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效红梨栽培技术_三农论文

优质高效红梨栽培技术_三农论文

红色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栽培技术论文,红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生产上栽培的梨大多为绿色、黄色、黄绿色和褐色品种,缺乏优良的红色品种。红色梨外观漂亮,经济效益高,受到越来越多的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优质脆肉型红色梨良种,这三个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风味佳、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抗梨黑星病、适应性好,2011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

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这三个优质红色梨品种在全国多个地区已有规模栽培,但由于红色梨没有标准化的栽培管理规范,部分地区出现果面着色差,果实风味偏酸,果锈和日灼严重等情况,大大影响了红色梨的效益和产业化发展。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作为上述品种的培育单位,经过近30年研究试验,制定出这三个红色梨品种的规范化高效栽培技术,旨在给广大种植者提供生产指导,确保种植收益,以促进红色梨规模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

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属沙梨系统的优良品种,适应性较广,最适宜在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栽培,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河滩冲积土上栽培品质最佳。可按2米×3米的株行距定植,每亩栽111株。三个红色梨品种可互相授粉,还可选用红香酥、金星、圆黄梨等作为授粉品种。

定植时最好挖深、宽各0.8~1米的栽植沟,沟穴底部填30厘米厚的作物秸秆和农家肥,填土与地面平齐,灌水浇透,使土壤落实,然后在栽植沟内按株距挖深、宽各30厘米的栽植穴,将苗木放入穴中,使砧桩背风、根系舒展、纵横成行,扶正苗木,边填土边提苗、踏实,直到嫁接口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沿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再次灌水,浇透踏实。晚秋栽植时,为防冬季刮大风使根基受冻,可以苗木为中心培一个30厘米高的土堆。

秋施基肥 这三个品种在土壤瘠薄的地区栽培风味偏酸、口感不佳,肥沃的土壤是红色梨树体生长良好和果实优质的基础。新建梨园在2~3年内每年每亩应施入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450公斤、过磷酸钙750公斤。盛果期树按每生产1公斤果实需1.5~2公斤优质农家肥的标准,在果实采收前后施入农家肥,还可同时施入全年所需的磷肥、氮肥。秋施有机肥的方法:栽后前3年结合扩穴施入,以后各年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和全园撒施交替进行,沟深一般为40~60厘米。追肥后及时灌水。

追肥 根际追肥以复合肥为主,生长期一般每年追肥2~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3月),以氮肥为主,每株穴施0.15公斤尿素;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前(5月下旬),每株穴施三元复合肥0.25公斤;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7~8月),每株穴施高氮复合肥0.5~0.75公斤。幼树追前两次肥即可,盛果期树参照国内外梨园的追肥量,每生产100公斤果实,追施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草木灰3公斤。

叶面喷肥 除土壤追肥外,还可以在生长期叶面喷施多种微量元素,迅速补充梨树营养需求。盛花期用0.3%的硼砂+0.3%的白糖+0.3%的尿素混合液对全园进行叶面喷施;新梢生长期喷0.4%的尿素溶液,能促进枝叶生长,提高坐果率;新梢停长后,喷0.5%的尿素溶液+2%~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可促进幼果生长和根系生长;6月用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叶面喷施,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和果实质量;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各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0.3%的蔗糖混合液,可增大果个,增进品质。叶面肥宜在天晴无风时早、晚喷施,避开高温和刮风的时间段。

果园行间生草可覆盖地面,调节果园小气候,蓄水保墒,调节果园温、湿度,防止地面干裂,有利于减少去袋后的果面灼伤,护根护果;果园行间生草还可以抑制杂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而果园土壤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保障。行间提倡间作毛叶苕子、苜蓿、三叶草、黑麦草等绿肥作物,通过翻压、覆盖、刈割、沤制和自生自灭等方法将其转变为梨园有机肥。结果前期也可间作草莓、花生、豌豆、蔬菜等低秆作物,以增加果园前期经济效益。

红色梨与其他梨不同,决定生产效益的关键是果实着色质量和商品质量,而不是产量。虽然这三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好,但负载过多会导致果个偏小,果实着色差,影响商品质量。提高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就是疏花疏果,保证每个果实去袋后能充分接受光照,全面着色。具体操作:每年进行两次疏花疏果,第一次在花蕾期,每隔20厘米左右留1个花序,疏除背上的花序,留下垂的和两侧花序;第二次在套袋时,结合套袋每个花序留1个果。栽植前两年不留果,第三年将产量控制在每亩(下同)1000公斤以内,第四年控制在2000公斤以内,第五年进入盛果期后,将产量控制在3500公斤左右。

优化套、摘袋技术

红色梨套、摘袋技术是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外观品质的关键。套、摘袋技术的关键在于纸袋的选择和摘袋的方法:纸袋要选择外黄内红的双层袋,宜适时早套,在落花后40天内完成套袋,郑州地区在5月20日前结束,套袋过晚易产生果锈;摘袋必须适时,并要求二次完成,不能过早、过晚,过早、过晚都会影响着色。在果实成熟前15天,选择阴天或小雨蒙蒙的天气去除外层袋,同时撕开内层果袋(不能去掉),通风3天后,在下午3时以后再去除内层果袋。分两步完成去袋,可避免阳光暴晒使果实发生日灼。果园温度过高时,摘袋后要喷雾状水降温。

合理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小冠改良疏层形,进行低密度栽培。第一层3~4个主枝,第二层2个主枝,不设第三层,树冠高度3米左右,冠径3.5米以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年,树苗定植后不截头定干,抹除基部30厘米以下的芽,节约养分,促使其加粗增高生长,7月后在主干50~60厘米高处的饱满芽上方刻芽,促发侧枝。第二年,加大养分供应树体,保证有效芽、枝的生长发育。夏季通过拉枝等技术对果树进行整形,调节主、侧枝的角度、方位,使树体结构合理,形成牢固的树形骨架,对过长新梢进行摘心;冬季对主枝延长头短截,促发分枝。第三年进入生长结果期,继续培养结果枝,加强营养供应树体和花果生长。夏季通过摘心、扭梢、别枝等技术加快有效枝的生长,抑制无效枝,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秋季剪去背上枝、徒长枝,摘除果实边上的叶片,促使果实充分着色;冬季疏除背上枝、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和枯枝等,对结果部位外移的枝及时进行回缩,对长果枝进行短截,对中短果枝进行甩放,让其结果,尽快过渡到盛果期。

采前果园喷施葡萄糖、乙烯利、果实增糖着色剂(BSAG)和萘乙酸的混合液1~2次,可有效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香味,降低酸度,同时延长果实的挂树期,有利于观光园创收。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  ;  ;  ;  ;  ;  

优质高效红梨栽培技术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