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_世界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问题论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世界经济,我们最关心的是人均增长率,它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资源限制,二是人的行为。资源限制主要是土地、水源、能源、矿物原料等的限制;人的行为主要是政策、科技、从事经济活动的努力和人口状况等。对于环境,我们关心的是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它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决定世界环境的因素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的力量:二是人的行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经济活动。因此,无论研究世界经济还是世界环境都必然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能源、矿物原料、人口及粮食、技术和工业。所以,这些问题本文都要论及。

一、能源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也是世界经济的命脉所系。事实上,所有的生产过程都与能源的消费同时进行,因此能源消费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衡量二者关系的重要指标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

能源弹性系数=年平均能源消费增长率/年平均国民经济增长率

1973年前,工业化国家能源弹性系数等于1或稍小于1,1973年后,随着能源危机的爆发,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坚持奉行节能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消耗水平不变条件下的增长。目前,工业化国家的能源弹性系数平均为0.76,其中日本最低,仅为0.4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由此可见,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供应不足就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乞今为止,人们可以利用的能源大致上有十几种,然而真正对世界经济起决定作用的能源却只有几种,石油、煤炭、天然气是对世界经济起决定作用的能源。

根据1992年1月1日公布的统计数字,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9910亿桶,按1991年的开采量——每天5991.95万桶计算,已探明储量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耗尽。但是,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率的不是石油的开采年限,而是它的价格。廉价的石油会促进经济的增长,50年代和60年代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与石油价格的稳定低廉有直接关系。

决定石油价格的因素有几个:第一,需求量与供给量;第二,石油储量与替代能源的对比关系。决定这两个因素的最终力量是技术的进展:首先,如果节能技术有较快发展则会影响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油价;其次,替代能源的发展会压低油价。虽然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廉价的石油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经济必须学会适应高价能源的环境。今日世界经济的衰退与石油价格的高昂有很大关系,但从长远看,高价石油对世界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待于观察。

从环境方面考虑,石油的开采和加工有一系列环境影响。在陆地,为了提高产量,往含油层中大量注水,其中一些水带着油返回地面,形成乳浊剂,带油的排水会污染水道并危及水生物。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石油有5%是通过海洋运输的,对海洋的污染是很严重的。陆地的输油管线发生故障也相当危险。炼油厂是气、水排放大户,其中最主要的排放物是空载排出物——硫氧化物、有机化合物、氨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颗粒物质和液体排出物(含有各种化合物,其中最主要是油脂、酚、胺、旋浮物等)。

煤炭是支撑世界经济的第二大能源。全世界每年的消耗量约为35亿吨,按照已探明的6910亿吨煤当量计算,还可以开采近200年,估计的开采量(取总资源的50%)少开采1,000年以上。至于煤炭的价格,由于可以肯定,低价的能源时代一去不返了,其价格也一定是比较高昂的,至于每吨50~60美元的现行价格是否会持续下去,则有待于观察。

煤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相当大:采煤对水源有很大危害,水流经矿床,特别是富含硫化铁矿的煤和岩床,水将呈酸性,携带大量悬浮物,并会溶入大量金属离子和其它可溶物。粉尘对大气、地表水和土壤都有很大危害。

做为世界第三大能源天然气在能源总消耗量中占20%。据估计,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可开采近50年。天然气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比煤炭和石油要小得多,又鉴于它在能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本文对它的论述将从略。

另外几种能源如水电、核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在世界能源中所占比例均不大,其中相对重要的是水电和核能,它们分别占世界一次能源总量的7%和4%。其它能源所占比例几乎微不足道,近期甚至到下个世界都不可能有较大发展,而且它们有可能根本就不具备成为主导能源的条件。另外,上述能源无一例外地都对环境有所损害。

能源是世界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问题很明显,不可更新的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是有限的,廉价能源的时代结束了,必须使世界经济适于这种现实条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把发展当地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结合起来的混合型能源供应体系,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只有付出昂贵的代价,并相当及时地做好必要的新技术和工业上的准备,世界才能得到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因此大量的财政资源将转移到能源上,而留给其它用途的资金将大量减少,以至于世界总的经济增长将因能源价格高昂受到明显限制。对于环境来说,任何能源技术都上有一定的危害,权衡经济与环境,在适度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护环境,特别是消除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隐患,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矿物

