工程项目的8%左右,但是,预算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是按机械购建时的历史成本计算的,而且折旧率也偏低,以至实际支出超过预算收入的亏损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项目管理来说,应从合理组织施工机械、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节约机械使用费。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结合施工方案,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台班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工程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要求做到既适用又经济;

(2) 做好各工种各工序与施工机械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效能;

(3)做好平时机械维护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随时都能正常运转。

七、 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凡是要按成本计算的工程成本费用,如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现场临时设施费及水电费,以及施工机械的租赁费等等,在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因此,加快施工进度也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途经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及施工机具、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到物流有序,以加快施工进度。

八、 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

在编制施工预算时,深入研究图纸要求,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地一切成本费用,包括合同规定的属于包干性质的各项定额补贴,并将其全部列入施工预算,要做到该得到的必须点滴不漏,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预算收入。

根据工程变更签证,及时办理增减帐。工程变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施工人员必须及时办理签证手续。随着工程变更的发生,必然会导致工程内容的增减和施工工序的改变,从而也必然会影响到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项目承包方应就工程变更对既定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使用、材料供应、劳动力调配和工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为实现变更内容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核算,及时办理增减手续,并通过工程款结算从甲方取得合理的补偿。

九、加强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综观有些施工企业,由于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项目经理对积极摸索经营管理、及时回收工程款的主动性不强,他们往往关注工程建设,忽视项目部的经营、成本控制及工程款的回收,最终导致整个项目部出现亏损,应收账款不断加大。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推进绩效考核的实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发掘员工的潜力,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促使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项目部内部管理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除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外,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采用一人多岗。项目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项目经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奖励工作表现较好的人员。另外,对生产班组也要用好激励机制,主要措施有:

(1)对关键工序施工的关键班组要重奖;

(2)对材料操作过程中损耗特别大的工序,可由生产班组直接承包;

(3)实行工具和材料有偿回收;

(4)实行班组工完料清承包。

十、 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提高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措施之中。确立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使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思想观念,建立一套能够推进施工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应用。

十一、结束语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应立足于全面、全过程控制,施工现场控制不但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田志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营者,2015(06)

[2] 赵家亮,李思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措施研究,工程技术研究, 2016(08)

论文作者:黄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论文_黄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