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弱领域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郑雅婧,高钰琳,任青卓,童佩,周静静
(南方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 目的 分析近10年衰弱领域文献,了解衰弱领域发展现状及国际研究趋势。方法 以2008-2018年期间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0 686篇衰弱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分别以关键词、被引文献为分析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 近10年衰弱领域研究热点集中于衰弱流行病学调查、不同衰弱状态下老年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运动训练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认知衰弱和衰弱联合干预是衰弱领域现阶段的研究前沿。结论 衰弱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选择并确定高效的、合适临床环境的衰弱评估工具意义重大,在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场所开展衰弱的流行病学调查很有必要,联合衰弱干预措施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临床上,应根据衰弱状态为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关键词】 衰弱;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科学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
从整合定义模型的观点来看,衰弱是指个体身体、心理、社会中一个或多个领域发生功能损伤的动态过程,这些损伤是由一系列变量引起的,并会增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1]。近年来,衰弱领域研究文献逐年激增,快速、准确掌握衰弱领域研究热点及趋势对未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CiteSpace软件是一款通过应用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领域的文献集合进行计量分析,并以科学知识图谱的形式动态展现科学领域知识结构发展及演化的科学研究工具[2]。本研究拟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应用CiteSpace软件探索近10年衰弱领域的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及知识基础,了解衰弱领域发展现状及国际研究趋势,为开展衰弱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8年6月21日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进行衰弱领域文献的检索,检索式为“TS= Frail* OR TS= Prefrail*”,时间跨度设为2008-2018年,共得到13 604条文献记录。纳入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的文献记录,排除会议摘要、编辑材料等文献记录,导出并保存余下10 719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的去重功能排除重复文献后,最终得到10 686条文献记录。其中,文献共被引分析是以文献记录中的“参考文献”字段为分析对象,本研究数据集里的参考文献共有248 183篇 。
(2)固定衰减器2的衰减量的选择应保证发射机的调谐信号到达信号源后的功率低于信号源的最大允许反向输入功率3dB;
1.2 分析方法 以CiteSpace软件(5.3.R3)为研究工具,将文献数据导入该软件,分别以关键词、被引文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CiteSpace软件实施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构建衰弱领域科学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分析是对一组关键词两两统计他们出现在同一组文献中的次数,通过共现次数来体现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3],并通过对同一主题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可分析得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献共被引分析是对特定集合文献之间的文献共被引关系进行挖掘的过程[3],共被引文献集合形成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引用这些被引文献的施引文献集合形成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基于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对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可分析得出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在CiteSpace软件中,Modularity值(Q值)和Silhouette值(S值)是评价网络及其聚类的两个指标。Q值是评价网络模块性的指标,取值范围在0~1区间内,Q值越大,网络得到的聚类越好。一般地,认为Q值大于0.3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聚类是显著的[2]。S值是衡量聚类同质性的指标,越接近1,说明该聚类同质性越高。当S值大于0.5时,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大于0.7时,聚类结果是具有高信度的[2]。
2 结果
2.1 发文量 2008-2018年间衰弱领域发文总量共计10 686篇。除去2018年的不完全收录,自2008年起衰弱领域发文量逐年上升。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以关键词作为节点,对每年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CiteSpace软件应用对数似然率算法提取聚类标签,仅部分解释所属聚类的主要研究主题。衰弱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共生成176个节点,1160条连线,3个最具代表性聚类的聚类标签分别为赫特福德郡队列研究(#0 hertfordshire cohort study)、老年患者(#1 elderly patient)、抗阻训练(#2 resistance training)。
2.3.1 网络模块性 所得到的衰弱领域文献共被引网络Q值为0.6496。
2.2.2 网络同质性 聚类#0、聚类#1和聚类#2的S值分别为0.449、0.581和0.530。
