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 目的:了解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内需长期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留置双导管患者72例,观察了解患者在经血液透析期间导管情况、血流量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72例患者导管留置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34例导管留置是时间在6个月内,29例留置时间在1年内,6例留置时间在2年内,3例留置时间超过2年;置管后患者平均血流量在200~300mL/min,5例患者出现导管位置不良,经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可达200m1/min以上;置管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1例患者存在血栓形成,19例存在动脉端血流受阻,5例管道感染,总发生率为62.5%。结论: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达到充分透析目的,并且使用时间长,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导管的长期使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双腔导管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171-02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临床最常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1]。主要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导入动脉管道、去泡器,到达透析器。血液和透析液借助于透析器内的半透膜进行逆流交换,交换后的透析液进入废液槽被弃去,而被“净化”的血液经过去泡器、静脉管道从静脉血管通路重新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清洗”的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为临床常用抗凝剂,可防止血液在透析器等体外管道中凝集。[2]。为了解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的临床作用,本文对我院72例患者进行观察了解,现将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内需进行血液透析深静脉患者中,按以下标准选取72例患者研究:①患者均需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进行深静脉血液透析;②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不超过71岁,男女不限;③患者无精神或意识障碍,可进行正常交流;④患者无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⑤患者均清楚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按以上要求选取的72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年龄(42.9±10.2)岁,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
1.2 方法
1.2.1置管方法 采用带涤纶环的双腔导管(产于美国Quinton公司),共长36 厘米,涤纶环距导管尖端19厘米),在局麻下实施插管,并采取Seldinger技术与撕脱型扩张导管,皮下导管部分应在10~15cm,在距导管皮肤2~3cm处用涤纶环固定,并压迫局部20min,了解置管出有无明显渗血,无渗血为置管成功。置管后第2天进行血液透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透析与护理方法 进行血液透时,需对置管口与动、静脉接头处进行碘伏或酒精消毒,并用无菌注射器将保留在导管腔内的肝素盐水抽出,连接上动、静脉透析管道后,开始透析。在进行透析时,需用无菌纱布覆盖动、静脉接头,防止细菌侵入。透析完毕后,将3000单位的肝素盐水1.5ml分别注入每侧导管,并用无菌肝素帽封口,避免导管内形成血栓。每次血液透析均需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导管接口处消毒。当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时,先给予广谱抗菌素治疗,并及时进行血培养,结合血培养结果进行用药调整。
1.2.3并发症处理 当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出现血栓形成或动脉端血流受阻时,将5~25万u尿激酶融于3~5ml的生理盐水中,注入导管内并保留半个小时,用无菌注射器回抽出已溶解的血凝块,重复以上方法2~3次,可有效达到溶栓效果。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了解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期间置管情况、血流量及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包SPSS20.0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置管情况
结合对我院72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双导管患者情况了解,患者均置管成功率为100%,其中34例导管留置是时间在6个月内,29例留置时间在1年内,6例留置时间在2年内,3例留置时间超过2年。
2.2 血流量
置管后患者平均血流量在200~300mL/min,5例患者在置管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分别出现导管位置不良,造成血流受阻,经拆开颈部切口,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可达200m1/min以上。
2.3 并发症
72例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未出现血胸气胸和空气栓塞等炎症并发症,但21例患者存在血栓形成,19例存在动脉端血流受阻,5例管道感染,总发生率为62.5%,大部分患者经融于3~5ml的生理盐水的5~25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流量可恢复至最初置管量。管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血培养呈阴性。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已广泛用于临床[3]。但透析过程中患者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医务人员应严格了解患者透析后身体情况,存在异常及时进行反馈并给予治疗,避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缩短导管留置时间[4]。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是在临床一般导管的材料基础上进行改良,提高了导管的柔韧性,并可防止细菌经皮肤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5]。
本文结合对我院72例长期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患者观察了解,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成功率极高,且保留时间较长,但可因并发症影响留置时间。血液透析期间血栓的形成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虽可通过溶栓治疗得以控制,但需在每次透析前仔细观察在抽出导管内的肝素盐水与少量血液时,有无血凝块或血凝块的量。用5~25万u尿激酶融于3~5ml的生理盐水中,注入导管内并保留半个小时,并回抽出已溶解的血凝块,恢复管道通畅。医务人员可通过对患者病情严密观察给予适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导管留置时间。
【参考文献】
[1]庄凌,陈连华,张丽琴.长期带涤纶环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34-1335.
[2]范凤燕,丁育红,刘霞,等.血液透析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专用固定保护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44-2245.
[3]李城达.留置双腔深静脉导管维持血液透析74例临床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6):962-962.
[4]陈秋月,崔文芳.21例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J].海南医学,2011,22(13):146-147.
[5]陈连华,张丽琴,庄凌.长期带涤纶环双腔导管配合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7):412-413.
论文作者:刘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静脉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肝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