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造价成本问题一直是各国建筑行业不懈研究的课题。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项目的利润空间越发狭小,各行业均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控制成本的措施只集中到了一部分,无法对建筑工程全程进行成本控制。而一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往往对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开发启动,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运营和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随之而来的则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所涌现的各种问题。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能力仍然偏弱,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情况仍较多,给建筑施工项目带来了一定经济负担,探索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效的解决,是当前施工管理中的关键。
1影响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因素
1.1人为因素
造价管理工作本身需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单位中的造价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造价管理知识,特别是对于内容复杂的造价活动很难快速做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管理措施。在城市中建筑造价一般是根据工程大小、资源情况来进行预估,采用这一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在控制力上稍显不足。
1.2物价影响
如果说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内部力量的话,那么物价、国家政策就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外部因素,一般来说外部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因为物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供需作用的市场决定的,往往表现的不可控制,而且在不断的变化当中,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也应该站在动态管理的角度去审视工程造价和项目成本。否则造价控制就会失去控制的方向。物价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对工程材料的影响。工程材料除了银行贷款利息、人工、机械费用外,是主要的工程成本。所以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必须分析、预测、研究物价对施工材料的影响。必要时还需做好库存材料。
2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
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是实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在优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时,应该先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第一,应该结合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企业当前建筑资源现状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实现对成本预算的合理制定和成本支出的合理安排。第二,成本控制管理机制的建立应该具有全面性,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前期策划、中期执行和后期工程验收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监管。第三,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中工程参与者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建立权责分明、奖罚分明的成本控制监管机制,将施工过程中成本目标与成本监控责任划分至工程项目各个部分,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成本控制管理严格的员工及部门进行嘉奖,对浪费材料、成本消耗过大的部门及员工个人进行处罚,用绩效和奖金等方式调动施工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积极性,确保成本控制管理能够高效且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2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一是管理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和分析建筑市场,按照企业自身发展和拓展的项目大小进行市场分析,做好预算分析、投资分析、资金周转分析,根据工程施工的量合理筹资,避免庞大的银行贷款,从而节约利息支出,还能化解投资风险。利息减少工程造价就会得到一定的控制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通过市场分析可以观察和预测建筑市场的潜力,如果潜力较大那么工程投资建设还能有利润空间,从而进行投资还有必要,否则如果利润空间不大则应收回或者缩小工程投资,这样就会降低和避免盲目的投资建设,从而节约和控制工程造价和项目成本。
2.3强化材料管理,约束材料成本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工程建设成本的主要产生途径。要控制成本,必须注重材料成本控制。对工程所用材料价格的控制可以从供应、采购等环节着手,不止要了解材料价格真实情况,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采购方式、加强材料保管、规范材料领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杜绝由于管理不到位或者采购工作存在问题引起材料损坏、长期积压。施工单位必须明确采购人员可以行使的权力并且落实岗位责任,以此强化材料管理工作。要尽可能防止材料采购活动中出现跑、滴、冒、漏等问题。
2.4提高市场竞争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项目工程销售可以实现利润的周转,而利润是化解投资风险、弥补债务支出、利息支出最好的方法,一旦实现弥补则从根本上就会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和工程造价的控制。有些项目开发很大程度上在销售方面受到了影响,从而背负了沉重的银行利息,这样使得工程造价和项目成本一涨再涨出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因此要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必须重视建筑工程销售和建筑市场的开拓。积极应对建筑市场风险带来的造价不可控制因素。
2.5做好成本风险管控
基于市场经济的特点,风险管控具有很大难度。风险管控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员工履约风险等内容。在这些风险中,技术风险相对容易掌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合同履约风险则较为困难。想有效降低由于成本发生波动带来的风险,可以酌情进行风险转移或者采取其他策略。对大宗材料“总量订货、分批采购”,可以降低价格波动影响,也能够减少库存,降低管理费,还能够减少资金压力。工程所需机械设备的租赁、劳务分包等,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费用,与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合作方合作。履约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质量教育,控制好工人工资发放条款。不能出现“以包代管”。如果已经出现风险问题,要采取相应的索赔措施,降低风险。
2.6强化内部信息化成本控制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信息化内部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借助有效的数据分析、及时的信息共享与传递、清晰的成本消耗流程,实现更精准的成本控制。例如,在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预算、审计、评估等过程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完成,一来可以借助原有的工程项目成本消耗数据进行新项目成本预算的评估,看其预算制定是否合理,二来在施工各个部门进行建筑材料、建筑资源的申请时,都可以通过线上流程进行提交,在增加工程材料使用和申请的透明化中,也为后期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溯源和成本消耗追踪提供了便利。另外,由于信息化成本控制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监管,一旦发现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预算失误、工程设计问题等导致的成本浪费及工程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错误的延续导致的后期损失加大,这都是信息化成本控制平台管理系统的构建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是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综合反映。要管理控制好工程造价需要管理部门和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行业行规和相关的法律制度条约,能够携手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的造价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银燕,郑辉,杜俊.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1):178-179.
[2]王建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路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
[3]王珺.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J].商,2016.
论文作者:关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成本控制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材料论文; 风险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