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生理基础研究综述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生理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人格是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对人格的描述和解释是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的基础。在主要的人格理论中,偏重于描述层面的是类型—特质理论,偏重于解释层面的是生物学理论,精神分析等理论则是描述和解释并重。围绕人格的“大五”理论是当前描述理论的热点,而专于解释人格发生的生物学理论正越来越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重视。人格的生物学理论认为,就像脑是心理的器官一样,人格也有其生物学基础。这些物质结构和功能是由人的遗传来控制,而遗传又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所以,人格的生物学研究从纵向上包括三个层次:进化—遗传—生理。自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和高尔顿创造性地运用家族研究以来,从进化和遗传的角度来探讨人格形成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多,而真正深入到微观层次来揭示人格形成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则起步晚、研究少。但现在许多心理学家意识到,人格的稳定性主要受制于其生理上的差异,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容易改变,而人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受遗传制约则较少能够发生变化。从20世纪中叶开始,受到脑科学研究技术、生物化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在西方,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兴起了一股热潮。但我国对这方面的介绍和研究则很少,搜索中文期刊网,近10年来几乎没有一篇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本文试图对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予以综述。

2 理论渊源

2.1 从“四根说”到气质类型说

古希腊的Empedockles(约公元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他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根,维持呼吸的是气根,血液是火根。人的心理特征依赖其身体的构造,人与人心理的不同在于身体上“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这可以说是后来的气质和神经类型学说的萌芽。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把Empedockles的“四根说”发展为“四液说”。他认为人体中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液体,它们来自不同的器官。其中,粘液汁生于脑,是水根,性冷;黄胆汁生于肝,是气根,性热;黑胆汁生于胃,是土根、性温;血液生于心,是火根,性燥。人的个性差异在于构成这些体液的量或比例不同。罗马医生Galen(130~200)从“四液说”出发,建立了气质学说。认为人的气质有13种,它们是物质或汁液的不同性质的组合。Galen还对其中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作了相当明确的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讲,Galen的理论预示了现代的人格气质理论[1~2]。

2.2 神经质理论

17世纪以前,体液说一直统治着西方医学。但到了18世纪,它最终被另一个理论所取代,该理论把这些生理过程归于神经的属性和功能(Drinka,1984)。“神经质”此后便成为对某些心理失调,诸如癔病、疑病症、抑郁症等病理的更佳解释(Jackson,1986; Veits,1965)。在此期间所做的一项观察发现,病人在报告急躁或情绪波动的同时常伴随有身体的不适及症状(Fahrenberg,1992)。

2.3 人格的生理因素研究

19世纪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的出现促进了有关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Vigoroux和Fer-é利用电疗技术进行了一些早期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们测量了所选取的癔症患者和非癔症患者的皮电反应[3]。 这些研究可能代表了我们现在称之为“人格的心理生理学取向”的最早的尝试[4]。

3 现代的主要理论

现代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复杂的生理系统的产物。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Allport(1966)明确指出:人格特质由内在的生理过程所推动。他认为:特质是类似于大脑皮层、皮层下区域的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其他的特质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我们可看见的只是特质的一个方面,特质更多的是充当人格的内在动力结构。也许是受到Allport的影响,关于人格生理基础的现代理论大多数以人格特质作为支点,来探讨究竟是什么生理活动形成了这些特质。本文从这些研究中选取了代表性的8种理论,它们主要从四个假设来研究人格特质和生理的关系:(1)体型与特质的相关性;(2)神经类型、生理节律是特质的基础;(3)人格特质存在特定的脑中枢定位;(4)神经递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质。

3.1 体型与人格

近代将生理结构与人格联系起来的第一人可能要数德国精神医学家Kretschmer(1888~1964)。它根据临床观察,将人的体型分为肥胖型(Pyknic)、瘦长型(Asthenic)、健壮型(Athletic)和畸异型(Dysplastic),体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同,可能患的精神病也不同。在狂躁者中,肥胖型占大多数,而瘦长型和健壮型较少;在精神分裂症中,瘦长型、健壮型和畸异者较多,而肥胖者较少。后来,Kretschmer学说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国进行了较大样本的调查,得出了与Kretschmer的观察一致的结论。

