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_互联网论文

浅谈网络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_互联网论文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初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两三年前,“互联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还是陌生的。当我们跨进新千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政府上网年”、“企业上网年”、“百姓上网年”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同网络打交道,并进而思考由于互联网这一“幽灵”的出现而产生的若干社会文化问题。本文将笔者对“互联网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一点很不成熟的思考表述出来,试图引起领导机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形成本文的直接背景是:阅读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郭良先生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编辑周勇教授等对因特网的研究而形成的论文《建立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发表于《探索》1999年第3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 年即将到来之际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批示。

一、互联网及其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已经闯进了中国人的生活,正在影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人甚至认为,一个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今后的社会将是虚拟的网络社会。不论这个认识的准确性如何,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乃是一个大趋势。

据《网络文化丛书》的监制陆群先生提供的资料,截至1997年6 月,中国内地网络用户约30~40万。《参考消息》2000年1月11 日载文称:据中国官方统计与预测,1998年底内地网络用户为200万,1999 年底达700万,到下世纪初的2001年或2002年将达到3000~5000万。 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出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引进和完善,内地网络用户的数量在一定期限内每年翻一番当是可能的。

《网络文化丛书》的编者写道:“几乎所有触及互联网络的人,都直觉地发现自己触及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的生存方式。”应当说,互联网首先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从技术的角度讲,它具有人们已经熟知的传媒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例如:它传递的信息量特别巨大,传播的速度特别快捷,覆盖的范围特别广泛,这些都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所无法比拟的。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科学技术,而是一种社会化了的技术,是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或曰“数字化生存”。从社会的角度看,它同样具有传统传媒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例如:由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在“所有电脑生来都平等”的理念之上,其理论基础是开放的“分布式包切换”原理,所以,它的自由度特别高,更难于控制和监管;它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它的交互性特别突出,“一言堂”在互联网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与前述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伴生,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于一“网”,也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

互联网及其特点,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首先,互联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难得的机遇。互联网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教授认为,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武器、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这个观点给我们一个启发,这就是: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努力掌握互联网这个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为中国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既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有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现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同互联网相结合,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相结合,也就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在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时候,就大谈互联网的“负效应”,甚至断言“互联网是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是不合时宜的。

其次,互联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是信息源方面的挑战。目前网上的信息,就世界范围而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确实还很少,宣传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占了主导地位,甚至象“法轮功”的歪理邪说也通过互联网大量而迅速传播,建设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已成当务之急。二是信息传播方面的挑战。相对来说,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再加上我们的管制措施,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及信息量,都还比较慢、比较窄、比较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了。三是由互联网引发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与正统观念的挑战。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历来强调“灌输论”,在交互性十分突出的互联网上还适用吗?又比如,网络本身的分布式结构和“包切换”传输方式决定的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与中国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正统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如何使开放的互联网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再比如,我们目前的上网人群主要是知识界精英、政府官员、大中学生以及成功的经营者(企业家),这些人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如何使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政治敏锐性、识别力、判断力等)?总之,挑战是严峻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以至我们现在仍然奉为经典的某些基本理论等等,都可能发生深刻变化。这是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得不予以密切关注的。

