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论文_王建恩

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论文_王建恩

内黄县城乡规划管理局 河南省安阳市 456300

摘要: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城乡生态规划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城乡的生态规划不仅要考虑到城乡生态环境的现状,还需综合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城乡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着眼于解决当下城乡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问题,实现城乡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相互关系

引言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作,必须让各地政府从根本上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及重要意义,完善环保相关部门管理体系,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1城乡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城乡规划中既要注重经济社会效益,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而谈就是要坚持以下原则。

1.1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相互结合

在我国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城乡规划用地往往是以目标人口总量和人均用地指标为衡量标准予以确定。然而,地方政府多从经济增速和政绩角度出发,急于通过扩大城乡规模获取更多 GDP 增长,这使得城乡用地规模越来越大,固定的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城乡规模是有限制的,当城乡规模发展到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时,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便随之爆发。因此,城乡规划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量,二者要相互结合。

1.2生态环境保护要遵循城乡规划规则

根据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满足对生态环境方面的编制要求,生态环境规划要和城乡区域统筹,体现城乡一体的生态规则。生态环境规划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有效发挥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功能,解决城乡发展中出现的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土壤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1.3 社会性原则

城乡的环境和人之间组成了社会,城乡的生态规划必然会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乡生态规划时要从城乡的整体出发,全面地考虑社会环境的要求,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机制,同时将生态建设的理念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全社会合作共治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建设成果全民共享。

2我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现状

“环境保护 ”是当今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调查显示,现今社会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使绿色草原变成荒漠,河流湖泊遭到污染,地下水污染及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 针对城乡生态环境现状,我国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禁止焚烧秸秆,禁止私自占用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及林地,科学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建立天然防护林等。 但是这些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具体原因如下:

2.1 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机构的不健全

由于农村及城镇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城乡生态管理理念陈旧,没有建立健全相关机构,导致城乡生态环境规划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不仅没有相互合作,而是相互推诿责任,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实施和推行,严重阻碍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思想落实不到位

很多城乡政府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城乡工程建设上,

建造了大量的城乡广场、人造自然景观,不仅耗时耗力,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3城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自身效能低下

由于各地方政府长期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导致我国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即便采取修复措施进行治理,也无济于事,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仍旧十分缓慢。

2.4 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经调查显示,很多城乡地区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 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措施在运行过程中偏离方向,出现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3解决和修复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①优化城乡生态资源能源配置,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及破坏者、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权力、利益、责任不统一,保护者不能有所回报、受害人不能有所补偿。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根据生态区域分类指导原则,推行国家重点补贴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项目;部分企业开发重要生态功能区征收生态补偿金,专项用于修复和保护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对重要生态项目给予政策、制度、资金上的大力支持。②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加强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 社会各方的协调配合工作,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严格执法、依法办事,追究责任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建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整合城乡生态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推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3.2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城乡是所有市民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城乡的良好生活环境需要全体市民来维护。因此要把环保理念充分传达给全体市民,发发动广大市民投入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

3.3 科学规划利用土地

土地是人类的生存空间,在城乡规划中要尽量少开发自然生态环境,尽量退耕还林,对工厂位置及交通线路要科学规划,做到既要搞好生产不影响群众生活,又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结束语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只有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针对这一重点问题,我国城乡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的核心工作,根据不同城乡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文梅.生态涵养发展背景下的万州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2]许泽宏,程晓丹,周明罗,郭宗锋.“反规划”理论在城乡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2:181-183.

[3]王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以山南地区错那县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3:201-203.

[4]赖锦秀.论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J].民营科技,2016,09:209.

[5]“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J].环境经济,2016,ZA:10-45.

论文作者:王建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论文_王建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