美国心理学家Sheldon(1889~1997)对体型与人格的研究在Kretschmer 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不像Kretschmer研究精神病人,他一开始就研究正常人的体型与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创立了一种测量体型和气质的方法。在测量体型上,他以裸体照片为依据,运用七点量表来对体型进行分类,发现存在三种主要体型:内胚型(Endomorphy)、中胚型(Mesomorphy)和外胚型(Ectomorphy)。人的体型形成于孕期胚胎的胚叶。胚叶有内、中、外三层,不同胚叶分化发育成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内胚叶形成内脏器官等,中胚叶形成骨骼、肌肉等,外胚叶形成表皮和神经组织等。所以,胚叶的内中外三种成分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人的体型,内胚叶发育程度好就形成肥胖的内胚型体型,中胚叶发育好就形成健壮的中胚型体型,外胚叶发育好就形成瘦长的外胚型体型。Sheldon还运用词语分析、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发现人们主要表现为三个特质群:内脏型(Viscerotonia)、肌肉型(Somatotonia)和脑髓型(Cerebrotonia)。内脏型的人舒畅、闲适、乐群,肌肉型的人好动、竞争、果断,脑髓型的人压抑、约束、孤独。对200余名被试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型和特质群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内胚型的人具有内脏型的特质,中胚型的人具有肌肉型的特质,外胚型的人具有脑髓型的特质。

3.2 神经类型、生理节律与人格

3.2.1 神经类型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格的生理机制肯定与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俄国科学家Pavlov(1955)在探讨人格的神经机制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但他本人开始并不对人格的生理机制感兴趣,而是在研究狗的学习能力时发现狗的神经类型存在差异的。为了研究狗的条件反射,他经常深入狗窝观察狗的行为表现,注意到有两类不同行为的狗:一类喜狂吠、躁动、嘶咬、爱与其他的同伴嬉戏,另一类则喜欢安静、独处、不太合群。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在实验条件下对两类狗的神经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后,Pavlov认为:狗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强型和弱型,喜狂吠、躁动、嘶咬、嬉戏的狗属于强型神经类型,它们对刺激不敏感,因而需要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它们的神经反应;喜欢安静、独处、怕吵闹的狗属于弱型神经类型,它们对刺激较敏感,低水平、低强度的刺激就可唤起它们的神经活动。他进而推测,人的神经系统也可能存在强型和弱型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人心理和行为反应方式也不同。这是最早通过研究提出人的性格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有关的理论,Pavlov在无意中开创了这一领域, 并成为后来人格生理基础研究的主线。Pavlov的追随者后来对这个理论不断完善,从神经系统的强度、灵活性、均衡性等角度构建起以神经类型为基础的、广为所知的气质类型理论。

3.2.2 生理节律

人格心理学家还发现:在每天的不同时段,人们之间的行为表现也存在明显的、稳定的差异。有的人起得迟、睡得晚,把一天重要的工作都安排在下午和晚上来做;有的人则起得早、睡得早,把一天重要的工作都安排在上午来做。Horne和Ostberg(1976)认为这也是一种人格维度,即早晨型—夜晚型(morningness-eveningness),早晨型又叫“晨鸟型”(larks),夜晚型又叫“猫头鹰型”(owls),二者的生理基础在于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s)的差异。他们也设计了早晨型—夜晚型人格量表(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1976)来测量这个人格维度[5]。

生理节律是指一个人的生理活动周期性及其规律,它可以通过体温和激素分泌率来测量。生理节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周期的长短不同,早晨型的人周期短,最短的可低至16小时,夜晚型的人周期长,最长的可达50小时,人们的平均周期是22~26小时,也就是一昼夜。这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长期进化、遗传和适应的结果;二是每一个周期内生理活动规律不同,早晨型的人生理活动高峰在早晨和上午(8点~11点最高),夜晚型的人生理活动高峰在下午和晚上(17点~23点最高)。在活动高峰期人的体温增高、内分泌量增大。运用问卷测得的结果与生理指标(体温、内分泌)的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采用MEQ问卷,对大学生被试进行的许多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早晨型和夜晚型的人不仅在生理活动节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成就动机、竞争性、人际关系和认知表现形式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