六种矿物——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铝和铜——占世界矿物资源消耗量的2/3。全部矿物资源的总消耗量仅为世界经济生产总值的5%,其中有一半用于能源。然而矿物资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所表示的这个微小数字,它们提供了具有强度、能量、导电性、光亮度、耐腐蚀等这样一些性能的材料,否则世界经济将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世界经济对矿物的担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采量,二是价格。就开采量而言,除了被用做能源矿物因能量的释放而不能再用为能源外,矿物资源不会耗尽。因为人类所做的不过是分子的排列组合或位置移动。可以断定,人们为了进一步获取这些资源所付出的努力将越来越大。至于矿物的价格(能源除外),则看技术进展的情况:开采技术、冶炼技术的提高、节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价格下降,而应用领域的拓广则会抬升价格。就象人们不知道煤可以代替木柴之前煤不值钱一样,也正如冶炼技术落后时,铝的价格比黄金还贵一样。当然也可以说是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了价格而且,二者并不矛盾,可供给量取决于技术,虽然需求愿望可能是无限的,有效需求却是由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决定。

尽管各种矿藏的品位总的说来是越来越低的,然而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的价格仍在下降,特别是与制成品的价格对比更为不利的事实,说明矿物供应对世界经济而言是充足的。尽管这种价格还涉及到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及其它一些具体问题,但这些都不能推翻上述结论。

矿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极大,尤其是重金属矿和有毒非金属矿,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都有严重的毒化作用,并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无毒矿物对环境的危害则主要表现在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恶化,大气能见度下降以及使人体健康和生物生长受损。

三、人口、农业及生态

人口对世界经济有巨大的影响。然而不能用马尔萨斯的说法来解释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他的观点越来越变得让人难以信服了。

经过研究,可以肯定地说,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过了若干次演变:第一阶段,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是经济限制了人口。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就是这种状况。人口欲以其自然的特性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与低死亡率,人口急剧膨胀。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与低死亡率,人口处于静止状态。当前世界人口状况是: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第三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第二阶段。所以,所谓的世界人口问题,几乎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因此当前世界人口状况是失衡的:第一数量上的失衡,发达国家拥有世界80%的财富,而人口仅为世界人口的25%,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而只拥有世界财富的20%。第二,人口增长速度的失衡,总体看,高人口增长率与贫穷共存,尤其是萨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前者的人口增长率3%,后者接近3%。以至于这些国家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贸易条件恶化、外债累累、经济增长无力的今天,人口压力更加不堪忍受。

如果忽略各国的具体情况,而着眼于全世界与经济和粮食产量的增长率相比,人口的增长速度太快了。就世界资源状况而言,这样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也是令人忧虑的。据预测,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突破60亿在下个世纪会达到100亿,这就更让人担心了。

而世界粮食产量从80年代初便失去了增长的势头,人均粮食产量则从这一时期处于停滞了。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都处于停滞状态。那么,人口的增长将意味着人均占有量的下降。不仅如此,世界的鱼获量从1974年以来未见增长;世界肉类产量从1976年以来就停止上升了。因此,人类的食物来源越发让人忧虑。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的经济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恣意扩展,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是迅速而持久的,因为每一个人从一出生就需要不断地消耗各种资源。因此,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具有相当大的刚性。

耕地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单是由于人口的增长便使许多耕地转为它用,人口的增加绝对并相对地减少着耕地面积。在发达国家,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要占用大约0.15公顷土地。在发展中国家则可能占用少些,但城市也因此而非常拥挤。在耕地稀缺的发展中国家里,农村的扩展也占用许多耕地。大量耕地被占用之后,粮食生产受到了影响,而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就置生态于不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总地来看,世界各地可供开垦成耕地的荒地不多了,而且剩下来的多是需庞大投资的森林地带、草原地带,而这势必破坏生态平衡,与人口有关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还在继续进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继续必定还要占用大量土地;与人口激增有关的耕地沙化还在蔓延,这也是耕地减少的一个因素。世界现有耕地13.7亿公顷,而每年要损失500~700万公顷,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口的膨胀。

