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工作关系着其他工程及环境问题,虽然现阶段相关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部分单位不重视水文地质导致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现象发生。因此,本文从水文地质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水文地质的危害,并提出一定预防做好水文地质的防护工作,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具体应用
1前言
水文地质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物质都会引起水质污染;同时,由于工业生产对地下水的超采,造成泉水断流,农业漫灌引起的土地盐碱化。这些都是水文地质环境被破环引发的环境问题,更有可能会引发多种地质灾害,要保护环境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保护好水文地质环境。
2水文地质特征
水文地质的地形是根据地下水的分布与流向,根据其岩石、泥浆等地理面貌,水流流动、运动、完成补给的过程。水文地质的特征也是决定了其危害程度、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等。其特征具体如下:第一,水文地质拥有一定的边界类型与构造组合,没有相关地形的支持水文地质无法有效形成,其勘察工作也无法进行。第二,水文地质拥有一定的容积与内部组合,没有容积则地下水不能够较好地留存。第三,水文地质的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拥有在空间内能量转换的能力,包括势能转换为动能等多个能量转换的方式。第四,水文地质必须拥有一套自身的代谢系统,保证其内部的水量循环,也只有依靠水体循环,才能支撑起水文地质的运动过程。第五,水文地质通常来说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水文地质间互相具有联系。因此其勘察工作可从一块水文区域至另一块区域,确保整个工作的完整性。
3对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研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地质方面: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坏,并且某些破坏已经超出了大自然自愈的能力,而且这种破坏不仅仅单纯会影响环境,其带来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想象,经济发展、居住者的健康问题、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由于环境破坏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故而,在当今社会如何能够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环境保护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要达到两者并存,这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对各个地区环境地质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环境允许的范畴之内进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依托于当地的环境,再进一步细化也就说明经济发展必须做到环境地质进行长期研究和积淀。
水文地质方面:众所周知,在国际社会上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国土面积也十分广阔,不过,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我国如此辽阔的地域之上,很多地方都是干旱、半干旱区域所以水资源在对于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当前在我国对于水资源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小步的成功,例如宣传节约用水,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等已经将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灌输到人民群众的习惯之中,可对于这一小步的成功而言,水资源还存在另外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大范围丢弃导致一方水质的严重破坏,过度的,不合理的进行水资源的开采导致本就短缺的水资源的越发匮乏,森林植被的大范围砍伐,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等,所以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需要重点考虑。
而如何进行考虑这些问题便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与上文所提到的环境地质一致,若果这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依托水文地质进行规划,发展,保护势必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可以做到经济与水资源维护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水文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4.1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关策略
由于水文地质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国家颁布了专项的标准与指标,指导相关单位的作业。因此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对其进行学习,在工程开展前,聘用专业的人才对其土壤结构、地下水位分部进行勘察,并依据国家标准和方案制定施工方案。
4.2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
为了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地区的矿产资源,进一步降低对水文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开采人员要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了解是行动的基础和保障,开采人员除了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拥有一定理论基础,也要深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期环境和气候,根据环境以及地貌和地质构造的特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保护和开发方案。根据不同的废渣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和处置方案,变废为宝,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尾矿库和临时弃渣堆放做好地质灾害评估,在灾害多发地点,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灾害发生后,制定科学合理的灾害治理方案;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敏感脆弱,因而也要制定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的制度。
4.3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水文地质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被恢复,因而相比治理更为重要的是预防,而采取治理保证金制度则是预防矿山水文环境遭到破坏的有效措施,“治理保证金制度”顾名思义是指采矿权人在采矿的过程中为破坏的矿山环境缴纳相应的保证资金,保证金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使其采矿权人形成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行保护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治理义务,在治理方面,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组织专人进行治理,加大治理力度,改善矿山水文地质环境,进而改善整个生态系统。
4.4提高对水文与水资源的重视程度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水文资源,才能使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得以真正的落实。实践证明,只有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才能成为人类的依靠,帮助人类更好的发展。因而地区水文地质环境要想更好的发展,首先需要人们从思想上重视水文资源,明白水文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要优化水资源的内部结构,最后要针对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建立一套适合地区的水文预警机制,尽早的知晓和预防各种危害灾难,减少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4.5做好动态监控的工作
水文地质的危害是长期性的,因此在工程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对地质的变化实施动态的监控,以防水文地质对建筑或土壤产生一定的负作用。其次,即使工程竣工,也应当对其开展长期性的检测,确保水文地质的稳定与对土壤的作用。需要定期展开一定的地质沉降程度的勘察,防止因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可能安全隐患。
5结束语
水文地质是不可避免的地理客观因素之一,尽管其地下水系统带来给予生态环境一定的帮助,但如果没有加以合理的监测,水文地质会带来较大的环境与地理的负面影响。虽然保护水文地质环境这一任务十分艰巨,然而只要我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在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之后,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对水文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总有一天能够改善矿山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而改善整个生态系统,带动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峰.水文地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
[2]于志刚.水文地质情况对于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的探索[J].世界有色金属,2016(11)
[3]雷雨菱,陈岭.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
[4]付强,秦福锋.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J].企业导报,2015(07)
[5]李佳奇.谈强化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15)
[6]徐宁 王硕 王红.强化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J].科技与创新,2014(15)
论文作者:周红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地质论文; 水文论文; 水资源论文; 地区论文; 矿山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