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论文_周蓉珍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 南充市 南部县 637300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NIPPA)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插管率及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肺慢阻(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的呼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且该病常常合并呼吸衰竭[1]。对于COPD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笔者本次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80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6±2.5)岁,病程3-18年,平均年龄(9.0±1.5)年;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54-76岁,年龄(65.0±2.0)岁,病程4-19年,平均年龄(10.5±1.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对慢肺阻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合并呼吸衰竭;③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均愿意加入本研究;④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排除标准

①排除哮喘、心力衰竭、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慢性鼻窦炎患者;②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不管患者;③排除药物过敏患者;④排除精神意识障碍及治疗配合度差的患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支气管扩张、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控制性吸氧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予以心电监护及血样饱和度监护。观察组在照组的基础与上予以无创正压通气,具体方法如下:抬高患者床头30°,选择合适的口鼻面罩,呼吸机设置呼气压力为4cmH2O,吸气压力设置为6cmH2O,待患者适应后逐步上调至可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水平,通气频率设置为12次/min,氧分压大于90%,通气时间为4-6h/次,3次/d。

1.5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样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氧分压(PaCO2)、氧分压(PaO2)。

1.6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和 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插管率及死亡率相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13.5±2.0)d,对照组平均住院(20.6±3.0)d;对照组有21例患者插管,插管率为52.5%,观察组有10例患者插管,插管率为25.0%;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0%,观察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2.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及插管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病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病理改变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例变化相同,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支气管纤毛倒伏、变短、粘连甚至部分脱落,在发作后的缓解期粘膜上皮修复增生,使支气管官腔狭窄。患者长期保持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状态[3],从而导致代谢紊乱、呼吸功能衰竭。

传统的治疗中是通过机械通气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主要是通过插管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但是在插管时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且并发症比较多。NIPPA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相连,有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完成通气辅助,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管的人工气道通气,因此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NIPPA能对呼吸机进行调节,在呼气时将正压调低,既减少了呼吸道的阻力和肺胸廓的弹性阻力,同时也有利于开放小气道,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在笔者的研究结果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插管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的研究结果傅万颖、陈菱菱学者[4]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舒六一.吴妮.赖丽芬.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94-9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2.25(80):451-460.

[3]杜玉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15-517.

[4]傅万颖.陈菱菱.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188-189.

论文作者:周蓉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论文_周蓉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