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整体护理对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效果观察论文_宋良碧

(中和中心卫生院公卫科 四川资阳 641321)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整体护理对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05例产后1周内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护理,实验组进行社区整体护理。利用SAS、SDS量表评估两组产妇不同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AS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AS=0.58;PSDS=0.18),干预后,实验组SAS、SDS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整体护理对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

【关键词】社区;整体护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191-02

整体护理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它主张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1]。产褥期产妇的无论生理、心理都处于巨大变化之中,这段时间的对产妇的产后保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护理仅仅关注产妇机体和生殖器的功能恢复状态,较少关注产妇产后心理健康,使得产后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日益显著。本课题通过对实验组进行社区整体护理评估其对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社区2015年3月—2016年2月105例产后1周内产妇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53例,人均年龄26.2±5.6岁;对照组52例,平均年龄25.7±6.1岁。两组产妇均为正常妊娠,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产前未诊断任何精神心理疾病,具有良好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年龄、产次、孕次、受教育程度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一般常规健康护理,实验组产妇实行社区整体护理,并在实施干预前后均使用SDS和SAS对产妇心理健康进行评估。

1.2.1社区整体护理

1.2.1.1健康教育 通过一对一指导,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产后保健教育,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指导、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指导和常见异常症状如异常恶露、伤口感染、子宫复旧不全的观察与处理方法。

1.2.1.2心理护理 首先建立产妇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为产妇建立良好的情绪表达环境,给与悉心照顾与呵护。评估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科学指导与帮助。嘱咐产妇亲属及朋友给予产妇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帮助产妇减轻心理压力。此外,积极引导产妇学会自我护理和身心调节。

1.2.2心理评估工具 Zung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用于评估两组产妇在实施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SAS用于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共计20道题目,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50~59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用于产妇抑郁程度的自评,与SAS十分相似,共20道题,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63~72分、72分以上分别代表轻、中、重度抑郁。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以上统计均以 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焦虑状况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不同焦虑程度产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P=0.81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P=0.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比较两组患者SAS得分也可得到相同结果。干预前实验组SAS得分为54.98± 4.66,对照组得分53.92±3.27;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为47.93±3.58,对照组得分52.79±4.22。两组比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18,而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5×10-8。

3.讨论

产褥期产妇除了生理上各个器官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心理上也存在巨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常常容易导致产妇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创伤,影响产妇及其家庭的幸福。产后护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产妇身体上的护理,还需要对产妇给予更加全面的整体护理。社区整体护理是全面考虑到患者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会等多方面需求的护理模式,对于产褥期产妇这类特殊人群产后恢复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常规护理仅仅照顾到产妇生理需求,对产妇心理健康的帮助效果甚微。本研究发现,患者在产后多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常规护理条件下,产妇随着身体状态的恢复,抑郁和焦虑状态较前稍有缓解,但仍然存在多数产妇无法走出抑郁和焦虑,保持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在社区整体护理条件下的产后产妇,由于获得全面的健康教育,悉心的康复指导以及良好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其心理健康状态明显较前好转,其SAS和SDS评分基本可以恢复正常水平。

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重大改变意味着医务工作者已经从从单纯的重视病人的生活和疾病的发展转变为全面重视病人生物、心理、社会方面对人健康的影响[2]。整体护理应运而生,它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和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让病人在全方位整体护理下恢复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3]。本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干预后,实验组产妇SAS和SDS评分的提高也充分显示出了整体护理对促进产后产妇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社区整体护理投入低,效果好,能够全方位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与特色,在促进社区妇女产后心理健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Pace CC1,Spittle AJ2,Molesworth CM,et al. Evolutio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Parents of Very Preterm Infants During the Newborn Period[J].JAMA Pediatr.2016 Sep 1;170(9):863-70.

[2]毕珺,陈芳,冯琼,等.整体护理对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04):79-81.2015,(04):79-81.

[3] Stephens S,Ford E,Paudyal P,et al.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A Meta-Analysis[J].Ann Fam Med.2016 Sep;14(5):463-72.

论文作者:宋良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社区整体护理对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的效果观察论文_宋良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