Web of Science是本研究分析文献的来源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相比,其研究质量更高,文献信息的收录更为完整,为开展科学计量分析奠定基础。根据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出现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出现的高被引文献和聚类标签可以看出,从Web of Science中获取的文献记录均与衰弱领域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衰弱领域相关研究发文量逐年上升,说明衰弱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地发展,老年人的衰弱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及研究学者的关注,为解决老年人衰弱问题奠定基础。
3.1 衰弱领域研究热点 本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衰弱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划分显著(Q值>0.3),聚类#1和聚类#2同质性结果较为合理(S值均大于0.5)。随着规模的增大,同质性会降低[4],聚类#0规模最大,S值为0.449,故尚在可接受的范围。根据每一聚类所包含的关键词及指引的文献进行解析,归纳得出3个衰弱领域研究热点。
建筑是城市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的产物,旧建筑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还承载了城市的文脉,通过延续旧建筑风格,改造旧工业建筑设施,保留城市的记忆。同时在设计中考虑增加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使用功能。既要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的价值还要赋予建筑新的内涵,使之符合现代生活的使用要求。
表1 衰弱领域排名前10位高被引文献
2.2.1 网络模块性 衰弱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的Q值为0.3489。
3.2 衰弱领域研究前沿及知识基础 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显示,衰弱领域共被引网络结构显著(Q=0.6496),聚类效果较好。在同质性方面,聚类#0至聚类#5均高度可信(S均大于0.6)。表1列出了近10年衰弱领域的高被引文献,这些文献是衰弱领域的知识基础,对拟进行衰弱领域研究的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根据每一聚类所包含的被引及施引文献、聚类网络结构和研究主题进行解析,归纳得出衰弱领域的2个研究趋势。
表2 衰弱领域文献共被引网络主要聚类信息
3 讨论
2.3 文献共被引分析 以2008-2018年的被引参考文献为节点,每年做一个时间切片,按照比例因子k=5,采用“g-index”算法从248 183篇参考文献中纳入高被引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并在文献共被引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按被引频次高低排序,表1显示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衰弱领域高被引文献。衰弱领域文献共被引网络共生成391个节点,1413条连线,6个主要聚类。表2按聚类的规模列出了主要聚类信息。
明代作家陈继儒在他的《小窗幽记》里有一联:“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这里借用一下:不惮世路风尘,随处即是书房。
缺硫矫正技术:柑橘缺硫时,可施用石膏和石硫合剂残渣,也可叶面喷施硫酸盐溶液,如0.3%硫酸锌、硫酸锰或硫酸铜等。对有机质贫乏的酸性红壤柑橘园,除每年应增施一定量有机质肥料外,还应施用石膏。石膏用量为每亩60千克。对有机质缺乏的石灰性或碱性盐渍土壤,可结合有机肥料施用硫黄粉,一般每亩面积1次可施硫黄粉15-20千克。
近十年,世界各地的学者都在积极调查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衰弱的患病率及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在这一研究热点下,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是Song等[5]应用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量表在加拿大开展的一项为期10年的队列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65 岁以上老年人加权发病率为22.7%,85岁以上的老年人衰弱发病率增加至43.3%,且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地区、不同场所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6],且应用不同的衰弱评估工具得到的衰弱患病率也不同[5,7]。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选用高质量的衰弱评估工具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衰弱患病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十分必要。
3.1.2 不同衰弱状态下老年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聚类#1的高频关键词 “elderly patient”、“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omorbidity”、 “surgery”等显示,在拟定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衰弱状态、合并症等。Extermann等[8]指出,在同患非晚期、非侵袭性癌症的情况下,衰弱老年患者1年内的死亡率要高于非衰弱患者,且非衰弱老年患者每年相对生存率与年青患者无异。Kristjansson等[9]开展的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显示,衰弱患者接受结直肠癌择期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比非衰弱患者高。可见,在为老年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前评估其衰弱状态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研究[10-11]表明,目前许多疾病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老年患者,特别是衰弱状态的老年患者。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及护理时,护理人员可增加对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的评估,依据不同的衰弱状态制定个性化的疾病治疗及护理方案,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
