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堂气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彰显的一种集体情感状态。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打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借鉴同行优秀教研成果之上,特作以下深层次探究,以期为高效课堂进献自身微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民主评价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1-0101-02
课堂气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彰显的一种集体情感状态。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智力水平、陶冶情操、优化教学等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打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呢?以下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
一、打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众多。比如:教师、教材、学生、教育理念、教育策略等等。然而,教师在这些众多因素中起着连接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教师辛勤耕耘,才能打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教师在打造良好教学气氛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为此,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1.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情感,其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为了又快又好的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首先要精心备课。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力求胸有成竹,统筹兼顾各种教学环节,明确教学过程、完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有效、内容难易相宜。贴近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思维特点。精心备课是教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教师树立教学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还要全身心的投入,在上课期间,要摈除一切杂念,迅速进入自身角色,心无旁骛的投入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丰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利用自身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充分利用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感染学生情感,和学生一起畅游浩瀚的语文世界,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自然形成,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教学睿智,妥善处置那些教学突发事件,对不佳的心理要有驾驭能力,从而为最佳的心理状态打下坚实基础。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互相尊重和互相宽容,师生置身于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的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和兴趣高昂。反之,一种紧张的师生关系,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的教学气氛无疑是压抑和烦闷的。因此,一种融洽思维师生关系是打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和前提。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要走到学生身边,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来消除师生的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师要关爱每位学生,尤其是要尊重他们和信任他们。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激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点,鼓励学生质疑发问,在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中促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语文。
二、打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息息相关。
1.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一切学习过程都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效果大不相同。当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时,兴趣高昂,心无杂念,课堂气氛是欢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教师要时常面带微笑,用微笑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当学生左顾右盼和窃窃私语时,一种睿智和期待的微笑可以促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遇到艰难险阻时,一种激励的微笑可以促使学生迎难而上。当学生又快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时,一种称赞的微笑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探索欲,教师亲切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成功,不仅有总体目标也有个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习题难度上具有层次性,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和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习题。此外,教师还要点评学生的作业,满足学生对做作业是否准确的心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撇样打下坚实基础,促使不同层次学生体验不同的成功乐趣,推动学生善学和乐学。
2.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学不仅仅是促使学生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理解、消化和创造的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于构建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主动观察、勤于思考、乐于表达,从中体验学习的收获,发现学习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魅力,调动学生探索兴趣,语文知识蕴含着有趣的规律和美感,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挖掘,充分展示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此外,教师还要点燃学生细微火花,增强学生探索力。教师不仅要打造良好学习气氛,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欲望,在精心设计和合理课堂结构中推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火花指引下,积极主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三、打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要采取民主的评价方式
每位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肯定。评价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向上的一种策略。一种良好的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一种不当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不利于打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获得学生支持。为此,要注意以下三点:
1.促使学生在充分准备中接受评价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学会,学会是为了会学。因此,学生的准备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学会和会学的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2.将评价权交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主宰者转化为学生自主评价和同学互相评价。教师只是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当学习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只是初步了解情况即可,在考试中,教师要走出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势必会得到学生丰厚的回报。这种民主的评价权会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自由气氛中彰显自身才华和发展自身个性
3.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层次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评价标准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评价制定、实施和考核紧紧围绕着教师。然而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抑制了学生创在性,同时也是和现代教育发展背道而驰的。因此,允许学生结合自身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等方面来评价自我和评价其他同学,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这种新颖教育评价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善学和乐学。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浅薄之见,如有不足之处,恳请诸位同仁提出改正意见。
参考文献:
1.陈小玉;;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J];时代教育;2014年08期
2. 陈欣欣;;浅析小学语文课堂的气氛调节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4期
论文作者:文连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气氛论文; 评价论文; 心理论文; 课堂论文; 状态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