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实[1]1999年在《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小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环境系统的基础研究,小流域系统调控,土地生产力开发,小流域系统监测和评价以及流域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于我国的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指标,并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2.应用自行研制的大型人工降雨装置,所获取的大量资料,从运动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入手分析坡面产流机制。用数学模拟手段研究坡面泥沙的时空变化规律,最终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随时空变化的动态模型和参数预测模型,其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小流域水沙动态过程和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侵蚀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松散耦合的研究方案,建立电算模型,对流域土壤侵蚀进行模拟。在对流域水文的DEM模型分析基础之上,进行流域径流水文分析,土壤侵蚀量的计算,使其可以模拟流域空间范围内的每一个单元格、地块、全流域的土壤侵蚀在场降雨侵蚀和全年侵蚀,做到了土壤侵蚀模拟的时间、空间分布。有利于更加明确流域内的重点侵蚀与产沙区和污染物的来源。对水土保持、泥沙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在SPAC理论的指导下,系统观测降水、渗透、蒸腾、蒸发、水分等因子,综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霍顿下渗模型、谐波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水量平衡原理等方法和手段,对小流域的降水变化规律、土壤入渗性能、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预测评价模型;研究表明:①该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具有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32月,约11年;②综合治理措施可使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改善,林草地平均增加入渗量30%,梯田62%;③土壤的降水输入最不能满足乔木林地和草地的蒸腾消耗;④林草地水分利用率较农作物高;⑤本地区土壤水分变化可划为四个时期,四月初至六月中旬为春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六月中至七月中旬为旱季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期,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是土壤水分补偿期,十月中至次年三月底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⑥流域土壤储水能力林草地大于农地,治理后不同降水年份流域土壤储水量均大于治理前;⑦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建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⑧⑨
徐广军[2]2006年在《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论述。并以拜泉县丁家沟小流域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拜泉县丁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域的地貌特点、土地利用状况,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目标,形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相结合的立体防治结构,发挥群体防护作用,达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工程按照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小流域的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拜泉县丁家沟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唐秋玮[3]2009年在《李子口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地球的一大危机。环境问题已经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已成为五大世界性问题之一。保护全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家园,成为世界人民的心愿,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本研究选择李子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对李子口小流域的不同植被模式下的水土流失进行了监测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域的降雨特征,径流和水土流失情况的数据研究分析和处理,得到的结论如下:①根据农耕小区和自然林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径流量和冲刷量在不同植被覆盖的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的各小区的差异较大,对于相同坡度的农耕小区坡地,各植被对于径流量的影响依次为饲料牛皮菜>小麦>有机蔬菜:而不同植被模式下冲刷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植被模式下的坡面侵蚀主要来自于坡耕地的播种、中耕、培土,秋翻等农事活动,其对土层的扰动大,容易受侵蚀,其次是无覆盖的荒地,而自然林地,由于无农耕活动扰动,冲刷量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水土流失率很低。由此农耕小区和自然林地坡面侵蚀的差异性结果,可知,在李子口流域,对于坡面水土流失的控制,我们除了尽可能的保护好自然林地外,应该探索更好的耕作模式,尽量减少农耕活动对于土层的扰动,有效地降低坡面侵蚀。②在对各试验小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后,运用origin软件对不同植被模式下的日降雨侵蚀力与水土流失量进行了相关的数学回归,得到了日降雨侵蚀力与不同植被模式下的农耕小区的水土流失量的数学回归模型,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李子口流域的水土流失规律提供了应用和参考价值。③对李子口流域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其危害进行了说明。在对李子口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方向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减少水土流失为目标,提出了李子口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减少水土流失为目标,通过基本农田基础性保证措施的兴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大面积植被恢复,为实现生态安全提供支撑;建立流域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集约型生产方式,达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针对李子口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出了分时段的对综合治理效果或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有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定水土保持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李子口流域2005年度的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根据参照标准,李予口流域水土保持评价结果为处于一般可持续发展阶段。
金平伟[4]2007年在《蔡川水土保持示范区综合治理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蔡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治理进行了调查,系统总结了示范区治理的模式与经验,对治理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示范区治理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同时用简明的指标评价体系对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五年的治理,生态效益显著提高,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3.6%提高到69.5%,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625t/km2.a下降到1048t/km2.a。2.静态和动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净效益达15349.22万元,年均净效益767.46万元/年;动态效益净效益也达到10268.94万元,年均净效益513.44万元/年。3.通过治理,示范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其中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998元提高到治理后的1540元;脱贫率提高了31.5%;而恩格尔系数减少了28.5%;环境人口容量增长了46.8%;义务务教育普及率增长了34.8%;土地利用率增长了27.8%;商品产出率增长了32.2%。4.运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对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五年的治理,综合效益评分值由治理前的33提高到治理后的79,年均增长率为27.9%。三大效益中社会效益最为明显,其次是生态效益,最后为经济效益。5.蔡川示范区2001年到2005年可持续发展度分别为0.489、0.536、0.587、0.637、0.712,在2005年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度已大于0.7,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度增大的根本因素,在于社会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增加;经济发展能力较低,是影响蔡川示范区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樊华[5]2010年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的良好资源条件,但陕北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中部,多属于长城沿线风沙滩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地区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基地大规模开发,已造成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成为陕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解决好基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保证陕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生态足迹方法,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等方面,对陕北1997~2006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变化进行定量评估,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陕北2010~2020年的生态环境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基于以上基础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模型、万元GDP生态赤字模型、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模型和主成份分析法对陕北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陕北水资源匮乏这一发展制约因素,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陕北1997-200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以上分析结果揭示了陕北已有社会生产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当前生态环境供需情况和将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小生态足迹、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途径和对策,构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保障体系。