淡水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人口的增长对淡水的压力相当大。每一天人都不能离开淡水,同时工业、农业部门也要消耗大量淡水,然而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如果人类和淡水资源可以建立某种平衡的话,那么人口的持续增长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而要谋求新的平衡,除了稳定人口之外,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世界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约为1.05亿立方米/年,在人均耗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加意味着淡水将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目前全世界有几亿人得不到安全饮用水,而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究其原因,在于人口过多。

森林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森林在世界上却正在减少,以至于对气候产生了影响。主要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地砍伐森林,而迫使它们采取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的压力:第一,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燃料供应以木柴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砍伐大量森林;第二,出口木柴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外汇的重要手段;第三,由于人均耕地的减少,人们便用毁林开荒的办法扩大耕地面积,结果造成大量森林被毁。适度开发森林资源并不会使森林遭到破坏,而象上述那种过度毁林则将使地球上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目前世界的森林面积约为20多亿公顷,由于人口激增及附加原因,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1800—20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森林覆盖率一般以30%为警戒线,而今天,世界森林覆盖率已大大低于这个数字了。

庞大的世界人口显示出了其规模不经济性,人口数量与财富占有的不对等性,使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更趋严重。人口相对财富的数量大,则资本积累困难,人口素质不易得到普遍提高,至少不易兼顾。资本积累不足,必然导致投资不足,投资不足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难以扩大和改进,从而导致生产率低下和下一轮的贫穷;或者由于人口素质得不到改善,不能有效地运用新技术或扩大生产规模,无法从事创新活动,阻抑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发展中国家的双元结构恰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处境,使得它们更多地依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说明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粮食,需要生产工具,需要资本,而自己又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有机器设备,有雄厚的资本,结果必然不公平交易。

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它们每年都不得不为新增人口花去一大笔开支。然而这项开支却仅能使一部分人维持生存,根本谈不上教育和健康。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学校实行四步制,妇产医院里四个婴儿挤在一张床上,许多儿童进不了学校,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

人均经济增长率下降是世界性问题。在局部可能得不到这样的结论,但根据前文引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的数字,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这种下降不应简单地把它完全归罪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应认识到它至少是由人口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发展中国家看,有一些是经济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如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然而它们的人口增长率并不低。相比之下,南亚和非洲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人口增长率高达3%,而其经济却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有人口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然而就短期来看,起根本作用的是人口以外的因素。世界人均经济增长率下降这一事实从短期看也不是直接源于人口增长过快,然而人口状况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为什么人口迅速增长会使经济发展减慢?第一,使目前消费和获取未来较高消费所需投资这个棘手的抉择变得更加困难。经济增长需要投资——如果训练的人力稀缺而技术又有限的话,就更是如此了。如果消费已经很低了,象目前的许多低收入国,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来源就有限,人口快速增长使得用于提高人口素质的投资难于保证。第二,在很多国家中,人口的增加威胁着自然资源和人口之间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在那些全体居民主要依靠农业,而通过扩大耕地来增加生产的潜力又有限的地方——实际上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持续的大规模的人口增长迫使许多家庭继续处于贫困状态,这样的人口增加会造成过分使用用来保证后代福利的有限资源。第三,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伴随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调整工作难以管理,例如,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所导致的城市膨胀,产生了严重的管理问题——城市恶性化。在一些农业地区,持续而迅速的人口增长预示着对自然环境的长期损害,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人口迅速增长的代价是渐增的。目前出生的人越多,今后减慢人口增长的工作就越困难。人口政策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超前时间,其他的措施必须同时与之配合。

四、技术进步

技术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是与日俱增的。以至于成为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旦哪一国在技术上领先了,它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历史上的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推动的,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环境的改善。比如,信息技术,它不但引进了高效能的新材料,还节约了原料;电子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总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天技术无不对世界经济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不仅是高技术,还有一般性技术,它们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都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70年代以来,以开发高技术和建立高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取得了很大进展,自此人类开始向高科技时代迈进了。现代技术进步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航天技术为主要内容。主要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进入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的高效性,它的发展将对改变工业结构及至管理方式起着重大作用。

