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申飞飞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申飞飞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供电局 辽宁省营口市 115007)

摘要:面对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急需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其中如何积极创新员工激励手段,构建科学有效地激励机制,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也为员工个人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问题;措施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也是组织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企业激励机制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1.1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

良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合理的考核机制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但目前电力企业的绩效考核手段比较粗放,多为定性考核,无法进行有效的定量考核。即,主要凭直觉、印象、随意的观察以及简单的成绩记录对工作情况做出评定,因而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容易造成评定上的失误。对一般员工而言,因为缺乏对员工日常工作的定量考核,升迁和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个人情感。

1.2事业激励满足不了员工需求

当前,企业的事业激励方式最主要的是工作岗位的调整和工作职务的升迁。受价值观念的影响,仕途之路成为绝大部分职工的首要职业目标。然而,电力企业定岗定编,领导工作岗位和重要工作岗位数量有限,千军万马挤仕途,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职工只能在普通的岗位上从事平凡的工作。出路无望,前途渺茫的心理助长了相当一部分员工消极的情绪。

2电力企业员工激励的措施

2.1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淘汰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是有效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电力企业要运用正式的评价系统,准确、公正、积极地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做出考核和评定。考核方法应该有科学性,应该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该使考核制度化、规范化。能准确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判断每个人的业绩,以及每个员工贡献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公正地决定奖励谁、惩罚谁。公正和公平的奖惩,必须建立在公正和公平的考核基础上。以“绩效”为主线的员工考核是完善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实施员工绩效考核,不仅能够激发员工作业绩、论贡献的积极性,还能为发现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有效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2.2合理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主要是运用物质刺激手段鼓励员工积极工作,主要包括发放工资、奖金等直接的物质正激励、发放期权等间接的物质正激励,同时也包括罚款、降级等负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以满足其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因此,物质激励往往是管理者最常用的激励方式之一,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最普遍。

但是,物质激励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直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表现在:高经济报酬等激励具有暂时性的特点,无法长期保持;导致激励成本不断攀升,例如加薪激励,在短时期内有可能成为激励因素,但它很快将转化为企业的高成本与负担;易于陷入等价交换的陷阱,若此,则很难使员工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归宿感与自我奉献精神;易助长个人主义,忽视企业整体发展。美国管理学家皮特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企业的发展,物质激励显然不是唯一的激励措施,更不是根本的激励措施。

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而且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为物质利益而活着。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满足员工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现代电力企业员工更加重视工作中的个人精神与心理感受,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必须结合人们的精神需求,用物质激励以外的手段探求更丰富、更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满足员工各方面的需求,多方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

2.3适当应用负激励

企业管理中如果只有正面激励,可能会给员工造成一种无拘无束、无管制的管理假象,所以负激励的存在也是必然的。负激励即指员工行为不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或制度要求时,企业将会给予惩罚或批评,使之削减进而达到抑制该种行为的目的。在企业中具体的负激励方式有批评、惩罚、降职、减薪及罚款等方式。

负激励的存在是为了规范员工行为,给予一定的压力,而不是为了损害其身心,所以,负激励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首先,负激励的执行不能产生偏差,企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总原则才能实现目标,“以人为本”体现在负激励的执行上则是保证人人平等,负激励的执行一旦出现偏差,员工之间就极容易出现矛盾,使领导者权威受损,组织管理失效。其次,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若首先做好表率,同时陪同员工一起承担责任,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员工对领导者心服口服。最后,正确把握负激励的力度和尺度,实践证明,企业中的负激励会给员工造成一种不安定心理,可能会引起上下级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外,还会使员工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甚至破坏组织凝聚力。过强的负激励执行力度会使员工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备战状态,过于死板而失去创造力,最后使整个企业失去活力,过弱的执行力度又会使员工无法正视负激励的存在意义,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员工行为散漫,无组织性。

对员工个性化的需求予以重视

可以实行工作丰富化的措施,以帮助员工正确定位,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也可以通过对于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工作轮换制,员工通过意愿和公开竞聘的方式,在合理的时间以内在同级部门之间开展横向的流动,以保障个人的智力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然后开展多通道的发展激励机制,让员工通过在管理方面,或者技术方面的两种选择之上获得平等的地位和报酬。这样就既可以给予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才一个充分的发展空间,又能让那些技术性强专业能力出色的人才有前进的空间和动力。

结束语:

总之,人才的优势就是企业的优势,企业应该在引才、用才、留才及育才方面不断地进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之树常青。如何做好企业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对管理者来说,既是一门高深的理论,更是一门领导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值得探究的课题。应该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情况和本企业的具体实际,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方法应用[J].王宇蓉.财会学习.2017(13)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激励问题分析及对策[J].孙秀芳.人力资源管理.2016(11)

[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官正聪.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

论文作者:申飞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申飞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