以下是本文的基本结论:1.1997~2006年陕北生态足迹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765.9万hm2,到2006年1735.31万hm2,增长了2.27倍。从生态足迹的组成结构来看,10年间生态足迹总量中化石能源用地所占比例最大,为80.2%,这说明对能源消耗的控制是减少生态足迹的关键。2.1997~2006年陕北生态承载力的波动较大,10年间最低点为329.98万hm2,最高点为431.31万hm2。这说明生态承载力不稳定,受环境波动影响较大。陕北的生态承载力主要由耕地、林地和草地构成,10年总值占到总生态承载力的93.22%。但是这三项的生产力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陕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保障陕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1997~2006年陕北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从1997年的765.90万hm2增长到2006年的1735.31万hm2,增长了近2.3倍。这说明,陕北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在能源与矿产的开采利用中,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巨大的,目前本地区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通过不同地类生态赤字对比,发现通过单一的提高生物能源生产性土地面积来消减生态赤字是不可行的,生态赤字需要从更大区域尺度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消减。4.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预测陕北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达到7.774hm2/人,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670 hm2/人,生态赤字将达到7.104hm2,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大。5.陕北万元GDP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赤字自1999年来开始呈下降趋势,表明陕北的资源利用效率向呈上升趋势,说明工业经济的发展能较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6.陕北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1997~2006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031。期间Ulanowicz发展能力指数从整体保持上升势头,平均每年上升0.049。这说明陕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生态足迹需求的增长来实现。在生态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一味依靠提高生态足迹来满足经济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必将导致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大,生态系统将严重受损。7.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陕北区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陕北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为非农业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这说明由于非农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区域系统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区域对自然资源的生态需求,因此占用了更多的资源与能源。8.本文借鉴生态足迹方法,对陕北地区水资源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从1997~2006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量由1997年的9.42×10-4hm2/人增加到2006年的22.01×10-4hm2/人,10年间人均生态赤字量增加2倍多。这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成为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9.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
杜轶, 王小平, 张勇[6]2010年在《关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受到了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参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研究内容、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李翔[7]2012年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是因自然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大范围土壤侵蚀现象,其破坏性大、涉及面积广、影响深远,被视为全球生态环境的公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湖北省水土流失现象出现日益严重趋势,生态压力逐步加大,用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及理念推进湖北省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符合当前实际,也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本文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区域,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必要性及措施进行探讨。首先,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化阐述;其次,在充分把握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湖北省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如:地形坡度、降水、植被、土地利用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再次,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工具,从数理上证明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于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赤字,实现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最后,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提出实现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举措。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湖北省水土流失面积较广,占国土面积比例高达32.7%,每年造成的土壤流失量大,降雨侵蚀为主要侵蚀因子,流失程度主要以中、轻度为主,在土地利用类型上以坡耕地为主。(2)影响湖北省水土流失诸要素中、坡度15°~35°区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降雨侵蚀力值分布与数值与水土流失量及土壤侵蚀面积形成正相关关系;植被指数与水土流失程度及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耕地与林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到了整体水土流失面积的87.06%。(3)通过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10年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减少了人均生态赤字量为0.000830hm2/cap,从数理上验证了水土保持对于改善湖北省生态环境,降低生态赤字所起到的积极作用。(4)在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应提供组织、技术及资金保障,从而实现湖北省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陈知送[8]2010年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1996年以来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教授和其博士生Wackem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将区域的资源能源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并与区域能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够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该论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榆林市1996--2006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计算对榆林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足迹日益增大。1996-2006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5265ghm2上升到3.5842ghm2,增长了近1.5倍,均高于全国和世界水平;2、人均生态承载力供给能力逐年减弱,生态赤字扩大。生态承载力由1996年1.5770ghm2减少到2006年的1.2188ghm2,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6716ghm2,急增为2006年的2.5116ghm2,增长了3.74倍;3、对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动态分析发现:榆林市万元GDP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8.2494ghm2/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2.8823ghm2/万元,属于低效资源利用城市。生态足迹多样性变化不大,而发展能力则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4、运用SPSS对人均足迹和人均GDP作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通过对11年数据统计分析,人均GDP和人均生态足迹相关系数R=0.877,两者正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回归分析中进行曲线拟合,对数函数Logarithmic的拟合度最好(判定系数R2=0.875),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得出2020年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为5.01ghm2。5、论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榆林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资源环境子系统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人口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性发展逐年递增,这是基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使榆林市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论文对榆林市如何缓解生态赤字,提高生态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并且就论文存在问题和进一步要深化研究的内容提出了讨论。