新材料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在高技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主要工业国都把新材料的研究放在了特殊重要的地位上。一般认为,新材料主要包括超导材料、高级陶瓷、工程塑料、纤维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优越性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些材料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大,超导材料还没有形成市场,若要在工业中广泛应用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突破。

生物技术对民办经济有重大意义,在未来的科技中处于核心地位。据美国预测,到2000年世界农产品增量的5%将通过推广生物技术及相关措施来获得。

技术进步给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使生产过程向低物耗、低排污、高效率、高产出的方向发展,这是解决环境问题而又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前面提到的工业国能源弹性系数的降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又如汽车,其尾气的排放标准愈来愈严格,这也是由于技术进步的缘故;在钢铁工业中,由于采用连续铸钢法,省去了把钢铸成钢锭和在精轧之前进行预碾等生产环节,用比以前少10~15%的粗钢就能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在纺织工业中,70年代初兴建的工厂,用水量比旧厂减少2/3,而采用先进的系统闭合技术还可以再减少2/3的耗水量。技术进步也为改善环境提供了方法,例如应用生物技术可以分解有机物、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使得用其他方法难以消除的污染得到处理。

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引起环境问题,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会对外层空间产生影响,但是关键是控制技术进步的消极影响,而不是阻止其发展。

五、重新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根据前文的论述,我们有必要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第一,环境恶化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把今天与历史各时期进行对比,可以肯定地认为,兼顾经济与环境是可能的。工业化国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改善可能有环境剥削的成分,但这无关宏旨,我们不能认为发达国家环境的改善是完全或主要地建立在对第三世界的剥削上,正象日本这样的国家,大量进口原料,比如木材,而本国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然而我们不能认为热带雨林的减少源于日本的进口,其实,出口国用养结合做得不好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然而并没有象非洲那样引起沙漠化。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是人们的行为决定了环境的发展方向和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人类能象利用自己的私有财产那样精心地利用自然赐予的一切,则经济的发展不会招致环境的恶化。

第二,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可以相互协调。人类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事业永无止境,将二者协调起来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过去的经验证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虽然困难,却并非不可能。世界各国对水污染、煤烟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证明了这一点。而取得这种成效一般不需要对企业的规模、产品等进行限制,只要对其排污进行严格控制就能见效。并且此种做法往往能促进利用率的提高,因此环境投资可以有正效益,只要指标合理。除去大气中最后几个有害粒子所需的费用是极其高昂的,但若是合理地对污染进行控制,使环境质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则并不会妨碍经济的发展。例如,运用污水处理技术有时可以回收贵金属,以至于一年就可以收回设备投资;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产,而不会加重土地的负荷。

第三,实现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途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最直接手段是技术:大气质量的长度改善有待于燃烧技术、回收技术和其他化工技术的突破。发达国有家源弹性系数的下降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的彻底改善也有待于技术的发展。环境恶化不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而是低消耗高产出技术不足的必然结果。政策是协调环境与经济的最有效手段。单靠技术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正确的政策。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它既可以被用来造福,也可以被用来为害。在任何技术条件下,政策对经济和环境都有重大作用:在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时,采用适宜的政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兼顾环境的改善,采用适宜的政策对产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规划,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这就是为什么同是发展中国家而发展速度不同,同是发达国家情况也不一样的最好解释。正确的能源政策能减轻石油危机的消极影响,好的人口政策会使人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向适宜人口过渡。在控制人口方面,最好例子是中国,由于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降到了1%多一点。市场在环境上具有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单靠自由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在环保资金的落实上,所以政策是决不可缺少的。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与政府政策有直接关系。例如巴西的热带雨林,当政府鼓励居民伐木时,森林就迅速地减少;当政府限制伐木时,森林就得到保护。

