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打造好人品牌 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都论文,素养论文,公民道德论文,好人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紧跟形势,选树、培养、宣传、学习典型,先后推出陈巧云、颜展红、李彬、王文清、黄俊等一大批群众公认的“江都好人”,为扬州世界名城建设构筑了新的精神高地。“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日渐形成。
一、多渠道全方位发掘“好人”。依托基层发觉。江都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江都好人”宣传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范畴,各基层单位按月向文明办推荐事迹真实感人、可学可敬的身边好人。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由160多名好人组成的好人库。借助评选发现。第三届“感动江都”十佳新人新事评选中,退伍老兵李彬进入公众视野。他退伍28年来,先后找到了16个烈士家庭,认了18个“爸妈”,骑着摩托车辗转扬州、镇江及周边县市两万多公里,无怨无悔,不图回报,像儿子一样孝敬烈士父母。他两次候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全国十大慈孝人物”和“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称号。动员群众推荐。利用一切形式、一切时机动员广大市民和各行各业干部群众把身边的“好邻居”“好同事”“好同学”“好市民”推荐出来,引领社会向善向美。
二、多形式常态化宣传“好人”。媒体联手。新闻媒体每年研究制定“江都好人”年度宣传工作方案和以好人为元素设计、制作、刊播公益广告计划,在江都快报、区电台、区电视台常年开设“身边的感动”“七彩人生”等专栏专题宣传好人的同时,还运用电影、电视专题、微博等形式,直观、高效、快捷地对身边好人进行大密度宣传。与央视电影频道合拍电影《王文清》,该剧以中石化员工王文清为原型,记录了资助180多名贫困少年,累计捐出50万元,而80元一件的棉衣他一穿就是6年,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旧电视机、一辆电动车是他的全部家当。部门联合。在借助媒体宣传好人的同时,更注重发挥部门优势宣传好人、传播好人精神。江都诗协组织咏颂江都好人的诗词创作活动。区扬剧团邀请省一级导演、编剧将张福龙等4位“江都好人”典型事迹编排成扬剧,深入城乡巡回演出,使“好人”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让戏迷过足戏瘾的同时,也为不断催生新的“好人”,形成“好人”宣传工作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城乡联动。在城区人流量密集的长途汽车东站和江苏省文明示范街等处,设立以好人为主要元素的“好人墙”和“好人街”,让更多的人了解好人、学习好人;106名“文明星探”每天寻访“好人”事迹,报纸、电视媒体每周开设“江都好人”宣传栏目;每季度评选“十大新人新事”,每年评选“感动江都”十大人物。
三、多层面多角度学习“好人”。在机关,尤其是各级文明单位,拟探索建立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机制,纳入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创建测评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中,结合春节、重阳、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除给帮扶对象送温暖、献爱心的同时,给予一定数额的现金资助和投保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等,用于解决其本人及家庭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这,把对好人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在学校,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学习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活动有机结合。各学校利用星期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及校园广播向师生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并以共青团、少先队牵头发出活动倡议,组织师生利用业余时间登陆文明网,学习好人事迹,撰写学习心得。同时,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江都实验小学还组织“红领巾寻访身边好人”活动。在社区,围绕“学习身边好人、争当文明市民”主题,广泛开展“好人在身边”系列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观看道德短片、张贴好人宣传画、聆听好人故事外,仙女、邵伯、丁沟等镇还邀请“最美乘客陆学华”“最帅眼镜哥孙祖荣”“最美环卫女工龚文凤”等身边好人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沟通交流,讲述自己亲身经历和对道德传承的认识,引领更多的市民从不同角度发现好人、好事;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争做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