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刘旭能

湖南省湘潭市糖尿病医院 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观察组,并且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面,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相对于只使用西药要显著的多,并且在临床中的安全性较高,没有过多的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安全性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也最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该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如若不及时医治会导致晚期肾病,严重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了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进而诱发了一系列其他疾病,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糖尿病肾病的两大临床表现就是尿蛋白和肾功能衰竭[2]。早期,西医的治疗有效性较低,因此到了晚期主要依靠透析和肾移植。由于该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临床也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发现中药具有补肾固涩、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为了探究其真实性,我院选取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0例。观察组仅使用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3~76岁之间,平均年龄(56.54±4.89)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3.07±2.35)年。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84±5.8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2±1.3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和药物降糖治疗,如诺和灵、糖适平等,平时控制好蛋白质的摄入量,早期适补,晚期限量,同时向患者普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1.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西药予依那普利10mg/次,1次/d,时长2个月[3]。

1.2.3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用中药加前列地尔治疗。中药配方:黄芪30g;党参、丹参、当归、山药各15g,葛根、苍术、生地黄、玄参、当归、麦冬各12g;赤芍、山药各10g;甘草6g;附子、桂枝各3g。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适当的加减用药,每日1剂,水煎服用,同时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微克,1次/d,持续2个月[4]。

1.3 观察指标

1.3.1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判定治疗的疗效,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患者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大于等于40%,血肌酐较之前降低50%或回到正常范围,并且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完全消失则此种情况为显效;如果患者24h尿蛋白较之前下降小于40%,血肌酐较之前有所下降但小于50%,并且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此种情况为有效;如果患者24h尿蛋白含量没有下降,反而增加,血肌酐无下降,并且临床症状完全没有得到改善,此种情况视为无效。

1.3.2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分别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干咳、腹泻、皮疹等,如果所在组的不良反应率低,则说明该组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如果所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则说明该组的治疗安全性较低。

1.4 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经过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实验组的有效人数为38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5%,相比较观察组的72.5%要高得多,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病发机制目前来说尚不明确,可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长期高血压的引起,肾脏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以及高血压的遗传因素等,如果病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一步步发展为肾病晚期,时刻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西医主要通过控制血糖,降脂、降压、利尿等来控制患者的病情[5],但是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在长期的研究探索下发现,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是很高的。原因是中药对人体的各个机能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山药、茯苓补益肝脾;牡丹皮活血化瘀通经;附子、桂枝温阳暖肾;甘草调和诸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并且像丹参等中药能够使肾动脉扩张,增加肾血流,给受损的肾小球供氧,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稳住血糖,从而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6]。

我院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展开研究探讨,可以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仅有72.5%,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是非常显著的;并且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看,实验组的仅有7.5%,比观察组的要低的多,由此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是很可观的,同时临床安全性较高,没有过多不良反应的产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芸,吴凌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02):493-495.

[2]汤泓涵.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5(07):78-79.

[3]李华君,李文东,王晓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0):168-169.

[4]段崇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7(06):513-515.

[5]李爱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7,10(06):845+847.

[6]方亚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学术版),2018(01):166-168.

论文作者:刘旭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刘旭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