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殿堂,作为人类文明表现的实体之一,建筑中遵从人性化设计是义不容辞的,本文主要通过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营造,为读者打造舒适的空间体验.本文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指出图书馆建筑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图书馆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人性化
1图书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有些图书馆建筑通风不畅通
适当的自然通风对人体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卫生标准,室恣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在1%o以下,良好的通风条俘是室内空气清薪的重要保证。有专家傲过实验,早上开居室门窗,在低风速条件下,如果有穿堂风,2至8分钟室内空气可达卫生标准值,若无空气对流需40至60分钟才能达标。因此,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上要尽量创造穿堂风,使室斑空气保持流动,特别是在门窗上部应有方便开启的气窗。我国在20世纪前期建造的图书馆,窗上郝一般都有麓开启的窗,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建图书馆,窗面积虽然都大了,但门窗上部几乎都没有开启窗。并且有些馆在对旧馆舍的装修改造中,为了美观,把门窗上部原本可开启的窗都改装成了固定的。有一些馆为了追求所谓现代化和节能,玻璃窗都是封闭的,通风换气全靠空调和换气装置,殊不知无论是空调还是换气装置都难以取代自然对流通风。
1.2有些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
有的图书馆在设计时由于追求馆舍外型的美观、造型有特色以及所处的位置等原因,阅览空间和藏书空间布局以及自然采光不够合理。依据健康学家提出的标准,图书馆生态需顾及日照,太阳光可杀灭室内空气致病微生物,还能给人以青春的活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每天日照两三小时是维护人体健康和发育的最低需要。采光是指能得到自然的光线,窗户的有效透光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以不小于1/5为宜。平面布置中应争取阅览室有良好的朝向。为了防止阳光直射入室,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窗,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各地新建阅览区的采光出现两个极端:有的采光不够,主要是被其他建筑或追求装饰遮挡;有的开窗过多、过大,造成光线过强。这都不符图书馆生态精神,对后种情况为了使光线柔和一些,需再设置窗帘,或采用可调式百页光帘,兼作通风。
2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营造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环保的今天,“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浪潮的冲击下,人们更加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尊崇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绿色生态建筑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1关注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我国能源相对匮乏,能源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在全社会对节能问题高度关注的大环境下,作为传播人类知识和文明的图书馆在建筑节能方面理应走在社会前列.图书馆建筑节能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节能方面首先要考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在图书馆建筑中消耗能源最多的是空调系统和照明.因此,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开窗的大小及其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导入自然风,增加室内的空气流速,延长天然采光的时间,国内外图书馆界在建筑节能方面都有可供借鉴的先例.2000年建成的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英国中部地区的温带气候给自然通风及降温带来的有利影响,设计师在设计时采用了“垫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为了得到更好的采光效果,在平面布局中插入5个采光天井以达到楼层平面良好的采光效果.同时将读者和工作人员安排在采光庭的周围,书架安置在较暗的地带,可谓各取所需.在自然通风的处理上,由于该馆是50m×50m的大进深,自然的穿堂通风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设计者将建筑平面分成4部分,分别布置了4个天井送风,废气通过周边6个烟囱和中央采光天井排放掉,这种巧妙的设计相比那种单一大中庭的布局方案具有对自然光更为有效的分配机制.国内也不乏这种节能型图书馆的探索者.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成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空调制冷方面,相对于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采用地下水空调系统方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做法,而是利用图书馆北侧的自然人工湖作为冷却水池,不需抽取地下水和回灌,更加节能;同时还充分利用了湖水的吸热作用,将中央空调的散热系统设置在湖下,有效降低了能耗成本.为了进一步减少能耗,图书馆引入了通风道的设计,即充分利用地下冷风对热空气所起的制冷作用,使热空气先经冷空气降温后再进入中央空调制冷,实现节能,空调设计指标和运行能耗较同类建筑降低40%以上.在节能方面还采用垂直风道技术,利用上升热气流带入或带出热空气,并结合百叶窗自然导入新鲜空气.该项目建筑节能率高于50%.
2.1.2建筑材料要使用环保节能材料
建筑材料是图书馆建筑生态环境建设各要素的源头,装饰装修材料要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如墙面涂料与家具油漆必须达到安全合格标准,从而使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减少对读者身体健康的伤害.装修污染主要是指氡、甲醛、苯系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氡来自于石材,甲醛主要来自于板材及由其加工制作成的产品,苯主要来自于油漆、胶、涂料等.含有有害物质超标的家具和设备等会长期释放出气味、微粒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吸附和分解出有害物,多种材料释放出的微粒、气味又在空气中混合,形成新的化学物质.如果有足够的热量和湿度,有些材料和设备(如保温材料和通风管等)会为霉菌和细菌的生长提供养料从而形成挥发性微生有机物,人们呼吸或暴露于这类环境中会发生健康问题,例如甲醛浓度比较低时,刺激眼粘膜,眼睛会不舒服;浓度稍高时,刺激上呼吸道,出现呼吸道水肿,呼吸道阻力增高,呼吸道频度下降等,进而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吸入甲醛可引起食欲减退、厌食、衰弱、失眠等症状.因此,图书馆建筑材料必须提供国家检验合格的产品,使装修总体达到绿色环保标准.
2.1.3绿色生态图书馆设计中适当采用绿色植物
合理的绿色植物布局可以改善小气候,影响图书馆建筑内、外部环境,种植一些树冠较大的树,在盛夏烈日形成自然荫凉,使图书馆建筑外墙避免暴晒而降低制冷成本并调节光度.在图书馆的内部空间种植各种易存活并且较少有病虫害发生的品种,特别是对甲醛、苯、氨、氡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力的植物,从而消除或减少装修带来的空气污染.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是常青的,如发财树、虎尾兰、散尾竹、龟背竹、绿萝、常春藤等.绿色植物的摆放既美化了环境,也净化了空气,同时给读者带来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使其阅读效果倍增。
3结语
图书馆建筑是图书馆学、建筑学和美学的完美统一.实践证明,成功的图书馆建筑需要馆方花费很多精力作深入研究,并与建筑师进行有效沟通,密切合作.在设计过程中既要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同时还要将功能性、绿色环保、人文关怀等诸多理念考虑其中,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和休闲文化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明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的六十年变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85-95.
[2]陈虹涛.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建设,2007(1):19-29.
[3]王萍.“技术”与“隋感”的共存.华中建筑,2001(3).
[4]李明华.台湾图书馆建筑及其研究.图书馆论坛,2001(1).
论文作者:周旭东,顾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图书馆论文; 建筑论文; 采光论文; 自然论文; 节能论文; 甲醛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