3.3 人格特质的脑中枢定位

3.3.1 Eysenck的唤醒理论

Eysenck的唤醒理论从人格特质角度,奠定了现代人格生理基础研究的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Eysenck对大量现存的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进行因素分析,提出了构成人格的三个超级特质: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精神质(Psychoticism)。外向性的生理基础是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皮质的唤醒水平,神经质的生理基础是边缘系统的唤醒水平。

研究伊始,Eysenck就试图寻找潜在的生物过程作为这些特质的生理基础。起初,外向性的生理基础被认为符合Pavlov的兴奋—抑制构想,即内向者的神经系统普遍易兴奋而外向者易抑制。但这一解释并没有把内外向性与任何特定的解剖学或生理过程联系起来。1967年,Eysenck 的《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一书的出版使人格的心理生理基础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在这本书中,Eysenck对以前理论作了修正,修订后的理论认为,内外向性这个特质的个体差异取决于脑内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RAS)。该理论的核心是有关总体唤醒水平的构想,即机体主要反应系统的一种扩散性激活,这种现象与可观察的生理活动(如皮电传导、皮质激活、心血管活动)有关。内向者基线唤醒水平高,低强度的刺激就可使之达到最佳唤醒水平,而外向者则相反。修订后的理论还根据个体在边缘系统活动水平上的差异来解释神经质,这些差异表现为不同个体在压力或威胁情境下的不同情绪唤醒反应。Eysenck 认为情绪不稳的人其大脑中枢中的情绪中枢很易被唤醒,这种唤醒与皮质唤醒不同,它取决于不同的脑结构。许多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质、前额皮层、颞叶皮层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6]。

3.3.2 Gray的敏感性增强理论

Gray发展了Eysenck的理论[7]。他认为人格的生理基础在于大脑内两个系统:BAS(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和BIS(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前者兴奋就对奖赏(reward)的敏感性增强,从而驱使人采取行动;后者兴奋就对惩罚(punishment)的敏感性增强,从而使人产生退缩行为。这两个系统对应的两个人格维度分别是:冲动性(impulsivity)和焦虑(anxiety)。受他的研究启发,有研究者制定了BIS(MacAndrew & Steele,1991)和BAS(Carve等,1999)问卷。1987年Gray提出了一个人格模型,把他的理论和Eysenck的理论统一起来[8],见下图。许多研究发现,Gray提出的BAS和BIS系统可能分别位于左脑前区和右脑前区[9—10],并与情绪有关。

附图

图 Gray提出的人格理论模型(Gray,1987)

3.3.3 大脑不对称和情感类型理论

情绪和情感类型也是人格研究的一部分。虽然人们认识到两半球在控制情绪行为上的功能不同已经有50多年(Alford,1933; Goldstein,1939)了,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不多。但在过去的15年里,此项研究开始繁荣起来,同时发展出了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例如,神经学的、精神病学的、人口统计学的等方法,与此相应的一系列评价技术也被使用,这些评价技术包括:自我报告、情绪性行为指标、行为观察、电生理学的、区域脑功能的血液动力学指标(PET和fMRI)。近年来,此项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Davidson(1990)等人运用脑电图(EEG)等技术提出了两侧大脑的不对称性和情感类型理论[11]。该理论认为,人的左、右脑前区分管不同的情感类型,每个人的左右脑结构和功能并不均衡,就像左右手一样。左脑前区控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右脑前区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他们也设计了量表来测试(Schwartz,Davidson & Maer,1975)人的不同脑优势。

几项关于成人和婴儿的研究证明:对脑前区基线活性不对称的测量能预测后来的情感反应,那些右侧脑前区明显优势的个体对引起消极情感的刺激更敏感,而左侧脑前区明显优势的个体对引起积极情感的刺激更敏感。除了以上对脑前区不对称影响情绪的研究外,研究者也对脑活动、自我心情报告和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按脑功能测试分类的被试,左侧优势者自我报告更喜欢处理积极情感而厌恶消极情感,右侧优势者相反(Tomarken,Davidson,Wheeler & Kinney,1992)。对婴儿脑前区活动不对称的观察结果也可预测到今后一定年龄范围对情绪的反应倾向性。Davidson和Fox(1989)报告,把14名10月大的女婴测试其EEG不对称性后提供其母亲离开的情景,场景持续60秒(要是婴儿不能忍受就终止),来看不同婴儿对这个压力情境的反应。从录像记录和EEG两个指标对婴儿进行分类。前者根据是否表现哭闹把婴儿分为对母亲离开敏感和非敏感两类,后者测查其脑前区优势类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研究者预测:对母亲离开敏感者应是右脑优势者,非敏感者应为左脑优势。结果与预测一致,而且与成人相关的研究结果也一致。

