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党的建设_党建论文

论新时期党的建设_党建论文

试论新时期党建学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党建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党建学是一门研究建党治党的学问。本文试图以已经形成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作为前提和基础,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理论的发展和特色,即形成这一科学体系的由来与过程,构建这一体系的原则与特点。概括提出,构建新时期党建学,应重点研究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认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与要求。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光辉思想,既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一般地讲,一个科学体系的建立,大体包含它从无到有的创立过程以及它从不尽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建设过程。本文试图论述的新时期党建学的构建,则是以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形成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作为前提和基础,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理论的发展和特色,即形成这一科学体系的由来与过程,构建这一体系的原则与特点。

一、党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述矛盾的特殊性时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48页)马克思主义党建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的科学研究对象。它作为一门有自己特殊理论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应用领域的科学,主要研究和阐述工人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研究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运用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其研究领域包括工人阶级政党产生的一般条件和它发展的一般规律,党作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领导者的必备条件,实现其正确领导的规律,以及以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进行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概而言之,党建学是一门研究建党治党的学问。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集中揭示工人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党的领导作用客观性,揭示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全部过程中实行领导的规律性,揭示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怎样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条件,而揭示党的领导作用及其活动的一般规律,则是党建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殊矛盾,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相对独立性也体现在这里。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是在工人运动和党的实践活动中诞生和形成的。它从科学社会主义中独立出来的历史并不很长,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但它在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体系之前,就一直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和自己的活动方式,活跃于党的实践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奠基,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实践中不断予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它始终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相行不悖,既源于党建实践,又服务于党建实践,充满无限生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充分显示出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按照新的历史条件,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不同国家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特殊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种科学理论,是时代赋予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使命。

二、党建学是时代的产物

科学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党建学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最早集中体现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这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纲领性文件,为党建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构架。从历史的范畴进行考察,马克思主义党建学有它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基础。

1、客观依据。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工人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展示,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迫切需要自己的政党来领导。马克思、恩格以其敏锐的思维深刻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找到工人运动失败的症结,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上。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学说,正是在总结工人运动和党的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党所领导的工人运动和自身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思想产生的客观依据。

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无产阶级的天然社会经济地位和阶级特性,决定它肩负着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使命。然而,如果无产阶级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阶级基础再好,也不可能自然地成为一个自觉的阶级,组成自己的政党,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如同升起一盏不灭的明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建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组织前提。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还需要阐明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如何组建党,发展党,阐明如何发挥组织结构的功能与作用。党建学的形成同党的组织实体密切联系着的。

党的组织产生之前,已经有了各种工人组织和团体。其中“正义者同盟”这一组织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学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义者同盟”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改造,用科学社会主义代替了平均共产主义,达到指导思想的统一;用无产阶级的严密组织代替了狭隘的宗派组织,肃清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达到组织的统一;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代替了“四海之内,人人皆兄弟”这一宗派主义色彩的口号,达到策略上的一致。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组织章程,用“共产主义同盟者”代替了“正义者同盟”的名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世,为以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形成的组织前提。

追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源头,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这一科学理论的基石。而在19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党建学思想,并把它运用于俄国革命和建党的实践。在列宁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中,记录了他所领导的党的建设实践活动,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做出的重大建树。邓小平指出,党的学说问题,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正是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建学说的伟大贡献。是党建学理论体系中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党建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邓小平曾经谈到,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研究新时期党建学构建的重点,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成功地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为在工业不发达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建立工人阶级政党提供了现实榜样和一般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党建学的内容;而且,从不同国家的实际出发,研究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和自身建设的规律,正是党建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求的。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在中国的发展,首先是与毛泽东的名字联结在一起的。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完整的毛泽东党建理论体系。

毛泽东的党建学说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列主义党建学说指导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领导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如何实现正确领导的科学。它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论述。

毛泽东党建学说形成于从党的创建到遵义会议这段时间,在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十年间逐步成熟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毛泽东党建学说体现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目标和建党路线的确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即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目标是什么:怎样建设这样的党?即中国共产党建党路线是什么,对这一根本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是构成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项基本内容。

由于不同国家有着千差万别的社会历史条件,各国共产党探寻符合本国实际的建党目标和建党路线,不是件经而易举的事。我们党就是到遵义会议后十年间,经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艰苦卓绝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才终于找到切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建党目标和建党路线。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305页)。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总纲,对这一建党目标的原则,包括党的性质、纲领和路线、指导思想、党的组织和作风等,作了系统的规定和确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目标的主体框架。

如何建党的根本问题在于有一条正确的建党路线。毛泽东从分析党内主要矛盾入手,指出在我们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矛盾,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这是制定有中国特色建党路线的出发点。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出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建党路线,“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这是第一次对毛泽东的建党路线的科学概括。

