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众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电气智能化应用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可有提升建筑品质,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探讨,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智能化技术;应用
一、智能化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的特点
(一)控制能力较强
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与管理变化因素比较繁杂,而且很多小区采用的都是人为控制的方式,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然而,电气设计的智能化则能够很好地完成很多测量工作与计算工作,其处理能力也比较强,可以进行十分迅速而且准确的判断与控制,进而实现对住宅小区中各种因素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外,实现电气设计的智能化还能更加精确地把握各个控制要素,更加精细化地完成相应的控制内容,最终实现电气配给的高效性和节约性。
(二)扩展能力较强
电气设计的智能化能够结合人们的具体要求进行策略的执行工作,并且控制对象的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协调,还能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管理模式做好管理工作的实施。此外,实现电气设计的智能化还有助于电气设备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其协调能力与适应能力等,进一步实现管理模式与控制模式的丰富性与多样化发展。因此,对于新型住宅小区的建筑建设而言,电气设计的智能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能够实现集成的智能化
对智能化的电气系统进行科学的使用,能够将各小区及其建筑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及其控制信息等成功地納入计算机的网络系统中,建成一个整体的、有效的控制平台与信息共享系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与周围环境的变化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很好的调节,减少或者降低不必要的麻烦与能源消耗,促进资源综合配给水平与合理利用、科学利用水平的提高,并且促进电气设备使用质量的提高及其使用寿命的有效延长。
(四)管理模式比较先进优秀
对于传统电气化的控制和管理而言,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必须按照人工的意思来执行或完成工作,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然而,智能化的电气设计不但可以实现相关管理人员和电气设备间各种信息的交互,还可以实现各电气设备和外界环境间各种信息的交流,最终实现系统管理的高效性协调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重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建筑设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还缺乏统一的规范,尤其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更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体系。其次,有关技术人员电气设计理念不合理,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对电气节能措施的探讨和分析。目前,我国智能化电气设备研究和开发的水平较低,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水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电气设计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力,存在一定的漏洞,电气工程设计师对智能技术的应用缺乏实践论证,导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有限,导致电气节能优化设计遇到诸多阻碍。电器的控制设计和照明光源设计对电能消耗影响很大,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智能化和节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目前,我国部分建筑电气工程电器控制方式、照明光源等选择不够科学。其次,部分智能建筑通风设计不当,使空调冷量过高,不利于机械排风和室内通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缺乏系统的规划,使控制制度存在诸多漏洞。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远程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在电气设计中有效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建筑设计单位要根据居住者或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加强智能化的电气设计,包括建筑物的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这些结构及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一般都集中在一些信息化設备终端上,使用远程设备可以实现对建筑电气设备的有效控制。如空调器就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使用信息接收处理器,设定空调器输入、输出接口,方便后期维护。
(二)加强照明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照明控制系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电气工程,控制对象包括室外灯、工作灯、住宅室内遮光设备等。电气设计中要做好照明系统的智能化设计,首先要选取接口一致的灯具与输入输出线路,保证顺利传输数据信息,要根据灯具不同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和算法。采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照明控制是有效降低能耗的方式,如利用控智能化照明系统白天收集阳光,晚上提供光亮,还要根据季节不同对照明光线进行合理的调节。
(三)做好智能化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中供电与配电系统的设计是重点和难点,供配电状况要始终处于监控状态下,电气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和用户的实际需要做好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利用在供配电监控中,用作电气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控,运用智能化技术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其次,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其自动化控制水平,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供配电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及时调整电量参数,进而降低建筑用电成本。以远程调控开关,并调整电量参数,以将符合建筑用电设计的用电方案制定出来。
(四)一卡通系统
以数据库和非接触式IC卡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辅助手段,将社区范围内的各项基本设施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管理者和投资者可以通过同一数据库和软件平台方便的操控各种数据、实现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使用者通过一张卡就可以完成开启人行道闸、各单元门电磁锁、非机动车管理系统充电、通道进出等公共设施使用等各项活动。
(五)空调、电梯、水泵等设备监控系统
通过对商业空调机组的温度、湿度、新风、回风及披风进行控制,对制冷器防冻监控、过滤状态监测及风机状态和故障报警;通过梯控技术,实现电梯与电脑互联,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在故障发生或预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便于及时修复电梯,减少人员伤亡;通过对生活、消防水泵、楼顶水箱、压力测量装置等设备,对水池水位的监控,对泵类设备工作状态实施分布式监控和集中管理,在主控计算机上实现主备设备切换、水位异常和设备故障报警,便于物业部门实时对突发情况作出准确处理。
(六)电气监控系统
电气监控系统包括电气火灾监控及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通过线路漏电监控产生预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指示报警部位,避免火灾损失;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实时对消防设备的电源进行监控,从而有效避免火灾发生时,消防设备无电可用的尴尬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联动系统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得以提升,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有效运用智能化技术是建筑电气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应用中要注意提高电气工程的节能性,降低电气设备的能耗,进而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成本降低,进而提高工程效益,为使用者提供节能的电气服务。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要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关注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优化与安全。
参考文献
[1]范臻.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8):30~32.
[2]周子翔.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204.
[3]沈宇宁,苏晓芸.探讨智能化住宅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具体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4]赵哲身.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M].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2013
论文作者:刘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建筑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