3.1.1 衰弱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显示,聚类#0的高频关键词为“mortality”、“risk”、“prevalence”等,表明临床工作者及研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衰弱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特别是关于衰弱患病率的研究。
3.1.3 运动干预对改善老年人身体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显示,聚类#2的高频关键词有“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body composition”、“skeletal muscle”等,表明该聚类主要是研究各种类型的运动训练对老年人身体相关结局指标的影响,特别是与肌肉相关的结局指标。
过去许多研究[12-14]表明,力量训练、功能训练、联合训练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相关指标有益。随后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运动干预研究探讨运动训练对衰弱老年人是否同样有效果。这一聚类呈现了运动干预对象从普通老年人过渡到衰弱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研究转变阶段,也呈现了衰弱干预研究的背景。然而,目前衰弱运动干预的研究关注的结局指标大多是肌力、肌肉量、平衡能力、身体活动功能等,缺少对逆转衰弱状态的直接效果评估[15],未来护理研究者在开展针对衰弱人群的干预性研究时,应更多地关注干预措施对衰弱的逆转效果。
2.3.2 网络同质性 衰弱领域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平均S值取值为0.2587,各聚类S值见表2。
河南卢氏伟晶岩以锂白云母化、小叶钠长石化、高岭石化最为发育,中叶钠长石化次之,锂云母化微弱。在伟晶岩脉中,铌、钽矿化显著增强,锂辉石也略有增加,锂云母钠长石型交代作用最复杂,矿化最好。其还具有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后期、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等。稀有金属矿化主要发生在白云母、叶钠长石、锂辉石等第一期的K→Na→Li交代阶段和微斜长石→锂白云母,小叶钠长石、锂辉石→电气石等第二期的K(Li)→[B(Li)]-Na(Li)→Li(Na)交代阶段。Ta、Nb的富集成矿主要与钠长石化及锂云母化,红电气石化密切相关,而Li、Rb、Cs的富集成矿则偏于与锂云母化、红电气石化的密切相关[8]。
3.2.1 认知衰弱 文献共被引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类#0、#1、#2均是关于衰弱定义模型的探讨,3个聚类代表着衰弱定义模型发展的不同阶段,显示了学者们对衰弱定义模型关注焦点随时间的转变。
通过对聚类#0的分析结果显示,聚类#0在聚类#1、#2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形成,呈现了衰弱领域现阶段的研究前沿——认知衰弱(cognitive frailty)。目前,研究[16]发现,认知和衰弱之间存在联系,衰弱能够预测老年人发生痴呆、认知损害的风险。2013年,在国际营养与衰老研究所和国际协会会议上,首次明确了“认知衰弱”这一身体与认知问题共存的临床实体,并确定“认知衰弱”的定义是指老年人在排除了阿尔兹海默疾病或其他类型的痴呆后,同时出现身体衰弱和认知受损的症状[17]。认知衰弱很可能代表着老年人神经退行性变的前驱阶段,其进程可逆,为解决老年人认知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这提示护理研究人员应积极开发及验证包含认知及其他方面评估内容的衰弱筛查或评估工具,为进一步开展认知衰弱的干预性研究提供基础。
3.2.2 衰弱联合干预 聚类#3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干预”(multi-domain intervention)是衰弱领域的又一研究前沿,是指受试对象接受了运动、营养、药物、心理、社会等方面中两个及以上内容的干预。Dedeyne等[18]进行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联合干预对改善衰弱状态及身体功能的效果比单纯运动干预更好。目前,关于衰弱联合干预的研究大多是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营养相关的干预措施,其他类型干预方式的组合研究较少,提示护理人员未来可开展更多、设计更精巧的研究来探讨最佳的衰弱联合干预方案。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仅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但该数据库的文献质量较高,纳入分析的文献涵盖了衰弱领域高质量的研究,因此分析结果较为可靠,能为衰弱领域研究学者如何开展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4 小结
综上所述,国际衰弱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首先,现有很多关于衰弱定义模型的研究,并据此开发了众多衰弱评估工具,但难以形成统一、公认的衰弱诊断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临床应用及衰弱干预证据的制定。因此,选择并确定高效的、适应当下临床环境的衰弱评估工具意义重大。第二,护理人员及相关临床工作者应积极调查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场所的衰弱患病率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为将来管理衰弱提供重要依据。第三,目前已知运动干预对逆转衰弱及改善老年人相关功能指标的效果最佳,但尚未得出最佳的运动干预方式、干预持续时间及效果维持时长等,以及联合干预措施是否具有更好的衰弱逆转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及相关工作者应关注到衰弱对老年患者疾病护理和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其衰弱状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及治疗。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的状态,海外消费者也会思考自身购买行为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例如,一带一路建设中,土耳其市政府官员曾发出感叹“如果不是中国铁建干,不知道哪年才能通车!”,这样的感叹体现了中铁品牌的海外影响力,但这种评价除了源于中国铁建的优质建设成就,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海外所履行的一系列有关诚信、社区关系处理、拉动当地就业、抢险救灾以及扶贫救困等社会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 GOBBENS R J,LUIJKX K G,WIJNEN-SPONSELEE M T,et al.In search of an integral 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frailty:opinions of experts[J].J Am Med Dir Assoc,2010,11(5):338-343.
