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论文_林子岳

建筑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论文_林子岳

(南京市六合区建筑工程局,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本文针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给予了一定的施工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前言

地下连续墙作为建筑的防水支护结构,对确保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基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1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概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其原理是先在地面上用特殊的挖槽设备沿着工程的周边开挖出一定深度的深槽,然后在做好泥渣清除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用导管向沟槽内筑混凝土。随着泥浆被混凝土置换出来后,所开挖出的深槽即能够形成一条连续的混凝土的墙体,可用于截水防渗、挡土承重等各项功能。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对邻近的地下管线和土层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当所需施工的工程地基较为松软或是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时,运用传统的桩基础施工可能会对邻近土层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建筑地基不牢,且难以设置排水井进行排水抗渗,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能够很好解决这类问题。第二,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噪声较小,能够与我国所秉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匹配,例如浇筑后形成的连续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不仅能作为深基础护壁的临时支护结构,而且辅以合适的结构构造措施后,还可作为地面高层建筑基础或地下工程的部分结构,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进而帮助施工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2.1连续墙墙身问题

(1)表面漏筋和孔洞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前后没有对地下墙进行清理,或者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施工要求时,就会导致地下墙的墙体存在夹泥、露筋或孔洞的现象,需要采取修补措施。首先要清理墙体表面,然后用一定配比的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最后在墙体表面覆盖一层高强度的混凝土。

(2)局部渗漏水问题。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发生渗漏现象也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这是因为地下连续墙的墙体表面夹泥或者混凝土没有均匀浇筑墙体,使得墙体出现了缝隙。墙体渗漏水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施工安全,所以要重视墙体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对墙体表面完全覆盖,防止发生此类现象。对于已经发生渗漏的连续墙,要先用清水清洗墙体,然后在渗漏部位插人塑料管引流,待水全部流出后,用水泥拌合物涂抹渗漏部位,并用注浆泵向内部灌注堵漏剂。

2.2导墙的问题

(1)变形问题。如果导墙施工完毕后没有做好支撑工作,导墙会由于重心不稳发生变形,导致钢筋笼不能顺利置放。所以应为导墙添加木支撑和横撑,使导墙连接固定,并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导墙受力。如果导墙发生了变形,可用锁口管撑开导墙,强行下放钢筋笼。

(2)轴线不平行问题。如果导墙的中心轴线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发生交叉,就会导致地下连续墙发生质量问题,与设计图纸不符。而要保证两条轴线平行,就要增加导墙的净距,并缩小测量和施工的误差,同时保持导墙的两侧墙面垂直。

2.3钢筋笼焊接问题

钢筋笼的焊接质量问题包括焊接错位和弯曲,这两种质量问题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施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焊接错位,焊接弯曲则是因为焊接完毕后,接头部分还没有冷却就被堆放在地上,使得钢筋的接头因受力过大而弯曲。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在其施工时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技术水平,以保证焊接质量。

2.4槽壁坍塌问题

槽壁坍塌是指槽段内局部孔壁坍塌出现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土量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的现象。产生原因包括土质密度过大,泥浆中杂质过多,泥浆质量不符合工程标准,地下水位过高等等。所以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泥浆,不仅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还要进行密度试验,确定泥浆符合要求后再进行配比,而且泥浆的高度应高于地下水位。在施工时,要保持匀速、缓慢的进尺,成槽后立即下放钢筋笼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发生了坍塌,就要加大水泥用量并用粘土回填,当粘土沉淀后再进行钻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3.1导墙的建筑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导墙一般分为垫层、立墙、面趾三段进行施工,其作用除了控制地下连续墙施工精度以外,还承担着支撑重物、维持液面稳定、阻挡泥渣等作用。在实际施工中,导墙通常使用L形、倒L形和[型三种形式,L形和倒L形分别用于土质较差和土质较好的土层。开挖完成后辅以适当的结构调整后,可用土体作侧模板,再立另一侧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而[型适用于软弱地基的情况,可先开挖导墙基坑,后两侧立模,等到导墙混凝土达到合适强度后,拆去模板,再选用黏性土回填分层夯实,从而加强软弱地基的支撑作用。开挖过程中,地下墙两侧导墙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当略宽于地下连续墙厚度,以3~5cm为佳,顶面也应当比地面略高10cm左右,以防止雨水季节时污水流入沟槽内对泥浆造成污染。

