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训[1]2003年在《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中国电子政务的实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电子政务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提出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研究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的研究,结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的有效管理,使政府的各项监管工作更加严密、有效,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中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将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面向公众,注重政务公开和对公众的服务。 第叁章研究了电子政务实施的必要性,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促进政府机构改革,解决传统政府金字塔结构情况下存在的信息流动障碍,促进政府结构扁平化,改善政府决策水平和形象,减少数字鸿沟。 第四章研究了电子政务的模式,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是整合资源,改善服务和政府决策水平,降低成本;论文对电子政务的应用作了分析,分析了实施电子政务需要采用的技术框架、应用到的技术和设计建设思路。 第五章研究了电子政务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了电子政务实施的环境,研究了电子政务实施中要注意的11个问题,论述了电子政务的实施必须要符合国情,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应用设计上要讲求实用,注意软硬件的配套建设,根据需要分步实施;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的保密,注重培训,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必须要建立必要的运作标准和考核制度,步步为营,控制使用者对电子政务实施后的心理期望,保证使用者满意;为了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实施,可以引入市场化,解决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维护问题。论文探讨了项目管理在电子政务实施中的应用,最后对电子政务的风险进行了剖析。
孙宝文, 王天梅[2]2012年在《电子政务治理:理论溯源及理论框架界定》文中认为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复杂阶段,出现诸多管理上的典型病症,对其实施过程展开治理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IT治理理论为研究背景,结合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钻石模型、技术执行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关键性管理问题,提出并界定了电子政务治理的概念及其关键要素,构建了电子政务治理理论的理论研究框架。
王天梅, 孙宝文[3]2010年在《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钻石模型、技术执行框架、IT治理等研究成果,讨论了电子政务治理对电子政务实施成效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建立了电子政务实施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并采用调查研究法、SEM数据分析技术及LISREL8.80软件工具,对171个来自于中国政府信息管理部门的有效样本进行了分析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政务治理能力作为对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变量,与环境的就绪程度和组织的支持程度一样,对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
吴义辉[4]2011年在《河南省电子政务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组织部门在各类政务活动中全面运用现在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设备,实现政府管理社会和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团体等对象提供服务的一种综合政务活动。这种新型的政务活动打破了传统政务活动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外部骨干传输网络为用户提供包含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等方面的综合核心业务,这种服务以其快捷、透明、公平、廉洁等新特点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所普遍接受。电子政务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在全球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随着各国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加大,电子政务在全球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概括地讲,电子政务的前期发展基本达到或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核心系统建设相对完善,改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形式,使各级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对比较良好。我国最早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于1985年,以国家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标志,90年代起开始蓬勃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取得了显着的建设效果。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重要行业系统网站建设和各科应用系统的建设等方面。目前,电子政务在国内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电子政务系统已趋于完善,基础通信网络和应用系统功能强大,接入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各类保障体系建设也趋于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也逐步形成和成熟。河南省地处中原,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地理位置特殊,农业为我省的主导产业,属于经济不够发达地区之一,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实施的关键地区,其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对其他省市有可借鉴和参考的意义和价值,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的总体水平。河南省电子政务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河南省信息化条例》和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颁布是我省的电子政务建设步入正轨,我省利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时间,基本完成了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综合业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类应用系统和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也有很大进展,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保障机制的建设也逐步形成,这使得电子政务在我省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我省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比如:人口第一、经济欠发达等,与国内不发达的省市一样距离国家的规划标准和发达省市有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电子政务的重视和投入不够、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不够科学,资源整合不够,重复建设严重、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不高,各种保障不够完善等方面,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省电子政务的实施,成为了发展瓶颈,影响了河南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阻碍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介绍了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入手,分析了电子政务在国外、国内的建设现状,重点剖析了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等方面内容,对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全面的实例分析,最后给出了河南省电子政府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对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有所贡献。
王天梅, 孙宝文, 章宁, 涂艳[5]2013年在《IT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建立了IT治理绩效影响因素模型,采用143个来自于中国政府信息管理部门的有效样本,进行模型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交付的有效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价电子政务实施项目的 IT治理绩效,同时,由于IT治理的结构安排、认知程度、沟通机制对电子政务实施项目治理绩效的3个方面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因而,在不同程度上显着影响电子政务实施项目的 IT治理绩效。
