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汪曾祺
看过一则杂记,唐朝有两个大画家,二人齐名,难分高下。有一次,皇帝命令他们俩同时给一个皇子画像。画成了,皇帝拿到宫里请皇后看,问哪一张画得像。皇后说:“都像。但那一张只画出皇子的外貌,这一张画出了皇子潇洒从容的神情。”这个故事,对于写小说是很有启发的。
在路面结构层不发生开裂的前提下,采取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案,不仅能保障道路的通行安全,而且能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新老路基工后差异沉降控制标准。首先,逐次改变桩体参数,即桩体模量、桩体长度和桩体间距;确定桩体参数后,再逐次改变格栅参数,即格栅模量和格栅长度,对比不同工况组合的横坡度和强度发挥率变化规律,最终确定合理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和处理方案。
小说是写人的。写人,有时免不了要给人物画像。但是写小说不比画画,用语言文字描绘人物的形貌,不如用线条颜色表现得那样真切。但是用语言文字捕捉人物的神情——传神,是比较容易办到的,有时比用颜色线条表现得更鲜明。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对于写小说来说,传神比刻画形象更为重要。
鲁迅先生曾说过:有人说,画一个人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传神,离不开画眼睛。《祝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对于异常漂亮的女人,有时从正面直接描写很困难;或者已经写了,还嫌不足,中国的和外国的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出另外一种聪明的办法,即换一个角度,不是描写她本人,而是间接地,描写看到她的别人的反应,从别人的欣赏、倾慕来反衬出她的美。.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间或一轮”,现在不大用了,但意思是可以懂得的,神情可以想见。这“间或一轮”的眼珠,写出了祥林嫂的神情和她的悲惨遭遇。
甲洛洛很高兴她这样打量自己,有时,还从她的眼神中窥见当初田寡妇望着父亲时的眼眸,本玛眼里的东西自然比田寡妇的淡多了,也轻多了,可他还是很满足。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罗敷,用的便是这种方法:
其二,天然气管网建设速度放缓、互联互通程度不够限制资源调配和市场保供。2014~2016年,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新建管网投资回报率下降,管网投资削减,年均新增里程仅0.5万千米。截至2017年底,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里程约7.4万千米,每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对应的管网里程约77千米,仅相当于美国的15%,而管网负载程度却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主干管道之间、主干管道与省级管网之间、沿海LNG接收站与主干管道之间互联互通程度低,区域气源“孤岛”或LNG“孤站”多处存在,富余气源和LNG接收站能力不能被有效利用。
这种方法,不能使人产生具体的印象,却可以唤起读者无边的想象。他没有看到这个美人是如何的美,但他想得出她一定非常美。这样的写法是虚的,但读者的感受是实的。这种方法,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的作家还在用着。
3) 解吸时间。已吸附花青素后的树脂,加入70%的乙醇溶液经25℃摇床振荡解吸1 h、2 h、4 h、8 h及12 h,过滤定容至25 mL,测其吸光度并计算解吸率。
这些方法古已有之,应该说是陈旧的方法了,但是运用得好,却可以使之有新意,使人产生新鲜感。这些写神情、画眼睛,从观赏者的角度反映出人物的姿媚,都只是方法,是“用”,而不是“体”。“体”,是生活。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只是知道这些方法,还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不过,作为初学写作者,知道这些方法,并且有意识地做一些练习,学习用几句话捉住一个人的神情,描绘若干双眼睛,尝试从别人的反应来写人,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自己的艺术感觉,并且这也是积累生活的药方。生活和艺术感是互相渗透,互为影响的。
(摘自《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