[2]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24.
[3] 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77-196.
[4] CHEN C.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Data Inf Sci,2017,2(2):1-40.
[5] SONG X,MITNITSKI A,ROCKWOOD K.Prevalence and 10-year outcomes of frailty in older adults in relation to deficit accumulation[J].J Am Geriatr Soc,2010,58(4):681-687.
[6] CHEN C Y,WU S C,CHEN L J,et al.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e frailt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ailty in Taiwan[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0,50(Suppl 1):S43-S47.
[7] CLEGG A,YOUNG J,ILIFFE S,et al.Frailty in elderly people[J].Lancet,2013,381(9868):752-762.
[8] EXTERMANN M,CRANE E J,BOULWARE D.Cancer in nonagenarians:profile,treatments and outcomes[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0,75(2):160-164.
[9] KRISTJANSSON S R,NESBAKKEN A,JORDHOY M S,et al.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an predict complic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elective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0,76(3): 208-217.
[10]GRIBBEN J G.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planning for an aging population[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10,10(9):1389-1394.
[11]TANG S W,MORGAN D A L,WINTERBOTTOM L,et al. Optimising the care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in older women—potential for a dedicated service [J].J Geriatr Oncol,2010,1(2):103-108.
[12]CARVALHO J,MARQUES E,SOARES J M,et al.Isokinetic strength benefits after 24 weeks of multicomponent exercise training and combined exercise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 [J].Aging Clin Exp Res,2010,22(1):63-69.
[13]KALAPOTHARAKOS V I,DIAMANTOPOULOS K,TOKMAKIDIS S P.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detraining on muscle strength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older adults aged 80 to 88 years[J].Aging Clin Exp Res,2010,22(2):134-140.
[14]NICOLA F,CATHERINE S.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of resistance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 a Meta-analysis[J].Br J Sports Med,2011,45(3):233-234.
[15]ANGULO J,EL ASSAR M,RODRIGUEZ-MANAS L.Frailty and sarcopenia as the basis for the phenotypic manifesta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in older adults[J].Mol Aspects Med,2016,50(1):1-32.
[16]PANZA F,SOLFRIZZI V,BARULLI M R,et al.Cognitive frailty:a systematic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and neurobiological evidence of an age-related clinical condition[J].Rejuvenation Res,2015,18(5):389-412.
[17]KELAIDITI E,CESARI M,CANEVELLI M,et al.Cognitive frailty:rational and definition from an (I.A.N.A./I.A.G.G.)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J].J Nutr Health Aging,2013,17(9):726-734.
[18]DEDEYNE L,DESCHODT M,VERSCHUEREN S,et al.Effects of multi-domain interventions in (pre)frail elderly on frailty,functional,and cognitive status:a systematic review[J].Clin Interv Aging,2017,12(1):873-896.
Scientometrics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Research Fronts and Hotspots in Frailty
ZHENG Yajing,GAO Yulin,REN Qingzhuo,TONG Pei,ZHOU Jingjing
(School of Nursing,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iterature of frailty fields in the past 10 years,so a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ends of frailty fields.Methods This work was based on the dataset contained 10 686 bibliographic records from 2008 to 2018,which was related to frailty and retriev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Keywords and cited references were selected as analysis objects.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complete 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co-word analysis.Results In the past 10 years,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frailty domain wer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based on frailty in elderly patient,the effect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physical outcomes.The research fronts were cognitive frailty and multi-domain intervention.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frailty is still in the developing st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elect an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frailty assessment tool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of frailty in different clinical environment and areas in China. Whether the multi-domain intervention is better than others still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Clinically,personalized medical care should be provided to the elderly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frail states.
【Key words 】frailty; research fronts; research hotspots; scientometric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doi :10.3969/j.issn.1008-9993.2019.10.009
【中图分类号】 R473.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9)10-0032-05
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Yulin,E-mail:gyl@i.smu.edu.cn
[Nurs J Chin PLA,2019,36(10):32-35,39]
【收稿日期】 2019-02-13
【修回日期】 2019-06-20
【基金项目】 2018年度老龄政策理论研究部级课题(QLB2018A028);2018年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课题(gdhlxueh2019zl 023);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护理科研专项重点项目(Z2018003)
【作者简介】 郑雅婧,硕士在读,从事社区护理研究
【通信作者】 高钰琳,E-mail: gyl@i.smu.edu.cn
(本文编辑:郁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