第二,毛泽东党建学说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思想和领导原则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怎样?即它为什么处于领导地位;它实施什么样的领导?即如何实现其领导作用,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是构成毛泽东党建学说的又一基本内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其民主革命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处于极其复杂的变动状态。这种特殊的背景,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其政治地位,实现其领导作用带来了极大困难。也是在遵议会议后,是毛泽东才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作出明确回答。他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和各政治集团,都不可能成为战争的正确领导者。指明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此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中中革命有着双重的任务,“而这两重革命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双肩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343页)

党在执政之前,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是实行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但在全国范围内一般只能实行政治领导。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阐述了党对各革命阶级实现政治领导的四个条件,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极其成功的应用和发展。毛泽东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策略著作,论述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关于既统一又孤立、又团结、又斗争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等正确原则,总结、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工作方法,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政治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建党目标和建党路线,形成科学的领导地位思想和领导原则,说明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成熟,毛泽东党建学说已经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是马列主义党建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四、党建学在历史新时期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在提出和论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过程中,总是把党的领导和建设作为关键问题提出来,从多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他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实践证明,毛泽东党建思想是成功地回答并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党建思想则正确回答并解决了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党应该建设成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研究新时期党建学,就必须和邓小平的名字联结在一起。

邓小平党建思想是在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1、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过去党的建设偏离了正确轨道的教训,邓小平深刻指出端正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决定性意义,率领全党批判“两个凡是”和“左”的错误,拨正了新时期党的建设航向。强调对毛泽东思想必须从它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理解,“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9页)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思想的界限,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特别指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根本作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关键是搞好党风。深刻阐明真理标准讨论的深远意义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方选》(1975-1982年)第130页)的方针,为促进全党思想大解放和全面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针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邓小平依据实践要求,阐明党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明确了党的建设同四个现代化的关系,为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40页)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出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63页)也是党的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增进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促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现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34页)。为把党建设成为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从组织原则上提供了保证。提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用“四化”标准选拔培养干部的战略思想与实践,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强调在历史转变时期端正党风的决定性意义,指明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高级干部整起。要从教育入手,辅之以必要的纪律,加强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为党风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阐述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其主要措施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提出实事求是地反对党内错误思想倾向,指明党内斗争是什么性质,犯什么错误就是什么错误,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原则上不再用路线斗争的提法,确立了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指导方针。

3、1982年9月至10月党的十三大,依据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把党建设成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阐明了党的建设新的道路和方向。提出要教育全党,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思想理论上彻底揭露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与危害,领导全党对其进行坚决斗争,促进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的提高。

4、1987年10月十三大以来,以邓小平对我国国情的一系列论述为理论来源,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期间,国内发生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国际上风云剧变,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邓小平高瞻远瞩地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明确了基本路线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的归宿,党的各项建设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基本路线。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领导层要善于总结经验,党政职能要分开,明确了怎样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尖锐指出防止和平演变,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要严格坚持党的干部标准,选好人。

上述事实说明:(1)邓小平党建思想包括了对毛泽东党建学说的恢复、坚持和发展,更包括邓小平的独特创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重大发展,成为党的十四大确立新的指导思想,宏伟目标和任务的理论基础。(2)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普遍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在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一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邓小平所作的精湛论述,比如: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实事求是地开展党内斗争;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等。这一系列的观点和内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指南。

五、新时期党建学构建的原则与特点

党的建设总离不开所处时代和环境。探讨新时期党建学的构建,就要围绕党建目标,研究那些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于党建实践的各个方面与环节,以及影响党建效果的各种条件与因素,求得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活力,有的放矢。

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决定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国际共运出现的严重挫折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给党建工作带来许多新矛盾、新课题;在深刻的历史转变中,不少党员信仰动摇,宗旨淡薄,思想滑坡,思想建设成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党的建设驾驭经济规律,克服商品经济的负效应;新的历史任务要求发展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建立起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新型的社会主义友党关系。把新时期党建学的构建,置于这种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经济的和政党的具体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显然是一个规定性原则。因此,构建新时期党建学,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在理论方面,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建原理,以十四大确立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突破那些已经过时的理论认识,重点研究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探讨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第二,在实践方面,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实践基础,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某些传统经验与模式,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新时期党的建设新路子、新经验,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第三,在构思方面,以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个部分为框架,突破过去党建理论的构思程序,从阐述党的基本原理和路线入手,重点探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理顺继承和发展、理论和路线、理论和实践、领导和建设的辩证关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整性。

标签:;  ;  ;  ;  ;  ;  ;  ;  ;  ;  ;  ;  ;  ;  

论新时期党的建设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