第四,国际合作监督的作用。由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就需要国际合作。事实上,象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温室效应这类全球性问题,离开了国际合作几乎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例如,前苏联的核事故会使邻国受害,日本向海洋中排污会给中国带来危害,北方的工业污染会命名南方受酸雨之苦。对世界经济而言,南北合作尤其重要,南北差距的拉大对世界经济和环境都有不利影响。目前,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其总收入只占全球收入的15%,发达国家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增加到47个。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突破1.33亿美元,许多国家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使经济发展严重受阻。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矛盾: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发展优先,而发达国家则要求发展中国家以环境政策指导经济发展;在资金上,据估计,每年用于保护地球和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至少需要1250亿美元,但发达国家除了提供550亿美元的政策开发援助外,其余则不愿承担;在环保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占有明显优势,然而它们却不愿把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在环境责任上,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排放有害气体占全球的65%,消耗世界80%的原料,对全球环境负有主要责任,因此有义务和责任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发达国家则表示反对。

所以,对于全球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是十分必要的。正因如此,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及关于森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明确了责任,开辟了资金渠道。会议认为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承担部分资金,发展中国家也负有一定责任,发展中国家所需的6000亿美元环境与发展资金,发达国家出1250亿,其余由发展中国家自己解决。至此,通过国际合作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基本初步形成了。

六、结论和建议

世界发展和环境的形势很严峻,但不悲观,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可能的。能源危机可以通过降低能耗和发展替代能源来解决。根据前面的论述,石油的年消耗量将稳定在当前的水平上,因此石油的使用年限估计不会少于40年;煤炭的开采可以维持100年以上,给替代能源开发提供了时间;天然气的消耗量也将稳定下来;其他形式的能源将会有所发展,尤其是核能和太阳能。与时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和管理的加强,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会趋小。其他矿物资源并不存在耗尽的问题,可能的情况是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将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节约和回收利用方法的开发,将使矿物消耗量趋小,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以上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目前高增长率的国家能否采取有力措施。按目前的人口增势;世界人口将在下世纪初突破80亿,如果粮食产量没有大幅度提高,人类将会面临困境。如果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过度开垦林地和草原,将会使气候恶化,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看来解决粮食问题不能寄希望于扩大耕地,而且还考虑由于人口增长而使耕地减少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控制人口的增长,其次是发展增产技术。技术进步是人类美好未来的基础。如果不能取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则无论如何人类未来的前景都是非常暗淡的。没有技术进步,则能源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一切有关发展与环境的问题都将难以解决。

在向持续发展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时间,因为我们处在一个转折期,转变的方针需要及早制定,并且应在下世纪初取得相当的成果,特别是能源、粮食上的成果。能源转变要在石油耗尽前取得,要使粮食产量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要尽快扭转森林减少、土地蜕化、气候异常的局面。其中粮食的问题最急迫,从前面列举的数字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个出现世界性粮食减产,都将有许多人被饿死,而其他问题对粮食产量又有直接影响,因此问题很复杂。全球环境压力的增加,说明这个过渡已经落后于日程了。但尽管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以能其他一些不祥之兆,我们还是有理由抱希望的。中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把人口增长率降低了一半,美国在两年时间内把每天的石油进口量减少了30%以上,在世界各地,向持续发展社会的过渡正在进行中。

在这场过渡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要积极奋进,世界各国要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贫穷,消除世界经济的不平衡。

贫穷威胁着发展,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威胁着人类的共同繁荣。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一套全球性的和触及问题实质的环境政策,应当强调环境问题不能只限于特殊场合,也不可能被部分地取决。没有统一的环境政策和目标,就不可能解决世界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没有国内各部门的合作,也就不可能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急于工业化而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的做法,无视人口增长的做法,使自己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发达国家置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的做法,给人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目前,通过广泛的协商,各国就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性质、范围和重要性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是,对世界而言,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这种协商一致的精神扩大到所有的发展领域。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决。

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应当强调两点:一是加强控制即控制人口,控制环境恶化;二是推动技术进步,即推动节约技术的开发,推动替代技术的开发。在这一前提下,世界经济不会崩溃,世界经济将向前发展,世界环境将得到改善。相信人类能够把地球建设成持续发展的世界。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