汪向东[6]2009年在《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中国政府信息化大致经历了单机应用阶段的"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及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和现阶段"应用主导"叁大发展阶段;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电子政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电子政务能力、应用及其实际绩效之间存在矛盾,电子政务出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新的政策导向;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展望了下一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电子政务进入阶段转换期,并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的阶段定位、未来走向和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
赵豪迈[7]2006年在《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政府建模作为整个电子政务研究的基础和依据,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政府管理和运行方式,从而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和设计依据,并为现行政府向电子政府的顺利转型提供思路。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和政府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世界政府变革思想和潮流,以及对中国政府改革过程的回顾和展望,了解政府目前所处的变革中的环境。但这些定性的认识不足以使我们认识政府,我们需要更为详细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我们认识政府。这个工具和方法就是政府模型和建模方法。信息系统建模和企业建模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建模方法学和建模工具,以建立适合于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的建模方法学,为目前尚不太成熟的政府建模提供帮助和借鉴。 本文提出了政府建模的目的和范围,并对政府建模所涉及的因素和政府模型简况进行了论述。界定了政府模型和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模型的研究范围。对政府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不同的政府建模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政府再造的集成化政府建模方法学。第一次建立了由政府分析层面的叁个域、模型描述层面的叁个维、基于政府再造的建模框架、仿真分析系统以及以UML为主的随需应变的灵活建模方法。对政府建模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描述了理想政府的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信息模型和理想政府模型总体概念框架,并参照理想政府模型,与现行政府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现行政府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未来政府变革的目标模型——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模型提供依据。 本文分析了如何从现行政府模型过渡到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模型,提出了政府模型的过渡和演变模型以及从现行政府模型向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模型过渡的必要性、关键因素、实施策略。论述了电子政务总体目标模型和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和技术实现模型。论述了电子政务对现行政府模型的改善,描述了电子政务中的政府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在业务流程模型中提出了界面事件这一概念,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有特殊意义。 本文对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实施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政府转型提供思路。
倪炯[8]2004年在《移动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电子政务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重视,但相对于电子政务整体的技术、应用研究和现实发展而言,移动电子政务作为新兴的电子政务业务运营模式和技术实现形式,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目的就在于对移动电子政务的内涵、应用价值和中国发展移动电子政务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为我国移动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相关的深入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全文从剖析移动电子政务的内涵开始,通过比较分析国际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等方面内容,概括了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市场和相关的研究背景和基础,并通过最近几年移动电子政务“被忽视”的原因分析,探讨了移动电子政务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技术、应用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全文分析的重点在于移动电子政务发展及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实施策略。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国信息化发展现实和发展相关产业等角度,全面分析了建设移动电子政务的价值所在。对于移动电子政务实施策略的分析则主要关注业务定位、网络规划和技术实现方式、实施模式和具体应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浙江省移动电子政务应用的建设策略。 全文分析的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移动电子政务的战略定位和整体的建设与规划原则。
汪向东, Ernest, J·, Wilson[9]2005年在《中国“以电子政务拉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再评估》文中认为电子政务是中国信息化战略的重中之重,但其实际发展与预期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本文以中国“以电子政务拉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为研究重点,把这一政策放在中国信息化历史中加以考察,分析中国信息化新阶段ICT市场的新变化和新挑战,针对电子政务实践与预期间的差距,对该政策提出我们的看法。
王劲松[10]2005年在《湖北省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实施研究》文中提出电子政务建设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本文试图结合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化建设要求,从湖北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首先研究了湖北省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了湖北省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原则、领域划分、应用系统结构、安全生产应用系统共享平台、安全生产电子政务数据挖掘、安全系统等问题。其次,在湖北省安全生产电子政务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职能和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提出实施方案。建立湖北省省安全生产专网系统,重点要实现局机关各处室、各市州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加速实现公文流转、信息网上传输和交换,以及行政管理网络化运行,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异地同步办公、远程指挥,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政务管理效率。以政府网站为基础,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建立省、市(地)二级“简单、实用、重点突出”的政府门户网站。并希望通过此,促进我省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研究[D]. 陈乃训.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电子政务治理:理论溯源及理论框架界定[J]. 孙宝文, 王天梅. 经济管理. 2012
[3]. 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王天梅, 孙宝文. 经济管理. 2010
[4]. 河南省电子政务实施研究[D]. 吴义辉. 郑州大学. 2011
[5]. IT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实证研究[J]. 王天梅, 孙宝文, 章宁, 涂艳. 管理评论. 2013
[6]. 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 汪向东. 电子政务. 2009
[7]. 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D]. 赵豪迈. 同济大学. 2006
[8]. 移动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 倪炯. 浙江大学. 2004
[9]. 中国“以电子政务拉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再评估[J]. 汪向东, Ernest, J·, Wilson.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0]. 湖北省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实施研究[D]. 王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标签: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电子政务论文; 建模软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