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合理运用探讨论文_曲建明

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合理运用探讨论文_曲建明

烟台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265500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也呈现出型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由于压力容器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特种承压设备,因此,需要借助特殊检验技术对其进行质量监督,从而减少爆炸、中毒等安全隐患的发生。本文对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超声波技术、渗透技术、磁粉检测技术以及射线检测技术等方面对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路径展开了讨论,旨在为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验;无损检测技术

一、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意义

正是基于压力容器的危险性,要想保证产品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就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保证其功效达到规定标准,不仅要对设备材料的优质性进行综合分析,也要对制造方法的科学性展开深度处理和综合管控,在保证工作介质符合相关标准后,能提高质量水平,确保处理效果和运行维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监测技术的处理效果。在压力容器检验机制中,要积极运行无损检测技术,保证处理效果符合出厂标准,也要对检测应用模型进行统筹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稳定性和有效性,并对优化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稳定性和处理效果,从而提升项目的实际效果和运行有效性[1]。

二、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路径分析

(一)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技术模型,在实际应用机制建立过程中,能满足质量需求和运行框架。由于超声波无损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借助不同介质对超声波的反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因此,设备检测机制的有效性较高。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机制,超声波检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并且检测效率也符合预期,需要检测人员在设备处理过程中,利用互探伤仪器对相关裂纹进行细化测定,并且保证安全评估和超声波检测技术之间的稳定性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不仅仅包括复合材料,也可以对金属和非金属进行综合性处理,能在相应厚度范围内对相关缺陷进行集中测定,并且有效定位缺陷位置。超声检测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能对工部内件进行有效检测,保证时间和成本符合标准,并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但是,超声检测技术定位过程中,会受到工件外形缺陷的影响而产生误判,需要技术管理人员对技术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二)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磁粉无损检测技术

在磁粉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于压力容器的材质有所要求,磁粉检测的压力容器材质是铁磁性材料,也就是说,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非铁磁性材料等压力容器,磁粉检测技术并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应用效果,这就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和管理体系,对压力容器进行成分测定后,保证相关检测模型符合磁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磁粉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只能应用在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其实际的灵敏性会受到磁化方向的影响。若是磁化防线和缺陷方向呈现平行关系,这种检测机制往往会出现失效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工件表面的宽泛且痕迹较浅的轻微划伤也会影响检测效果,这就导致磁粉检测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很多的限制,若是在检测中形成电弧,则会导致工件出现严重的烧伤问题。正是基于此,在利用磁粉无损检测技术的过程中,要集中进行退磁处理[3]。

(三)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射线无损检测技术

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模型和处理机制之间也需要进行集中处理,借助射线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由物质阻力系数和厚度组成,并且能直接决定设想的强弱。在射线无损检测技术运行过程中,工作基本物质的阻力系数和缺陷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导致射线的实际强度受到影响。在实际技术结构应用的过程中,要依照操作程序对胶片进行升级,特别是对工件的尺度和缺陷部位进行统筹分析,确保处理效果和检验机制符合标准[4]。另外,利用射线无损检测技术,能利用规范化处理模型,更加直观且全面的分析工件内部的处理效果,在突显缺陷和相关位置后,要积极落实定性和定量处理措施,确保可靠性和准确性,也能对压力容器上的气孔进行有效检测,提升其整体质量,针对缺陷问题进行统筹处理和综合化分析。尽管如此,射线无损检测技术也有自身的缺陷,无法对压力容器的裂纹等细小面积进行有效检验和综合分析,相较于超声波检测机制,射线无损检测技术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物力,且整体检测技术的过程也较为复杂,规范性要求非常高,加之射线会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在选择时需要格外慎重。

(四)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渗透无损检测技术

渗透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和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毛细作用原理,能对压力容器表面的完好度进行有效处理和检测,正是基于渗透无损检测的相关应用机制,压力容器表面要覆盖有效的渗透液,借助渗透作用,保证工件表面细微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落实和综合性检测。不仅能对焊缝和热影区域进行检测,也能有效判定冷热裂纹,在检测机制建立的同时,保证操作规范性的高标准,并对压力容器焊缝和热影响区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升级检测效果的同时,提高技术模型的实效性。但是,渗透检测技术无法对表面以下的工件进行检测,局限性较强[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要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综合控制,确保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升级效果的有效性,提升检测系统有效性的同时,为检测技术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榕.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部分的分析与探讨[J].压力容器,2008,25(11):1-5.

[2]聂印,杨明,游远飞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11):131-132.

[3]崔艳莉.超声波衍射时差法在现场组焊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思路刍议[J].科技资讯,2014,12(18):4,6.

[4]郑津洋,郝宇杰,陈学东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简介[J].压力容器,2015,27(09):51-54.

[5]朱速起,卢夺,胡立岩等.超声波衍射时差法在现场组焊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13,41(06):74-78.

论文作者:曲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合理运用探讨论文_曲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