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修复措施论文_陆嘉,白耀昆,贺天赐

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修复措施论文_陆嘉,白耀昆,贺天赐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桥梁建设项目也开始增多。桥梁在服役一定的期限后,十分容易出现病害现象,需要对其做好修复处理工作。因此文章重点就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修复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修复措施

城市桥梁是公共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的跨线桥、跨河桥、立交桥等都在其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在我国,建设城市桥梁时往往会选择混凝土桥作为常规的结构形式,这是由于混凝土桥本身具有结构简单易推广、施工技术较成熟、安全系数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优势。虽然混凝土桥依靠其自身特点而在城市中普及,但此类桥梁在运营多年后,仍旧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病害问题。

一、城市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分析

(一)桥面系病害

桥面系病害主要分布于桥面铺装、伸缩缝、防撞墩及路缘石,具体情况如下:桥面铺装局部产生线形裂缝、网状裂缝或坑槽、车辙等病害;伸缩缝存在变形、止水带破损等病害;桥面两侧防撞墩出现剥落露筋,路缘石、平缘石出现侵蚀露骨。

(二)上部结构病害

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病害主要包括渗水泛碱、锈胀露筋、混凝土破损、梁体腹板纵向裂缝、横隔板开裂破损等。从病害成因上进行归类,渗水泛碱与锈胀露筋同属于渗漏水病害,混凝土破损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腹板纵向裂缝与梁体施工工艺有关,而横隔板破损与上部结构整体性有关。伸缩缝止水带破损、桥面铺装裂缝导致桥面渗漏水对主梁及下部结构产生渗漏水病害,泄水管堵塞则加剧了该问题的出现。渗水泛碱形成的原因,便是桥面长期渗漏水致使混凝土与积水发生化学作用产生碱性物质,再与空气接触生成大量白色晶体,较为严重时甚至会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钟乳石。当梁体保护层较薄时,渗漏水浸入混凝土引起钢筋锈蚀,渗水泛碱更易发展为锈胀露筋。

(三)下部结构病害

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的病害主要包括渗水侵蚀、锈胀开裂、混凝土破损、墩台及盖梁不规则裂缝、墩柱环向裂缝、支座剪切变形、护坡沉陷等。其中,渗水侵蚀、锈胀开裂以及混凝土破损等病害情况与上部结构类似,故不再进行赘述。墩台及盖梁上出现大量不规则裂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如果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养护不达标,在其收缩阶段,极易产生不规则裂缝,这些裂缝会随外部环境侵蚀而不断发展;其次,在桥梁运营阶段,下部结构受温度荷载影响,混凝土发生不自由胀缩,同样会产生不规则裂缝;最后,对于处在潮湿环境或存有侵蚀介质环境中的下部结构来说,混凝土 p H 值一般均会逐渐降低,内部钢筋表面的钝化膜由此遭受破坏,导致钢筋锈蚀,进而胀裂保护层混凝土。

二、城市混凝土桥梁产生损坏的原因

(一)外在的原因

桥梁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负荷,桥梁建筑有一定的载重限制,但在某些区域的特定时间有较大的交通流量,大型的货运汽车存在超重超标情况,因此会对钢筋混凝土的桥梁造成比较大的压力,进而致使桥梁变形,如不及时修复,会使裂缝持续扩大,导致桥梁的主体损坏,甚至桥梁坍塌。同时,桥梁还受多种气候影响,某些地区的土壤含有大量的盐类成分,在夏季时由于水位上涨而对桥梁本身造成侵蚀。在临海区域,空气潮湿,温差变化而产生结晶或冻融,从而对桥体造成腐蚀。大风、雨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桥梁腐蚀进程,缩短桥梁使用寿命。

(二)内在原因

桥梁建筑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时存在一定的技术工艺缺陷,比如细小的缝隙和毛细通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化铝酸钙会产生腐蚀成分,在同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下,缝隙和毛细通道中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在桥梁内部进行腐蚀。设计时并没有严格把控潜在的细小腐蚀威胁,因此也没做针对性的防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设计以及施工的原因

