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维工作是非常主要的,由于变电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对设备、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文章主要对当前变电运维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引言
电力企业发展中变电站的建设是为电力传输所工作,在变电工作中对其运行进行维护,是日常的关键工作内容。在当前针对变电运维现场作业所采取的维护措施,主要包括安全防护与监控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在实际采取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保证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有效展开。为此,需要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促进变电运维工作的更好展开,确保电力传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1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技术特点
电力系统运行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系统运行周期内,需要全面做好运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实现高质高效目标。变电运维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电力运维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而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设备的不稳定、损坏等均会造成停电问题,为了保证持续稳定供电,则需要在日常运行中,针对电力系统中各变电设备情况进行维护与保养,针对设备在日常停送电操作或倒换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按照国家电力安全规程及管理规范要求,对变电站(开关站)进行变电设备及对变电站(开关站)内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变电运维是电力企业重要的技术,没有运维技术,则无法完成整个电力运行。通过良好的变运维能够给电力企业提供良好的保障,变电运维实质上就是检和修。变电运维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根据专业内容看,主要面对的是高压、低压、输电、配电等。变电运维有着自身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检修范围广。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较多,需要全面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能够良好运行。二是检修环境复杂。电力系统设备所处的环境空间复杂,不同的环境对设备的影响不同,检修起来较为麻烦,运维工作难度大且工作乏味。三是变电设备故障频率大,一些设备分布不均,检修移动范围大,增加了检修的难度,问题出现的不集中,使运维管理更加不便。四是技术标准高。电力运行过程中,对维护管理的技术专业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快速判断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变电运维现场作业安全防护及设备维护问题
2.1对于设备防护工作不重视
在当前电力系统工作中,变电设备的防护措施采取需要建立明确的工作主体,是设备安全防护工作与监控技术实施依据。但是在现阶段电力企业实际工作展开中,由于对变电运维现场作业的认真不到位,对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展开中没有足够的设备防护意识,导致实际的安全防护工作展开效率较低。实际上,在变电运维工作的展开中,工作人员在现场作业实施中提高对设备的安全防护意识能够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实施,在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的同时保证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多数企业在电力使用中并不具备完善的防护体系,且对防护工作的重视度不足,通常会有一些隐患问题的存在,长此以往会导致隐患所产生的影响逐渐变大最终对变电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2.2运检模式不完善
经济的发展促使用电量大幅上升,电力系统运行负荷变大,电力企业的工作量也日益增长,致使管理疏忽,出现了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检修工作没有合理的运行模式,检修人员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完全跟随自己的想法进行工作,很多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工作人员却频繁的检查,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更是导致原本没有问题的设备在一次次检修中状态变差,留下很多安全隐患。而一些设备存在问题,长期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但检修人员却并未处理,整体检修工作一片混乱,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没有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只有全面了解事故成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更大的故障影响电力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往往会受主观因素影响,造成故障的出现。一般情况下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成因如下:一是相关人员没有管理意识。在电力运行过程中,一些变电运维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导致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在实践过程中,对变电运维管理不够重视,操作设备时方式方法不正确,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严重影响了变电运维工作的质量。二是电力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好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流程环节混乱,造成事故不断出现。三是安全教育缺失。运维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只有全面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保证自身安全,保证设备运行。在实际管理中,相关企业对运维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抓而不严、麻痹大意,一些技术人员一知半解就上岗操作,不懂装懂往往会出现大的事故。
3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有效措施
3.1对危险因素充分预测
在进行完现场勘察后,根据所获得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资料,特别是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来进行运维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危险点预测等。所谓危险源辨识指的是系统分析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有危险隐患存在的位置、方式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规律和途径来进行分析和辨识。在实际的辨识危险源过程中,要进行责任制,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来细分责任。全面排查现场的各方面隐患,由负责人实施落实
3.2督查电气设备的运维管理
电气设备的管理与变电运维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变电设备对于整个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推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那么后期将会影响整个可靠供电,同时也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做好对应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加强日常巡视检查。还要对于整个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保养工作。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应当积极的测试所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年限。对并且通过高科技信息化系统对于设备的实验轮换情况进行详细的录入。对于各种倒闸操作的许可及检修工作进行整理总结因此,更好地完成整个电气设备的把控工作。
3.3全面提高技术能力
变电运维主要依靠人来完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人员的问题,全面保证变电运行安全。任何一个流程、环节均需要认真检测,查找危险点,避免出现错误操作。运维岗位每名员工作业岗位不同、技能不同,则对危险点的判断不同,只有全面了解各种设备运行原理,掌握技术操作流程,从自身角度提高操作能力,才能精准排除危险点。要根据不同工种做好工作调配,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及时做好轮岗轮修,要求全体技术运维人员都能熟悉整个作业流程,满足运维技术基本要求。
3.4建立应急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必须提高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能力,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可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通过人员和电子设备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立即进行提醒,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备用线路与设备及时恢复供电,同时对问题设备进行检修,排除故障,保障设备安全,降低故障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确保生产生活的正常展开,需要电力传输工作的稳定展开与顺利实施,在过程中需要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作,因此在日常的运维现场作业中需要加强对其安全防护,加大监控技术的实施力度,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与修补,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芙蓉.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8):169.
[2]王兴国.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技术的探讨[J].信息通信,2015(12):286-287.
[3]赵瑞刚.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2):58-59.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