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就“下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作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报道,湖北省沙洋县在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中,先后让23名不作为的科级干部“下课”。其中,12名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2名干部予以降级、降职;9名干部予以免职。他们的工资、补贴等各种待遇也随之下降。这种不作为就“下课”、要想有位必作为的用人导向,有利于激活干部人才队伍,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每一位干部,无论职务高低,其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如何,既直接关系能否开创工作新局面,更事关百姓的祸福、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先哲们告诫为官者要“在其位谋其政”,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黎民。如果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尽其责,不管其事,没有作为,迟早会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中国共产党人以“三个代表”为己任,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优秀的共产党员焦裕禄、郑培民、任长霞、马祖光等,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和褒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位有作为,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然而,时下仍有一些人奉行“无过便是功”的信条。他们只求安稳,不思进取,有的甚至无所事事,用“混”字打发日子,用“推”字对待工作,用“拖”字处理问题。这种在位无作为的人,不仅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而且污染了官场风气,贻误现代化大业,将其从官位上“请”下来,实是民心之所向。为小康大业之计,为竞争取胜之计,为人民幸福之计,我们都应像湖北省沙阳县那样,果断地对不作为者采取“下课”措施,让有作为者披挂上阵,那工作的局面就一定会活起来、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