3.4 神经递质与人格

3.4.1 Zuckerman的感觉寻求理论

Zuckerman等人(1994)把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来研究。高感觉寻求的人追求新奇、复杂、变化和有刺激性的经验,他们更可能是高速驾车者、使用毒品者、嗜酒者、追求高刺激性运动者(如滑雪)和反社会行为者、军事行动中的先锋者。他们比低感觉寻求者追求更多的性经验和性反应,对友谊更不容易满足、欣赏更具刺激效果的图画、更易被表现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所吸引。低感觉寻求者更喜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然而,高感觉寻求者并不总是追求高刺激强度(不仅表现为量,还表现为质)的经验,有时也寻求冥思和感觉移除(Zuckerman,Schultz and Hopkins,1967),但倾向于寻求新异的不同寻常的经验[12]。

Zuckerman认为感觉寻求的生理机制是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Zuckerman(1979)曾陈述过一个观点,后经Stein(1983)精确地表达后被称之为Zuckerman人格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要点是,以多巴胺作为递质的神经回路是激励动机的路径,去甲肾上腺素回路控制正强化的预期。因此,高水平的多巴胺应该促进活动和探索行为,而高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则有助于建立与环境互动或与他人交往的积极结果的预期。这两个结果都是“感觉寻求”的固有成分。而且,通过皮质的附属部分,活跃的边缘系统引起对新异刺激的警觉性和敏感性,并通过定向反应和唤起电位的增强得以表现。因此,感觉寻求者的行为是一种由生物决定的激励的表现[13]。Zuckerman还编制了问卷(sensation seeking scale)从四个分维度来测量感觉寻求:刺激和冒险寻求(thrill and adventure seeking)、经验寻求(experience seeking)、去抑制(disinhibition)和倦怠感(boredom susceptibility)。

3.4.2 Cloninger神经递质三维度人格模型

随着人格生理基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神经递质在人格形成中具有越来重要的作用。Cloninger(1993)提出的神经递质三维度人格模型是较为成熟的一种理论。她认为有三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分别对应三种人格特质:多巴胺—新奇寻求、血清素—伤害避免、去甲肾上腺素—奖赏依赖。低水平的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分别导致了新奇寻求(novelty seeking)、伤害避免(harm avoidance)、奖赏依赖(reward dependance)[14]。初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与Zuckerman的理论相反,但根据Cloninger的解释,他们的理论内涵是一致的。例如,人们追求新奇、激动和刺激是对低水平多巴胺的一种补偿行为。血清素与伤害避免、去甲肾上腺素与奖赏依赖的关系也是这样。Cloninger的理论也有助于解释酒精依赖症等精神病性行为。她认为,造成酒精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通过饮酒产生的新奇寻求的快感来补偿低水平的多巴胺,有的是为了缓解伤害避免带来的持续的压力和焦虑。

4 简评

综上所述,从生理角度来研究人格的形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探讨生理指标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Kretschmer和Sheldon的体型论属于这种途径的研究。 但这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例如,测量被试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看它们与用量表测得的神经质分值是否相关。如果发现心率与神经质分具有正相关,能否就此认为高心率导致了神经质呢?显然不能。另一个途径是把生理指标作为自变量,观察它的变化是否能带来人格的变化。本文介绍的后面七个理论就属于这种研究。这种途径显然比前一种途径更有说服力,因而代表了此领域的研究方向。

但以上各个理论之间还明显存在着交叉、甚至矛盾之处,例如,Eysenck的外向性和Zuckerman的高感觉寻求就存在着交叉,Cloninger和Zuckerman的神经递质研究结果也不太一致。因此,有关人格的生理基础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予以整合和澄清。

标签:;  ;  ;  ;  

人格生理基础研究综述_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