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冲突中强化“10个一”是“1个十”——“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认知论文,冲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师: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靠打猎为生.有一天,一位猎人捉到了几只小兔子.
1.数3只小兔
(课件出示图片:3只小兔)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兔?
师: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猎人为了把兔子的数量记录下来,就摆出了3个小石子来代表3只小兔.
(课件动画出示3个石子)
2.数8个石子
(课件出示图片,如图)
提问:看看猎人第二天摆出的石子,你能看出这次他捉到了几只小兔吗?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
3.数15个石子
(课件出示图片,如图)
师:这回太多了,一眼看出来有点困难,请你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
师:要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我们就要数一数.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数.
(一个一个地数)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故事情境,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摆出3个小石子,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多少.摆出8个小石子时,学生也能马上点数出数量.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当摆出15个石子时,一眼看出是多少非常困难,这时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认真数一数.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当物体的数量较大时,不能一下看出是多少,一个一个地数又比较麻烦,为后面引出新的计数方法作铺垫.
二、体会10个一是1个十
1圈一圈
师:猎人只会用自己的十个手指头数数,这么多石子他有点数不过来了.请你帮帮他.提问:怎么摆石子,就能让猎人一下数出来呢?
生:先数出10个石子放一边,再数剩下的5个.
(生没有想出此办法可由教师给出)
教师说明:这时候来了一个聪明人,他数出10个小石子放在一堆,还圈了一个圈.
课件动画演示:
提问:他圈了几个石子?为什么这么圈?
生:因为猎人只会用10个手指数数,只能数到10,把10个放一起,剩下的再从1开始数.
师:你太聪明了,帮助猎人很快地数出了石子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怎样帮助只会用手指数数的猎人数出石子的数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能够想到每个人有10个手指,用手指数数只能数到10,进而想到把10个小石子放一起.这时通过聪明人的方法引发部分学生共鸣:可以把10个小石子放在一起,并通过圈一圈突出10个小石子是一个整体.这一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在数数时可以把10个作为一个整体,感受到这样数数的方便,初步感受十进制.
2.摆一摆
师:又过了一天,猎人捉到了12只小兔.这次请同学们出小棒替他摆一摆.要求:摆出12根小棒,看谁能摆得让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是12根.
摆法1:2根2根地摆.
摆法2:5根、5根、2根.
摆法3:10根、2根.
展示不同摆法,全班汇报交流.
(大多数学生摆出两堆:10根、2根)
师:把12根小棒分成10根、2根,一下就能看出是12.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在展示不同摆法后,通过对不同摆法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将12根小棒分成10根和2根这一摆法既简单又清晰,可以一眼就看出有12根小棒.由此活动引起更多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愿意把10当做一个整体.
3.捆一捆
师:把这10根小棒一根一根地放在手心里,边放边数.不多不少正好10根,这10根小棒叫做10个一.(板书:10个一)这10个兄弟现在就是一家人了,我们用皮筋把它们捆成1捆.这1捆小棒就是1个十.(板书:
1个十)够10根捆成1捆,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观看课件动画演示:10根小棒捆成1捆)
师:我们刚才数出了10根小棒,把它们捆成了1捆,10个一是1个十,多一根、少一根都不行.
设计意图:通过“捆一捆”这个动作,让学生体会到10个一是一个整体,接受并认可“10个一是1个十”.通过这个活动也使学生再次感受十进制,明确了在操作中够10根小棒就可以捆成1捆,为计算中“满十进一”作铺垫.
三、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
11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摆出11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又快又清楚.
全班交流汇报.(贴图)
师:1捆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12的组成
提问:添上1根小棒,现在是多少了?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12?
(板书: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15的组成
带领学生1根1根地添小棒,添至15根.提问: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15?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9的组成
请大家快速摆出19根小棒.提问:你是怎么摆的?又添上了几根?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19?19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0的组成
提问:老师再添上1根是……
(老师指平台上的1捆)提问:这不只有1个十吗?你们怎么说是20呢?
师:又够10根了,又要捆1捆.提问:现在是几1个十了?
教师说明:2个十合起来是20.(板书:2个十合起来是20)
拓展延伸
提问:3个十是多少?6个十呢?以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11、12的组成是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数的组成,并能用规范语言说出11、1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之后一根一根地添小棒,添到15再次练习数的组成,并通过一正一反两个设问对15的组成加以巩固理解.然后直接到19,让学生直接摆出19根小棒,学生可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也可以直接添上4根,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作铺垫.最后通过老师添小棒这一动作引领学生思考“另一个十在哪儿”,让学生体会够10根又要捆1捆,再次深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对20的组成的教学水到渠成.
四、联系生活,强化“十”无处不在
师:看图,谁能快速说出这些物品的数量.
课件出示图片:
铅笔(11根):
书(13本):
球(15个):
珠子(20个):
教师说明: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10支笔捆1捆,10本书包1包,10个球装1盒,10个珠子串1串.它们都是1个十.
五、数数游戏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20.
2.一个一个地数,从8数到12.
3.一个一个地数,从19倒着数到14.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20.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复习20以内的数,并练习正数、倒数、拐弯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等.
六、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摘星游戏
出示图片:
(1)看图说出五星后面藏着的数
(2)从10读到20,从20读回10
教师:尺子图上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2.“数娃娃”游戏
(1)点名(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号码为0~20)
教师点名:比14小的数起立.比14小1的数起立.比15大的数起立.13和16之间的数起立.
(2)猜数
师:老师手中的数,在10和20之间,离10比较近.提问:你们猜猜是多少?猜15行吗?能是18、19吗?
教师:再给大家一个信息,我这个数比10大2.
设计意图:通过看尺子图重点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同时感受尺子上越往右数越大,渗透数轴的直观模型.通过“数娃娃”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20以内数的大小.在点名、猜数的游戏中,通过给定的条件和信息,逐步缩小范围,逼近目标.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七、序数:上台阶赢大奖
课件出示图片,动画演示.
提问:小男孩上到了第几个台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猎人也受到了启发,他又想到了一个新办法.你看,他这样表示15只兔子.
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你能看懂他的意思吗?1个大石块表示什么意思?
标签:课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