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成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又是十月,秋风乍起,我们来到一城秀水半城山的武汉,借千年荆楚文化之风,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新篇章。第八届全国思想政治课大型活动的主题是“中学德育课堂观摩展示培训会”,名称变化的背后是对教师学习、培训理念的转变。本次活动,除了以往的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外,增加了专家即时点评的环节,增加了现场教师与讲课教师、专家的互动环节,活动环节改变的背后是对课堂教学准备、课堂实施、课堂评价、教学反思整体过程的关注,关注的是对教师备课、上课、评课等更多专业素养的培训。 作为一个学习者、观察者,此次观摩中我们明显感觉到经过十几年的课堂教学探索实践,改革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大部分课堂都写满了或者说渗透着改革的标志性符号。比如从教学目标上看,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计与达成;从课堂展开看,有情境、有活动、有案例;从资源选取看,体现“三贴近”的原则,尤其是注重贴近武汉的实际、贴近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实际,参与课堂教学展示的教师为此做足了功课,武汉的历史、文化、风景、风俗、民情……多方面的案例,很多都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从手段应用上看,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更加合理……这种教学理念转变带来的整体的、普遍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已成为常态。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得普遍性进展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价值认同下的责任与使命 这里说的价值认同包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的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也包括对思想政治课这门学科的课程价值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立德树人是具有时代性的伟大事业,要充分认识我们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时代变迁、社会转型、多样文化,给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完善带来巨大的挑战。理论知识缺乏、人生经验不足的中学生需要引导。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方向引导和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的公民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价值引领,这是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逃避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核心素养下的目标追求 时下,“核心素养”成为热词,跃升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的教学追求不能止于过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双基”或“四基”,也不能仅限于高中学段的学习和培养,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究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具体内涵有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培育?在教学评价时又如何检视与衡量……无论如何,构建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情境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形态已然开启,太多的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 三、相伴而行的师生关系 教师于学生而言像什么?应该像什么?怎样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各人各眼,其说不一。“教师像妈妈”、“教师像朋友、哥们儿”……在我看来,师生是各自在人生成长的旅程中相伴而行的“旅伴”,在共处的这段时间里,要能够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共生共长。 所以我们看到被老师们称道的一些好课,如北京的赵志勤、江西的刘玲芳、广东的王为文、安徽的何丽娜……等老师的课堂,最令人称道的其实是他们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思维上的还是情感上的,师生都是“在场”的,因而才有交流、沟通、碰撞、互动,因而学生的认识才有了宽度、深度、高度、远度。 例如,赵志勤老师上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选用的案例是“红火蚁入侵”,案例的选用是对学情充分分析做出的教学选择。高二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心强,但对生物入侵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学生对哪些生物是入侵物种缺乏分辨能力,并且对其危害性缺乏了解。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他用“红火蚁的入侵”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哲学的思维去理解它的危害、了解它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解决措施等。 他选用的教学方式是讨论、对话、师生互动式。小小的红火蚁能否威胁一个国家的安全?由于红火蚁的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中相对稳定的食物链会带来哪些影响?南美的红火蚁和北京的我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利用联系的相关知识思考,小小的红火蚁能否威胁一个国家的安全呢?如果能构成威胁,红火蚁会通过哪些环节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为什么红火蚁在南美没有对南美国家造成危害,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却造成了重大危害呢?产生于南美的红火蚁是如何入侵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并迅速传播开来的呢?面对红火蚁的入侵和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防止或减少红火蚁的扩散?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讨论、对话、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碰撞出了新的思维火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哲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刘玲芳老师上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课,不仅吸引了参与上课的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也深深吸引了现场听课的众多老师和专家评委。吸引力从何而来?