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国家级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照论文,经济技术论文,开发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被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称为“开发新天地”的日照开发区,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将日照开发区尽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不仅对日照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鲁南地区乃至陆桥经济带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日照开发区环境优美,区位条件优越
(1)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日照开发区地处山东半岛南翼的日照市,紧靠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日照港,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和南北开放口岸的衔接结合部,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区内有日照港、新石铁路及204国道,交通运输方便。日照口岸以港连路,是鲁南地区、淮海经济区和沿黄(河)流域各省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营运和环太平洋、环黄淮海经济圈的形成,作为桥头堡的日照市国际开发价值倍增,正如费孝通教授在《沂蒙行》中所指出:“日照的突出优势,那就是它处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的战略地位。”
(2)依托深水大港,条件得天独厚。日照市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级一类开放港口,两港现已建成各类泊位11个,年吞吐能力达1880万吨,其中日照港已进入中国沿海十大港口和世界十大煤炭输出港行列,岚山港拥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兖石、坪岚铁路连接两港,具有明显的港路优势。两港湾阔水深,不淤不冻,陆域开阔,地质条件好,无台风登陆,无地震记录,可建设各类泊位200多个,吞吐能力2亿吨以上。特别是建设10-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优势更为突出。当代船舶大型化、专业化与港口深水化的发展趋势,给日照两港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正如国家交通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准的《日照港总体规划》所指出:“日照港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以吞吐大宗散货为主,具有相当规模的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综合发展的大型港口。”日照开发区紧靠日照港,扇面环海,陆域开阔,随着日照港的蓬勃发展,必将带动日照开发区经济的全面振兴。
(3)水资源丰富,可为大型工业提供充足的水源。日照是山东及华北少有的富水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917毫米,多年平均经流量334毫米,地表水经流量约6.2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达8.63亿立方米(如加上过境客水2.52亿立米,水资源总量则为11.15亿立米),人均占有889.69立米,为山东省人均占有量(462立米)的1.9倍,是山东省内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水质符合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标准。并且沭河、沂河相距近便,可提供充足的后备水源。
(4)环境优美,自然条件良好。日照开发区依山傍海,山水共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景色秀丽,以“山、海、天”为特色的旅游资源独具风彩,特别是海滨沙滩、水质、光照、林带等条件,专家们认为可与美国夏威夷和我国的北戴河相媲美,是避暑、度假、疗养、开展海上运动的胜地。
(5)经济腹地辽阔,资源丰富。日照港的经济腹地横贯黄河流域,直接腹地包括鲁南、豫北、晋南、关中的16个市地,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间接腹地包括中原和西北广大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直接腹地内煤炭、油气、建材、农副产品等资源特别丰富,被称为全国的“金腰带”,为日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从宏观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日照属沿海欠发达地区,以日照为“龙头”的整个沿桥(新亚欧大陆桥)、沿黄经济带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地区经济能否迅速隆起,对促进全国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区域经济学原理,要加快鲁南及豫北、晋南等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必须有计划的培育功能健全的区域性核心城市,特别是加快日照桥头堡的建设,强化海港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设立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可以加快桥头堡的建设,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二、日照开发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日照港港阔水深,陆域开阔,航道水深15米以上,具有开发10-30万吨级码头的优越条件,可以停靠国际上已启用的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船舶,承担起以集装箱为主的大陆桥运输,建设国际性枢纽港的条件已经具备。二是陆域开阔,地势缓坦,仅日照港区可供港口城市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是发展仓储、中转加工的理想之地,特别适于建设大型的临海工业基地。日照开发区通过做好港口、铁路与腹地资源结合的文章,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型临海工业区,将鲁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已经投产的兖日水煤浆有限公司、韩国大宇集团在日照与泗水兴建年产247万吨的大型联合水泥企业等,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随着港口功能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类有赖于港口和腹地资源的大工业项目将集聚港城日照,日照开发区作为日照市总体规划中的工业区,必将承担起发展临海工业的历史重任。三是山东省将建设新石铁路产业聚集带纳入了“八五”计划的十年规划,而江苏省又把苏北开发作为今后经济发展重点,山东省区域经济重心南移和江苏经济重心北移,必定要加快日照桥头堡的建设,强化港口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尽快形成“港兴-市兴-鲁南兴”的开放格局,这对日照开发区“龙头”作用的发挥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日照开发区不是国办开发区,在千帆竞发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日照被置于不平等的竞争位置,影响了桥头堡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鲁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扩大。
三、日照开发区已成为“有利投资区”
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日照开发区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有利投资区已经形成。三年多来累计投资4.5亿元,完成了南北两个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建成了黄海工业区110千伏输变电站和港口工业小区6千伏变电站;开通道路25条,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硬化路面40万平方米;开通了3000门程控电话。目前3平方公里的工业区、1平方公里的仓储区、1平方公里的高科技园已实现“五通一平”;0.5平方公里的林滩生活区在实现“七通一平”的基础上,已建成住宅楼26万平方米。项目引进富有成效。截止1994年底,全区累计批准内联外引项目179个,其中内联项目101个,总投资4.2亿元;利用外资项目78个,项目总投资2.1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出口创汇项目在区内纷纷落户,如美商独资3000万美元的润滑油厂、中日合资2266万美元的三鸣生化制药和总投资1.6亿元的10万吨水厂等项目。同时,总投资近13亿美元的日照电厂、黄海木浆厂、食品工业园等3个大项目年内都将开工建设。区内已形成了以铜基无银钎料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以凝血酶、抗病毒乳膏为主的生物制药和食品、水产品加工等三大系列20多个高科技产品。随着日照开发区的发展,国内外知名度迅速提高,到目前,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国内有十几个省的100多个市、县及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来我市参与开发建设,25个省、市地区在日照设立了办事处并投资兴办企业,形成了共同开发建设日照的新局面。
国家、省市领导对日照开发区的开发建设非常重视。山东省政府于1992年11月以鲁政发〔1992〕156号文件报请国务院批准设立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政府于1993年7月又以日政发〔1993〕73号文件报请国务院特区办请求批准国家级开发区。国务院特区办的领导也曾多次来区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今年初国务院特区办葛洪升副主任来区视察时,对日照开发区的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无论从区位优势,还是从日照开发区的现有规模和经济成熟度等综合因素来看,日照开发区已具备了国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