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丽水 323700)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4月24日—2017年7月24日我市手足口病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72.4%,5岁以上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8.6%,两者对比P<0.05。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61.2%,其他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38.8%,对比P<0.05。结论:5岁以下患儿以及每年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综合性手足口病预防及控制策略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 手足口病;传染;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118-01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儿科的常见和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比较多见[1-3],对于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至关重要,现对我市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现将详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研究资料
选收集2016年4月24日—2017年7月24日我市手足口病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研究前均剔除和研究无关的干扰,在参加研究的患儿中男孩48例,年龄在5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4.23±1.57)岁;病程在3~7d,平均病程为(4.12±1.25)d;体重在22~32kg,平均体重为(24.35±3.27)kg。女孩48例,年龄在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73±1.46)岁;病程在2~7d,平均病程为(3.82±1.55)d;体重在21~30kg,平均体重为(23.45±3.67)kg。所有患儿在年龄、病程、体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预防控制策略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情不同分别采取居家治疗、门诊留观以及住院隔离等。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叮嘱家属经常为室内通风,为患儿的日常用品进行消毒,经常晾晒患儿衣物。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保持亲切和蔼,根据患儿的兴趣爱好进行沟通,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和抵触感,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发热的患儿,一般避免使用退烧的药物,尽量使用物理降温法;护理人员给患儿在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漱口,对于年龄太小或无法自行漱口的患儿可采用棉棒蘸取生理盐水或漱口液对患儿口腔进行清洁;每日都嘱咐患儿家属为患儿洗澡,对患儿替换下的衣物用开水烫洗,经常修剪患儿指甲等。对于皮肤已经破溃的患儿,在破溃处皮肤注射甲蒙药液,在为患儿患处贴胶布时尽量避开破溃处皮肤。在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初期,可涂擦炉甘石,待疱疹或溃疡破溃后在患处涂擦0.5%碘伏消毒,发生感染时使用抗生素软膏等;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破损处,若患儿因口腔疼痛而拒绝进食则可以适当静脉补液。
1.3 评价指标
观察各年龄段及不同月份患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1.4 采用SPSS22.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手足口病年龄发病构成比为72.4%,5岁以上患儿手足口病年龄发病构成比为28.6%,经卡方检验,两者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儿科的常见和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比较多见。手足口病致病因素较多,肠道病毒是常见的致病原因,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手足口病主要是手、足、口腔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控制至关重要。综合性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72.4%,5岁以上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8.6%,两者对比P<0.05。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61.2%,其他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38.8%,对比P<0.05。
手足口病的预防:学龄前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要加大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常识,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以及对已患儿童的治疗方法、隔离措施,增强人们对手足口病的应对能力[4]。手足口病传染性比较强,而且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因此一旦发现疑似患儿应立即上报疾控中心加以隔离控制早治疗,对患儿日常用品进行常规消毒处理[5]。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需要家长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症状尽快就医。
综上所述,5岁以下患儿以及每年5~7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综合性手足口病预防及控制策略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次仁德吉.浅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6):225.
[2]王淑芳.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控制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5):202+206.
[3]李秀梅.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7):287-288.
[4]林社润.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42-143.
[5]井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6):161-162.
论文作者:李清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手足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率为论文; 年龄论文; 病程论文; 策略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