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裁军,e人失乐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失乐园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许多一度热闹非凡、红红火火的互联网站,转眼间便落入萧条零落、风雨飘摇的艰难境地。有人估计,今年将有90%的网站面临倒闭的威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在2月底,除中华网收盘价在5美元外,新浪只有2.44美元,网易2美元,搜狐1.22美元。网络泡沫的破灭及纳斯达克指数的重挫,使得套在网络业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面对网络神话迅速破灭的惨烈现实,当初满腔热情地投身网络浪潮的各路英才,纷纷主动或被迫吃起了“回头草”。
一网就灵,泡沫实在诱人
有人说,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时代,造就一个亿万富翁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在网络经济时代,造就一个亿万富翁只需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富翁制造工厂,是未来企业家的摇篮和市场争夺的制高点。于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知识经济等新名词一下子成了都市人谈论最多的话题。
曾几何时,在股票交易厅的显示屏上,不管是过去的垃圾股还是绩优股,只要一“触网”(投资涉及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等),其股票的市场价格便立即翻番。或许是因为受到网络股“神奇魅力”的吸引,一个时期以来,沪深股市千余家上市公司中竟然有300多家公司宣布进军网络业,也许还有几百家公司正在积极筹划进军网络。
是的,网络经济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但中国离真正的网络时代还有相当的差距。不要说广大的农村,就城市居民家庭的现实看,也无法立即“电子商务”。美国人搞了10年的网络,直到90年代末才有部分网络商开始赚钱。因为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必须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首先是电脑的普及率;其次是网络的普及率;第三是电子货币的使用率;第四是商家完备的配送体系。
有些企业的老总存在一种浮躁的心理,看到别人在搞电子商务,自己马上也凑个点子、做个网站,其目标就是融资、上市、圈钱。其实办企业最忌讳的就是简单模仿,即便是符合发展方向的模仿,也不能搞扎堆,搞一哄而起,搞重复建设。你搞网上书店,跟着一下子就冒出了一百多家;你搞旅游网站,呼啦一下出来几十个。网站面孔大同小异,技术上也少见有创新,似乎比的不是创新,而是比热闹,比邪乎。
在诱人的利益和诱人的前途面前,许多股民将自己的血汗钱和盈利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些已经被炒得老高的网络股上,结果被无情市场风险深深地套牢。更有一些本来在原岗位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在高薪和股票期权等天方夜谭的诱惑下,毅然抛弃了自己熟悉的职业和即将到手的重要岗位,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充满神奇色彩的网络。
赶潮者,盲目跳槽闪了腰
伴随着网络股价格的持续跌落和网络公司倒闭兼并高潮的到来,网络公司“裁员”、人才“回流”使得秋意渐浓的网络行业再次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华英才网对全国12个重点城市职位需求状况的跟踪统计,从去年8月份起,一直在全国职位需求排名第一的“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逐步被传统行业所取代。网络公司从迅速膨胀、高速发展转向业务调整和人员消化阶段,网络人才回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谈论网站的倒闭和网络人才的失业是一个残酷的话题。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在CN域名下注册的"Com"公司已经接近4000家,而且在此之后这个数字还在不停地被刷新。业界人士预言,经过网络的秋季和冬季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不会超过2000家。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两年前由于部分传统媒体遭遇了断“皇粮”的冲击,为各类雄心勃勃的网络公司提供了网罗人才的大好时机,知名大众媒体的高中层及资深人士对网络公司动心并最终决定动身的例子,在圈内时有耳闻。一时间,网络对于传统媒体人才的觊觎和抢夺成了热炒的的话题。
由于受传统的“一窝蜂”跟风习惯的影响,只要有什么地方出现了机会,大家就一拥而上,不管自己是否对此有所擅长。这种现象,从积极的意义上说,为互联网在很短的时间里赢得众多高级白领人才提供了可能,可从长期来看,那些跳槽者盲目进入的本身就预示着风险。
中华英才网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站普通编辑的年薪在2.4万-5万元人民币之间,网站主编(或网站内容部门主管)的年薪在8万-12万元人民币,有些网站可能略高于或者略低于这一水平。而据不完全的统计,传统的媒体记者、编辑人员的工资水平每年均在2.5万元左右,加上其它收入后可望与网站编辑持平。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公司目前管理上不完善,员工劳保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费、住房公积金、工会费等许多问题上还很欠缺,加上从事网络业必须面临很大风险,因此,总体来看,网站的薪酬水平并不算高。
再加上网站目前普遍不盈利,包括员工薪酬在内的全部开支,几乎都来自风险投资。由于网络业盈利前景暗淡,风险投资已经变得越来越“吝啬”,网络公司员工薪水有递减趋势,并且普遍担心:网络这碗饭还能吃多久;期权更是成了空中楼阁。网站超高强度的工作,更是远远超过从前的“白领生涯”。