主要是刘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多种互动的方式,例如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自我介绍并播放赣州学生用客家方言向武汉学生问候的视频,请武汉学生教学武汉话。这里有赣州、武汉两地学生的互动,也有现场师生间的互动;“慧眼识名楼”阶段,是小组间的互动;“动手悟科技”阶段,学生在把玩孔明锁的动手实践中,感受榫卯结构的巧妙之处,感受我国科技成就的独特性;“吃货搜美食”阶段,学生介绍武汉美食,教师介绍客家美食,师生在对两地饮食文化的对比中,感受“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起舞辨民族”阶段,是最欢乐的课堂环节,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舞蹈的互动中,感悟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多向的互动方式:两地学生的生生间、同班学生不同小组间的生生、师生间;多样的互动方式:诵读、起舞、动手解孔明锁、写字等,恰到好处的师生互动,相伴而行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深刻地感悟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学目标达成不理想的课堂,问题也是出在了师生关系的错位、脱节上。师生关系处理不太好的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前师后生”。教师在前面跑得太远了,远远地超越了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认识水平,所以才有了教师很激动、学生很木然的不同步现象,也引发了教师对学生“启而不发”的埋怨;另一种是“前生后师”。相信听课的教师都感受到了武汉外国语学校学生的超高素质,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们不自觉地为他们击掌喝彩。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教师不能跟上学生的节奏,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用例是生活的、表达是幽默的时尚的、思考是着眼未来的,被抛在后面的教师反而显现出刻板、囿于教材、限于预设的教案、急功近利地想简单推向答案…… 教师你不要跑太快,等等学生;教师你走快一点,追赶上学生;教师你要关注学生,好好研究学情。我们的课堂教学出发点是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兴趣偏好,落脚点更是学生的健康发展。相伴而行,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共赏成长的风景。对于教师来说,最终是要放手让学生前行。 四、理例融合下的教学选择 “理”与“例”是政治课教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我们每一节课都必须处理的一对关系。有理、有例并不必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理、例脱节还会产生负效应。 “一例到底”适合所有的理论教学吗?究竟是以例验理还是应该以例证理?究竟是验证还是论证?是从理说例还是从例说理?这绕口令般的表达背后其实就是简单的、我们在写教学设计时经常喜欢贴的一句标签: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相对于这种统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多于案例的寻找,少于对逻辑的思考,更弱于对二者统一方式的研究和实践。 梅长钊在其纪念父母的文章《春晖难忘》中写道: 又是一个冬夜,外面北风怒号,屋里温暖明亮,母亲带我早早上了床,我们双双靠在床背上,母亲笑着教我:“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解释,一读一跟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在那晚把白居易的这首诗记在了心上…… 一幅温暖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母亲温婉的女声,孩子稚嫩的童声,一句一解释,一读一跟读。再简单不过的学习方式,“我”却“把这首诗记在了心上。” 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把学习的内容记在心上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绞尽脑汁,或声光电吸引眼球,或听说读写折腾不止,或小组合作探究人声鼎沸……“乱花渐欲迷人眼”,“海陆空”的武器和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令人尴尬的是结果往往出其左右。与这种结果不相匹配的是我们的投入,从教学目标到理论依据,从教学环节到资源搜索,从教学媒体到学情分析,备课的过程可以说耗费了我们相当长的时间,然而跑过一段路后回头一看,教师孤单单地跑在前面,后面稀稀拉拉的能跟上的只是一小撮,大部队远远地漫步在后面。正如纪伯伦先知说过的一句经典名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原本,在事物发展的统一体中,手段源于目的,并且服务于目的,形式为内容服务。但是现在,目的的价值被虚置,手段、形式游离出了目的和内容,手段与目的、内容与形式的悖谬,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本末倒置、反客为主的现象。 当我们清醒和冷静下来后,检视和反思教学行为,追问目的,审视手段和形式,回归教学的本质会发现,其实教学、教育也可以并且应该能够删繁就简,简约而不简单。 “母亲笑着教我”:师生之间是有爱的,关系是民主、和谐的; “一读一跟读”:该学生做的一定是要学生做的; “一句一解释”:该教师做的也一定是不能放弃的。 许多繁复的“概念”,繁琐的“环节”,原来是可以这样“简约”且明白的。当“简”字渗入我们的课堂后,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平实有效的学生活动、简洁的语言表达、简便的教学媒体……再减吧,减到“一句一解释、一读一跟读”,减到“一”,做到手段与目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我们就回归到了当时出发时的那条路,就会愈加地靠近了教学、教育的本质。在各种花样翻新的华丽旋转中,我们能否坚守一份朴素,在快速前行的改革变化中,对以往的优秀教学成果能否存留一颗守成之心? 对已有教学成果的守成并不排斥创新的尝试与实践探索。实事求是地说本次活动,在课堂教学创新的探索上乏善可陈,所以我感觉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教师非常可贵。如上海的庄坚俍老师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较难的课题的勇敢、有益尝试,还有许多教师在选题、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探索,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不完美的,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启发却值得我们尊敬,也是我们今后在创新与改革中的课题。新的一轮课改即将开启,课标的修订、教材内容的变化、社会大课堂的拓展、活动型课程的构建……很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实践。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深远。一位武汉市民说:“从不变到变,串起了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每天真的不一样。”同样,每一届全国思想政治课的大型活动,也串起了德育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有我们这样一群矢志不渝有专业情意的人,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相信和期待下一届将会呈现出更精彩的改革成果。保留和创新_课堂教学论文
保留和创新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