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水务局 陕西省韩城市 715499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大量应用后,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且灌溉效果更为显著,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思考;探微
1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现状
1.1节水意识不高
我国当前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方面存在的大量水资源浪费现象主要和相应的节水意识不足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节水意识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以及相应的灌溉需求人员方面,其没有较好意识到水资源的短缺现状,继而也就无法意识到节水工作的必要性,继而也就很可能会导致其在节水方面出现较大的问题,相应积极性不高,随意滥用灌溉水资源。
1.2灌溉管理混乱
结合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灌溉方面的有效管理落实来看,其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缺乏较为协调有效地统筹规划,进而也就导致其灌溉操作随意性较大,对于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利用率不高,各个地区之间随意应用也就很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一定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此外,这种管理方面的混乱问题还表现在对于新型节水设备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这种节水设备方面的缺陷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推进难度较大,缺乏相应经济支持的话,更是会影响其落实效果。
1.3农业水利工程自身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之所以会存在较多的水资源损耗问题,还和相应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自身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我国很多农业水利工程项目都存在着年久失修问题,进而也就很容易导致其在相应运行过程中出现水资源的渗漏或者是外泄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节水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2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
2.1渠道防渗
以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来做好渠道防渗工作,以此来提高渠道的有效性,使其在农田灌溉水资源输送过程中减少渗水和漏水现象的发生,实现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展渠道防渗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渠道的粗糙度,提高渠道内水的流动速度,全面提升渠道输水能力。利用渠道防渗,不仅可以降低灌溉区域内地下水位,实现对盐碱地的有效改良,保证沼泽地和渠道的安全。当前利用渠道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有将近一半的水则在输送过程中流失掉,因此通过做好渠道防渗,可以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作为当前农田灌溉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灌溉方式。微灌技术主要以农作物的需求量来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微灌技术中主要以滴灌和脉冲灌溉等形式主为,其与农作物生长环境有效结合,以此来确定所需的水量,并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来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量的需求。
2.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的应用中也被广泛的应用,这种灌溉方式是通过水泵加压来对水加以一定的压力,让水可以大范围的均匀的进行农田灌溉,让农作物获得均匀的水分。这种灌溉方式需要一定的机器进行加压才能进行运用,所以大多采用一定的设备进行运用,而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也成了制约这种灌溉技术应用的因素之一。这种灌溉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使灌水更加均匀,减少对耕地面积的占据,从而降低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对地形和土壤情况的适应性比较强,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比较便捷,同时节水效果也很好。
2.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与喷灌式灌溉技术具有较多相同之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机器设备才能完成灌溉任务,但相较于喷灌式灌溉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灌溉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运用更国便利。而且利用步行式灌溉技术时,其采用的设备成本相对较为低廉,利用农用生产中的拖拉机即能够完成有效的灌溉。在具体灌溉过程中以滴灌的方式来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但滴灌的效率较高,相较于喷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无论是灌溉效率、灌溉效果还是灌溉成本都具有较好的优势。在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中步行式灌溉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2.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建立相应的灌溉管道。这种地下的灌溉管道可以将水通过低压的作用传送到需要用水的农田当中,减少了水资源运输的成本和浪费。这种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压水工具,构建一种低压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水资源的运输,不仅水资源渗漏量大幅度降低,而且有效的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利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对农田进行灌溉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蒸发流失,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也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结合农作物的特点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进行应用,在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之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保护,从而降低在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多方面的考虑,选择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灌溉方式,减少成本的浪费。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
3.1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为了较好提升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节水效果,必须要首先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能够结合该区域内相应的农业灌溉需求进行分析,进而也就能够有效促使其各个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灌溉效率得到最大化呈现,这也就能够保障相应节水效果的提升。在这种统筹规划落实过程中,其需要保障相关灌溉工作能够从宏观角度被思考,并且能够了解到灌溉的具体内容,如此也就能够通过有效协调和规划,保障相应农业水利工程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改进,避免以往因为随意灌溉而造成的渠道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此外,在这种统筹规划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其相应的水源进行有效调度和管理,促使相应水源能够较好支持灌溉的需求,并且能够在最佳配置的基础上进行运作,避免因为水源调度不合理带来长距离方面的水资源损耗问题。
3.2加大经济投入力度
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损耗问题来看,为了有效规避因为工程项目自身年久失修带来的一些不利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修复,而这也就必然会对于经费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力度。结合相关需求来看,这种经济方面的投入需求是比较高的,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继而也就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从农民自身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入手进行资金吸纳,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得到有效翻修处理,促使其自身节水效果有所保障,尤其是对于渠道防渗修复而言,更是直接和水资源的应用效率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需要在各个年久失修项目中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这种经济投入方面的增加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进新型技术手段的引入和推广,避免因为受限于经济层面的因素造成各类新技术、新设备无法应用。
3.3更新灌溉技术
在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处理中,充分运用各类新型灌溉技术手段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能够达到的节水效果更是比较理想。在现阶段灌溉处理中,其涉及到的灌溉方式是比较丰富的,区别于以往的灌溉模式,很多新兴灌溉技术都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节水效果,比如喷灌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相应农业灌溉区域,合理布置喷灌设备,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对于水资源进行高效喷洒,保障在用水较少的前提下,能够发挥出较强的灌溉性能,满足于农业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此外,滴灌模式同样也值得在一些农业灌溉中应用推广。
4小结
节水灌溉技术应该贯彻农田水利建设的始末,建立节水的观念,在多个角度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过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水资源的渐渐匮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应该进行推广,从而达到有效的节水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墨冬梅,王青荣.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的思考[J].发展,2015,01:119-120.
[2]鲁晓东.节水灌溉现状与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必要性[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3:147-149.
[3]张雪梅.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5,15:200-201.
[4]薛逵.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研究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5:185-186.
[5]徐霖,宗金伟.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5,24:44-45.
论文作者:雷会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水资源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论文; 也就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过程中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