不少新闻出版界人士当初的匆忙跳槽,主要是看中了网络公司的高收入和将来说不定可以让他们成为“百万富翁”的股份期权。谁知没过多久,当初一度雄心勃勃的“烧钱”公司现在不得不“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于是他们发现,股份期权短期内根本不可能见效,公司也没有任何盈利迹象,有些人便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近日,北京就有媒体报道说,原供职软件公司的于先生半年前跳到一家网络公司任副总经理,最近又跳回原单位操起老本行,顺便还带走了手下市场部、销售部的一帮骨干。
不挣钱的网络,怎能活得好
也许自人类有商业活动以来,从来没有哪一个行当可以像今天的网络业这样拍着胸脯说:“我不赚钱。”……连街边小店老板都知道只有不亏本才能经营下去,只有盈利才能好好地活着!或许这就是市场经济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道理。
搜狐日前公布了去年第4季度的业绩,其亏损额高达830万美元,比1999年同期扩大2.6倍。搜狐宣称目前注册用户已到1600万,而第四季度搜狐来自商业方面的收入只有8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月就只有27万元。这意味着每个用户每月在搜狐上的消费还不到两分钱。搜狐负责商务拓展的副总裁冯珏表示搜狐开发新的赢利点及创收速度尽管是不尽如人意的,但她保证搜狐的开发项目在同类企业中一直是最多的。连被国内外舆论界一致看好的搜狐的状况尚且如此,其他所谓网络企业就更可想而知了。
难以理解的是,我国网民数量在直线上升,可以说类似搜狐这样的著名网站,几乎所有网民都曾登陆浏览过,为何还会混得如此凄惨。业内人士透露说,今天网民上网的钱,绝大多数都流到行业寡头中国电信手里去了。现在我国的网民还没有网上购物的习惯,国内的企业也不看好网络的广告,这样一来,许多网络公司都只能是赔钱赚吆喝。
有关资料显示,国外的网络销售的产品,大多都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高的产品。而中国的网络创造的一个成果不知是“奇迹”,还是“笑话”。卖罐头的上海梅林集团公司搞了个85818网站,其销售的商品竟然是“最难送的东西”——大米、桶装水。对梅林的此项伟大创造,熟悉网络销售和配送的美国人感到十分惊讶。
但仔细一想,我们的人力资源极其廉价,免费送大米、纯净水这些沉重的货物,或许深受身子骨日益衰弱、手不能提篮的上海市民欢迎,挣点小钱也是可能的。但这个网站说他们也接受电话订货。——既然打电话也能买大米,老百姓为什么吃饱了撑的多付一道上网费?不仅上网费用高,而且速度太慢,更重要的是,要装备一套能够实现网上买大米的软硬件配置,没有万儿八千是拿不下来的。想来,精明的上海人是不会上梅林的当的。
虽然绝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都已实现了网上接受订单,并提供网上支付,但网民多采用在线订购,离线支付,这说明我们的网站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真正能够做到全天24小时在线订货的网站更是微乎其微,少数网站甚至连订单的确认都要在工作日才能进行。此外,网上商品的价格缺乏竞争力,大多数与非网上商品的价格基本持平,一些计算机硬件产品和通信产品的价格甚至远远高于传统市场的价格。网民对目前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普遍不信任,8成以上网民对网上经营者的信誉和付款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在中国做电子商务,无论是B-B(企业与企业)、B-C(企业与用户),还是C-C,都无法回避以下的问题:我们有多少网民?我们的电子货币支付程度如何?我们信用制度如何?配送体系如何?这些问题只能用一句话回答:还不够完善。然而这一切应该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
植根土壤,网络有明天
有人说中国网络业的冬季和困境是“世贸”之狼提前到来的结果,因为进入网络市场的门槛很低,而且有外资的介入,其竞争的惨烈度是其他行业难以体会的。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内部机制,换句话说就是,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上的落后是中国网络公司迅速成长壮大的巨大障碍。
网络业是一个崭新先进的技术行业,如果本身没有现代管理体系的支持和管理制度的扶植,难以创造出超高的市场价值。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经营的惟一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美国纽约上市,很少有企业愿意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网下工作;许多网络公司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金融炒作上,不惜工本地利用某种中介的力量对自己进行包装,迅速提高公司的账面价值。这种做法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立、人才的培育、市场的开发、产品的开发和服务以及管理体系的规范;网络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的密切关系更需要企业家认真控制使用资本,降低花销,某些网络公司的老板心中无成本核算概念,企业更无控制成本消费的监控机制,经营者花钱如流水,很快就把公司仅有的一点家底花光荡尽;许多网络公司自认为自己是知识经济的代表,整天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经济现象和传统产业不分析、不研究,使自己成为漂流于虚拟世界的一叶浮萍。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可以改变物质生产的方式和形态,却不能取消物质生产本身。人们在网上可以大谈特谈一顿丰盛的晚餐,但是人们却不能在网上直接享用这顿丰盛的晚餐;人们可以在网上设计一台漂亮的小轿车,但是却不能在网上把这台小轿车直接生产出来;人们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沟通都搬到网上,但是这个网上世界毕竟只是个虚拟的世界,它的基础却在网外那个更真实的土地上。网上生活无论多丰富,它都不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所有需求。
讨论网络业面临低潮困境的原因,决不意味着对网络的前景失去信心。相反,对网络业问题的反思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中国互联网公司前景的憧憬。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业眼前的低潮绝不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