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迈入新时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新时期论文,内地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进入后过渡期之后,随着主权即将回归,内地与香港未来的经济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其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的规定,从1997年7月1日零时起,香港的主权即由英国政府交还中国政府,并由中国政府把香港的管治权,交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时,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之后,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是一个单独关税区和自由港,并且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的“自治”权,它的“单独关税区”地位和自由港政策,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九七”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将呈现新的特点。
两地在经济领域的交往,仍应按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划和惯例运作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仍实行各自不同的经贸管理体制和政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贸管理体制和政策,由特区政府自行制定;内地的经贸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不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性质,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国家主体部分与其单独关税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应视同对外经贸关系处理;两地经贸往来,应遵循国际经贸活动的规划和惯例。内地与香港的贸易,仍视同对外贸易;金融业务往来,仍视为国际金融业务往来;两地的海运航线,为实行特殊管理的国内航线,往来船舶应视同外贸船舶;港商在内地的投资,将继续视为外资,并可继续享受我国给予外资的各项政策优惠,得到外商所享有的投资保护,当发生经济纠纷时,也将按国际惯例办理,适用我国涉外仲裁的规定;中资在港的企业和机构,不享有任何特权,而应依照当地法律经营,并接受当地主管部门的监督。总之,“九七”后,不能把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视为一般的国内经济关系,而仍然应该和现在一样,视为涉外经济关系,严格按照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则和惯例办事。
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将更加密切,两地的经济互补互促作用将更为显著
香港长期以来是内地通向世界的重要转口港,内地是香港的最大贸易伙伴。但50年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我们的闭关锁国政策,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量急速下降,1960年降为香港对外贸易伙伴的第2位,1962年更降至第4位。尤其是港产品对大陆的出口,1955年只有1.82亿港元,是港产品的第5位出口国;1969年剩下700万港元,只占港产品总出口值的0.1%,跌至第73位!转口贸易方面,1959年转口量退为经港转口国家和地区的第3位,1969年更退至第20位,转口值剩0.3亿港元,占香港当年转口总量的1.1%。改革开放之后,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往来日趋活跃,贸易总量逐步增加。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前途的明朗化和内地经济的发展,两地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1984年,港产品对大陆的出口达112.83亿港元,成为港产品的第2大出口国,1993年增至635.55亿港元,超过美国,成为港产品的第1大出口国。转口方面,1979年中国经香港的转口值增至13.15亿港元,恢复到第6位;1980年增至80.44亿港元,占香港当年转口值的19.3%,跃居第1位;1988年增至958.98亿港元,去年更达到10204.35亿港元。而香港自中国大陆的进口货值,1967年以前均占它从各国进口货值的首位,1968年降至第2位,1982年才超过日本,恢复为第1位,达329.35亿港元,1995年更增至5394.8亿港元。所以,从1985年以来,中国稳居香港第1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九七”回归之后,尽管两地的贸易往来,仍应遵循涉外经济关系原则,但由于已是一个国家内的两个不同区域,加上必要时可以有一个适当的协调机构,能更方便地进行必要的协调,只要大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维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基本方针,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然日益增强,两地之间不仅在贸易方面会继续发展,而且在投资、信息、金融、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往和合作,也必将更加活跃。
从中港两地相互投资的情况看,近几年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港商在大陆的直接投资,已超过680亿美元。香港是大陆的最大投资来源地。据香港工商总会的调查,该会制造业会员,有71.3%已到中国大陆投资或拟到大陆投资,其会员在中国大陆的平均投资额达3030万港元。香港80%的纺织加工业、90%的玩具加工业和80%的皮革加工业,已进入内地,这就既促进了内地的工业化,也使港人能致力于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今年以来,港商对内地的投资仍有增无减,一些大的财团如长实、和黄等正逐步加大对内地的投资。最近,李嘉诚等香港大老板,决定斥资1.1亿美元,重新装修广州的中国大酒店,要把它建成超五星级酒店。中资在香港的投资,同样日益增加,现已超过100亿美元,中银、华润、招商局、中旅、中信、光大、中远等七大集团,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已崭露头角。中银于1994年5月1日起参与发行港币之后,今年首次担任了香港银行公会主席。中资日益成为促进香港稳定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
香港与内地,在要素市场上各俱优势。“九七”回归之后,香港的资金、信息、技术优势,与内地的资源、科研人才、劳力优势,将能更好结合、互补,从而促进两地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香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力量不足和资源缺乏;服务业现代化的发展,也深感人才不够(据统计,现在香港服务业就已欠缺5万名以上的技术人员)。而内地许多科研成果,却由于缺乏资金和信息不灵,未能转化为生产力;许多技术人才未能找到用武之地,而被闲置或用非所长;更有大量资源等待开放。“九七”之后,相信两地在这方面的优势,将能更好互补,两地的经济技术合作,将更有成效。
至于香港与内地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衔接,近几年通过中英双方的协商,已取得进展,“九七”之后,当能更好得到协调、解决。
香港作为中国大陆联结西方世界的桥梁作用将更为显著
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需要一座通向西方世界的桥梁,也需要一座让西方世界进入中国的桥梁。香港一直担当这个角色。中国需要它保持资本主义的特色。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这是唯一能使香港稳定繁荣的办法。这一政策50年不变。
西方世界看清了这一点,近年来到香港落户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加,现在已有76个国家和地区的4317间公司在香港登记,有1850个跨国企业在港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其中有700多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香港。全世界100家最大银行,已有85家在香港设立分行或办事处。许多跨国公司和大银行的触角,都伸向中国内地;许多企业的经营方针是“立足香港,进军大陆”。这就为内地通过香港,与外国财团建立联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发展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港中资,也已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扇面”,即立足香港,把触角伸向内地和海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建成集团化、国际化的现代企业的发展路向,以充分发挥香港的桥梁作用。从这一点出发,有条件的内地企业,相信会在“九七”回归前后,争取到香港建立切实能起作用的中资企业,挤身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令人高兴的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主权回归的迫近,香港的经济不但不是日趋萎缩,而且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不但新机场(赤角机场)、新货柜码头等基础设施在积极兴建,离岸贸易在急速发展(1994年已达6550亿港元,为本港产品出口值的3倍),而且本地生产总值也稳健增长。按当时市价计算,1991年本地生产总值为6685.12亿港元,增长14.8%,1992年7793.35亿港元,增长16.6%;1993年8874.64亿港元,增长13.8%;1994年10165.67亿港元,增长14.5%;1995年达到11113.91亿港元,增长9.3%。按人平均计算,这5年分别为116166港元、134102港元、151624港元、167712港元和179552港元。如果换算为美元,香港的人平本地生产总值,则从1991年的14893美元,增至1995年的23019美元,超过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从1982至1995年,香港的年人平本地生产总值,从82年的4715美元,增至23019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307美元;而从1991至1995年,则平均每年递增16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