从设计图纸分析得知,桥梁建筑单位将工作重点集中于桥梁上部的排水上,而忽视了桥梁下部的排水结构建造。多数建筑团队出于方便施工的考虑,将桥梁墩部的承台设计为方形平面,容易产生积水。在定期对桥梁进行质量检查时,出现问题较多的部位也都在承台位置,密度、大小等不规则的裂缝比较常见。在桥梁下部,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等级和使用比例也不符合建筑要求,这与之前的物料采集以及施工监督存在关联。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某些位置出现明显的钢筋裸露现象,这些位置被严重腐蚀。钢筋腐蚀而产生的裂缝,直接影响桥梁本身的承载能力,是比较明显的安全隐患。

三、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的整治措施

(一)在设计方面的整治措施

沉降裂缝是混凝土桥梁设计的重点关注内容,这也是设计团队在设计时需要严密把控的重要环节。桥梁基础施工阶段,要根据图纸要求对地基深度进行考量,做到预埋深度以及预埋强度都符合标准值,这也是解决沉降裂缝问题的重要一步。还有,施工时要对周围的土质状况进行勘测,选取符合周边环境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办法,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沉降不均匀问题,进一步缓解或规避沉降裂缝问题。混凝土桥梁建筑也伴随结构裂缝危害,这就需要对桥梁的结构缝进行关注。专业的建筑团队会总结以及分析其他桥梁建筑的经验,分析桥梁结构缝问题,恰当的位置选择以及宽度把控,是选择结构分配的最有效办法。桥梁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伸缩缝、抗震缝、沉降缝等多重因素,同时需要根据季节以及周边施工温度的变化制定施工工艺,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桥梁结构裂缝的危害。

(二)病害修复措施

针对以上病害,我们将其按照病因大致归结为三类,即渗漏水病害、混凝土损伤病害以及设施材料性能退化病害。以下为各类病害的修复措施与建议。

1.渗漏水病害

归根结底,制止渗水泛碱、渗水侵蚀、露筋锈蚀、护坡沉陷等一系列病害的关键在于解决桥梁渗漏水问题,其根本方法是截断水源。故此,应不断开展对桥梁结构排水设施的维护改造,在日常养护中加强巡视,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管道,更换残缺破损的排水构件;对损坏的伸缩缝止水带也应迅速更换,减少梁体接缝间积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2.混凝土损伤病害

对于混凝土损伤病害来说,结构上、下部存在的可见裂缝应及时处理:宽度小于0.15mm的裂缝采用涂刷树脂封闭胶的方式进行封闭;宽度不小于0.15mm 的裂缝采用灌注胶进行灌缝处理;有大量裂缝出现且宽度超过容许值的混凝土构件,应进一步增加安全评定以确认是否进行改造、替换。对于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松散、孔洞、破碎、剥落等缺陷的部位,需先细致清理,然后在外露钢筋表面涂刷钢筋保护剂,最后采用高强砂浆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此类型病害在修补过后应不断追踪观察,对损伤反复出现的部位进行标记,分析具体原因后再作出针对性加固改造。

3.设施材料性能退化病害

当伸缩缝型钢、止水带、路缘石、平缘石、排水管道、橡胶支座等设施材料出现性能退化,虽不会即刻对结构产生致命危害,但如若不及时处理,设施将持续恶化直至完全失效,最终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于破损轻微的设施,应通过材料修补迅速止损,延长构件使用寿命;对于破损严重的设施,必须更换新构件。

综上,大多数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的产生并非互不相关,结构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往往存在联系。如果单纯针对桥梁某个部位的某种病害进行处理,即便修复手段比较完善,该病害仍有极大可能会在日后复发。想要降低病害复发的几率,就应当结合现场勘察情况来对桥梁病害进行深层次地探究分析,以求从根源处截断病害。

参考文献:

[1]李莉,唐双美.桥梁伸缩缝混凝土损坏形式及修复方法[J].西部交通科技,2019(05)

[2]苏加强.新建桥梁松散混凝土修复新技术应用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01)

[3]李清凉.新材料新工艺在桥梁修复补强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28)

论文作者:陆嘉,白耀昆,贺天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城市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修复措施论文_陆嘉,白耀昆,贺天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