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我认为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放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而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我经常用到、效果较好的有:联系实际、引起共鸣。
比如我在讲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就用了这一方法。因我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都有帮家里干农活的经历,对各种农具比较熟悉,我在讲这一课时,就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自己使用过或看到的农具,学生立马来了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言,当学生探究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这一环节时,我也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情况,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在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作为农民的辛苦,学习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特意去学校食堂拍了一些学生扔掉的剩菜剩饭的照片,引导学生就农业与民生问题发表见解,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高效课堂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作探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去探究与交流,教会学生去互相学习互相解疑,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实现“会学”。我校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几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根据历史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些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课改之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文作者:王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高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历史论文; 这一论文; 互动论文; 小组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