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创新性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底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批示中说: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要在全党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中经常讲、反复讲。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即在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更具创新性。就我们讨论的问题而言,就是在互联网广泛使用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具创新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广泛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还是念文件、读报刊、听大课、写黑板。纪检、宣传、组织等部门和各类学校也开展了电化教育,因为缺少交流,且组织还不够得当,效果一般都不如人意。由于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从而使有效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受众面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观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化”、“西化”,不惜花费巨资,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不遗余力地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50年代以来的“美国之音”,现在的卫星直接电视广播和因特网,都是例证。在“法轮功”最猖獗的1998~1999年上半年,李洪志及其骨干分子曾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上千个网址,利用互联网迅速传播其歪理邪说和各种指令,引诱数百万群众上当受骗。相比之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太落后了,现有的具有先进技术手段的某些传媒和网站,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商业味过浓,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教化”作用。看到这些问题,认识互联网普及化的大趋势,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来达到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增添新的内容。毫无疑问,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这些基本内容又应当是常讲常新的,说“经常讲、反复讲”自然包含着这层意思,而不是象和尚念经,老是那些东西。其实,毛泽东早就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问题,并且这样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讲到今天,就是要讲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要讲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论述,讲党的基本纲领,讲党的工作大局,讲党的十五大以来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不仅如此,还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讲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互联网的信息量特别巨大,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是大容量、大口径的输出。信息量小了,输出口径小了,受众都不会满意。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势必带来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回答这种种“多样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引导、教育、灌输,使之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前迷信活动很有市场,有神论、伪科学横行于一时,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进行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使人们群众摆脱迷信和伪科学的精神枷锁。人民群众渴求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我们的思想教育就需要把政治理论和正确的理想、信念融于这些知识当中,力避干瘪瘪的说教。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特别快捷,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方式到内容都必须注意时效性,不要老是“马后炮”,不要老讲“旧闻”,而应当具有前瞻性、预测性,随时更新“网页”的内容。只有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很多、很高的要求,比如说,要求他们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牢固、理论水平较高、知识面广博、人品要良好、作风要过硬、善于联系群众、表达能力要强等等,这是大家熟知的。而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要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要与党同心同德,因为在中国只有我们党才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政党;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阐释新问题,作出新概括,讲出新东西;三是要努力掌握现代技术手段,比如说能够熟练地使用互联网,制作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课件,用新技术装备自己;四是决不固步自封,而是要注意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社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例如基督教的传教士传播其信仰的热诚态度和方式方法,都有值得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借鉴的地方。

三、在网络时代特别要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江泽民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批示中专门提到了“领导干部”。除了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外,就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来说,领导干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是最重要的受众群体之一。领导干部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在网络时代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办公自动化的推进,特别是1999年的“政府上网年”的启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中国内地率先使用电脑、触及互联网的人群之一。据200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情况说, 去年底政府网站已达2300多个,并称:政府是我国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掌握着80%的有价值信息。可以说,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互联网掌握的信息,比任何人群都迅速、广泛、斑烂。尽管这样的判断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调查数据来支持,仅仅凭直觉认为如是,但这个直觉判断在中国内地是基本成立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仍然属于高科技领域,使用互联网需要大量经费开支、知识准备和较充裕的时间,而在我们这里,只有领导干部等个别人群具备了这些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互联网上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对于每一个上网者,肯定都有一个取舍问题,即根据每个人的价值观去判断信息是否有用,是正确还是错误。网页制作者都力图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传播出去,网页浏览者则竭力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互联网参与者各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能力作出相对正确判断的人群,在我们国家当首推领导干部。所以,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能力。而这种信息能力的提高,主要途径之一是靠上网的实践,对互联网畏之、远之、拒之,是决然不行的,只有亲自体验互联网,才谈得上了解它,进而驾驭它。

前面说了,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宝藏与垃圾伴生,这是符合规律的人类活动现象。领导干部也是人,如果其中的一些人“近墨者黑”,也不必大惊小怪,不应因此而否定互联网。它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没有因为在改革开放中有为数不少的领导干部落马而放弃改革开放,而是用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手段,通过“三讲”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在开放的互联网新时代,我们仍然可以而且应当这样做,以提高信息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新的形势。

我们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马克思主义诞生100 多年以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开放的,正因为其开放性,所以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才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承继,才有各国革命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本国的具体运用,才有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才有资本主义的改良而在20世纪下半叶出现复苏。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一致的,它们不约而同地表明:封闭是没有出路的。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表明这一点,互联网从技术科学的角度表明这一点。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条件下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它可以回答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宣传群众”、“灌输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质疑,可以帮助我们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维护我们的精神支柱。

标签:;  ;  ;  

浅谈网络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