3.2槽段的开挖

开挖槽段占据了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一半工期,对整个了墙体制作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地下连续墙多采用分段施工的形式,故槽段开挖的首要工作是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槽段长度,即一次混凝土灌筑单位。当工程所处的地质情况较差,地层很不稳定时,可适当降低槽段长度以缩短造孔时间,避免沟槽壁面坍塌。而在槽段开挖时,每开挖一个新的槽段,都需要对抓斗的垂直度及水平度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保障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同时施工人员应当确保抓斗能够平行导墙自然入槽,当监测系统所给出的偏差超出预期阀值时,决不允许用人力将抓斗推入槽中,而是应当启动纠偏系统进行偏差纠正。

3.3钢筋笼的吊放

在钢筋笼的加工和吊放过程中,除了选用质量合格的钢筋笼以外,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钢筋笼底部绑扎成#字型,并在两端分别设置厚度十厘米左右的混凝土块来加强混凝土的自重,避免钢筋笼浮起。(2)插入钢筋笼时,吊点中心必须对准槽段中心,施工人员此时需要控制好钢筋笼的速度,垂直而又准确地将钢筋笼吊入槽内。在钢筋笼进入槽内时,要避免钢筋笼产生横向摆动,造成槽壁发生塌陷。

3.4水下混凝土浇筑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水下混凝土浇筑是借助导管法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其原理是利用导管内外混凝土的密度和泥浆密度不同所形成的压力差,让混凝土从导管内流出,在管口附近一定范围内上升,替换掉原来泥浆所占据的空间,最终形成连续的地下连续墙。

4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4.1选择优质或高级泥浆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水泥浆和硷灌注浆液对于地基的牢固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水泥浆和硷灌注浆液的制备和选用,是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一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和水拌合而成的,且不同泥浆离散系数低的优质泥浆,同时对泥浆的材料质量、配合比、强度数据进行详细检查和合理控制,水灰比多控制为1:1.3~1:1.5之间,胶体率控制在95%以上。对于孔深≧65m,孔径≧1.5m的高强度作业或是松散易坍地层,则应当选用粘度较大、PH值较高的高级泥浆,避免因水中离子的侵蚀作用造成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质量下降。

4.2选择导管直径和连接方式

导管直径大小对于水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具有主导性作用,而合适的导管连接方式将会使得整个施工过程事半功倍。一般而言,导管直径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管直径需要保障混凝土流体的正常流动,考虑到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水下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30mm,为了保障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不因离析作用造成巨大损失,故导管内直径往往为混凝土粒径的7~8倍,故导管直径应当控制在200~250mm 之间。(2)注重连导管连接方式的选择,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水下混凝土浇筑多采用法兰盘连接、丝扣连接、卡扣连接等几种连接方式,施工人员应当注意定期维护和加固连接丝扣,避免施工过程中丝扣脱落耽误工期。

4.3成墙过程的防渗漏工作

地下连续墙的成墙阶段受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往往会发生渗漏水的情况,因此,做好成墙过程的防渗漏工作,保障墙体的抗渗性能,对于墙体的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具体可从几个方面着手:(1)严格进行端面清刷工作,因护壁泥浆产生的泥皮及残留泥块不得留于端面,避免泥土落入墙体内。(2)灌注过程中严禁浇灌混凝土面的高度差大于300mm,确保不同导管灌注速度大致相同,以防发生提漏导管,产生断墙夹泥现象及埋管事故,使得墙内杂质难以清除。(3)采用性能优良的泥浆护壁,严禁使用废浆施工使得灌注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墙体出现渗漏。

4结语:

目前地下连续墙已成为地基施工的重要技术,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寿命和安全,因此需要合理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有效增强建筑地基的质量,加快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滨.地下连续墙施工探讨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3)

[2]区建超.软土地基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J].江苏建筑科技学院院报,2014(31)

[3]王松.砂质粉土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应用和研究[J].建筑与科学,2014(20)

论文作者:林子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建筑地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论文_林子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