胡晓静, 齐实, 朱国平[9]2003年在《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论述了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评价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各自的影响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评价指标值,根据可持续发展指标临界值所确定的不同阶段的划分标准,得出评价结果。并以黄家二岔小流域为例进行评价,得出的黄家二岔小流域基本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周学红[10]2012年在《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人类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深度都在随之不断拓展和延伸。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中,在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综合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以水环境为介质,重点研究流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流域“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流域本身是一个水文概念,在流域人居环境研究体系中,流域已经超出了地理水文意义,由自然封闭的区域转化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开放复合的区域,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的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人居环境科学是指以河流(水系)的集水区域为边界或范围,以该区域人类聚居(包括村庄、乡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着重探讨人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文在文献法、调查法等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的综合研究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水资源节约型、人居环境友好型”两型型流域人居建设的总体目标,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归纳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流域统筹,在借鉴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框架。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为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嘉陵江流域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考证法对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嘉陵江流域全江渠化及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典型特征,论文在对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及人类系统发展演化的特点分析基础上,重点从流域人居环境区域发展统筹、空间结构及城乡统筹、文化旅游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流域人居环境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现状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自然系统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嘉陵江流域自然系统对人类聚居选址的影响,归纳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山水一体”的形态构成要素。在对嘉陵江流域城镇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人类系统聚居演变过程,以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区域统筹发展的不同模式,建构了流域区域统筹格局。流域空间统筹是流域综合发展的基础,是以流域城镇空间发展为载体,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流域为发展轴,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居空间地域综合体。论文在总结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进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人居环境结构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针对嘉陵江流域传统人居环境结构要素演变的不同类型特征,分析了规划调控的不同模式。在流域文化体系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流域文化及文化体系进行了界定,针对流域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类及资源评价,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旅游统筹开发策略并指出,流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即呈饱和状态,代之内部的振荡与冲突,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的融入,这一孤立的社会系统便会趋于停滞、内耗,甚至灭亡。流域作为一个自然—人类复合系统,自然属性的系统性决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流域系统原则。在水资源开发与统筹管理部分,基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整体性及关联性特征,论文指出,流域水资源应在充分考虑局部人居环境建设特征及整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统筹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与供需分析,提出了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与思路,并从流域灌溉与供水、航运开发及水电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规划思路。流域生态环境统筹是影响流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域水生态环境统筹研究部分,论文从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生态现状问题分析入手,针对嘉陵江流域含泥沙量多、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和城镇生活对江河水质造成的污染较大、流域原生植被残存面积不多、森林覆盖率低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防洪、河道的生态整治、节水问题及流域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明确了流域干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提出了节水减污策略,推进流域内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强调了通过对行洪区的有效管理来减少损失的防洪策略并提出了梯级开发的环境保护思路与措施。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验证并构建的有关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科学的部分理论框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由于研究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有关流域人居环境研究范式的建立尚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 齐实. 北京林业大学. 1999
[2]. 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广军. 吉林大学. 2006
[3]. 李子口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 唐秋玮. 西南大学. 2009
[4]. 蔡川水土保持示范区综合治理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金平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樊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6]. 关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探讨[J]. 杜轶, 王小平, 张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翔.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知送.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 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胡晓静, 齐实, 朱国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10]. 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周学红. 重庆大学. 2012
标签: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艺学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生态足迹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承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