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作用评价论文_李亚兰

(甘肃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平凉 7443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关键词】康复护理;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51-02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是由于虫媒病毒、常见传染病病毒等病毒侵染所引起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由于病毒的多样性,导致全年都可能感染,危害小儿健康[1]。重症病毒性脑炎常发于儿童中,由于病发急、病情险等特性,导致了患儿难以获得及时治疗,容易产生后遗症和危害生命安全。本次研究探讨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治疗后,施加康复护理的作用,评价其对患儿的护理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进行研究,使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别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1例,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2.12)岁,病程在,2~6天之间,平均病程为(3.11±0.67)天。实验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在1~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7±1.19)岁;病程在2~5天之间,平均病程为(2.66±0.12)天。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期间,给所有患儿进行相同的对症治疗方式,保持一致性。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即常规地用药指导、身体检测、生活照顾。而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进行康复护理,如:(1)针对患儿具体症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对患儿病况进行评估,防止患儿病情恶化。对患儿病发症状例如发热、惊吓等进行治疗处理,护理人员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或调节环境的方式,帮助患儿缓解病发痛苦。针对容易受到惊吓的患儿,安排安静祥和的病房减少突发性事件对患儿的干扰,在紧急的情况下,给予患儿镇静药物[2]。针对患儿一直高烧不退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调低病房温度和物理降温方式,维持患儿一个较好的身体状态。(2)患儿病情平稳后,引导患儿进行肢体的康复性锻炼。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儿体征反应,待确定患儿病情有所缓解,可以试着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训练,从而提升患儿自我恢复意识,唤醒患儿机体自我恢复的本能。例如:在患儿意识清醒,可以应对外界情况,接受信息是,陪伴鼓励患儿进行诸如散步、唱歌、写字等运动,促进患儿恢复速度。(3)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患儿语言能力,加大患儿与外界沟通力度,帮助患儿提升认知能力,走出病症影响。护理人员利用儿歌、朗诵、语言游戏等方式提供患儿说话交谈的机会,锻炼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消除因疾病带来的认知障碍,鼓励患儿积极接触外界的人和物,促进患儿恢复健康[3]。(4)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儿走出困境。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家人和护理人员应不断和患儿进行友好的交流沟通,交流患儿感兴趣的事物,并且时刻陪伴鼓励患儿,提升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帮助患儿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患儿恢复健康[4]。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儿进行同等治疗后,进行不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征恢复情况可得: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体征的恢复情况(x-±s)

 

3.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发病时间较短,患者感染途径较多,治疗不理想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大,是常见于儿童的一种感染中枢神经的疾病。虽然重症病毒性脑炎拥有发病急促、病情险峻的不良特点,但是它确实属于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完全康复的疾病类型。现今医学已经研究出多种治疗方法,只要配合有效护理,可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对进行治疗的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在给予患儿病情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如:患儿生命体征护理、肢体运动训练、语言障碍消除、心理指导等,根据患儿病情和身体恢复状况,施加对应的护理干预,促进患儿恢复健康。在医师的指导下,护理人员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叮嘱并协助患儿家属按计划实行,适时调整计划,以期到达加快患儿康复速度的目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患儿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可以加快患儿恢复速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致残率。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进行康复护理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孔丹,景钰,陈娜.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300-2301.

[2]雷永君.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双足与保健,2017,26(11):50-51.

[3]程锦华.5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4):618-619.

[4]王素珍.探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19-2620.

[5]杨玲玉.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6):178-179.

论文作者:李亚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作用评价论文_李亚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