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论文_莫海容

如何在农村小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论文_莫海容

(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市城中街道沙尾小学 526200)

摘要:“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句话可以形象地反映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开展作文教学呢?笔者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一些作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观察;生活;阅读;作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有不少学生到了“谈文色变”的“境界”。为了完成教师交办的任务,出于无奈,学生不得不找书翻报,东拉西扯、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不是词不达意、文不对题,就是内容枯燥,缺乏感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呢?

农村小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生活空间狭窄,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农村学生生活空间狭窄,接触的新鲜事物要少的多。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贫乏,学生的知识面相应的变小,学生作文是“无米下锅”,也随之出现了虚构内容,拔高立意的现象。再加上太多留守少年,回到家里,无人照看,无人关心,导致写作兴趣的丢失。因此,为了考试,学生就不得不凭空捏造,难以做到以情动人。

二是阅读面较窄,读书少。留守学生长期寄宿在校,对于社会的接触很少。长期的“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导致学生除了接受课堂上的知识外,无法及时去主动接受新事物。在农村,家长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读书的兴趣不浓,无阅读书报的习惯,闲暇之余,多数沉迷于打扑克、麻将。家长不仅不能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榜样,指导督促子女进行课外阅读,而且也给孩子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农村小学因基础设备简陋和经济条件薄弱,大多数没有图书室、阅览室,即使设置了图书室,也没有多少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且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课外阅读得不到保障,缺少了这一积累的的过程,学生当然无从下笔。因此可见阅读是源泉,只有多去阅读,学生的语言才能丰富,感情才能充沛,构思才能巧妙。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是应试教育的樊篱禁锢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虽然在高喊推行素质教育,但实际还在贯彻执行应试教育手段,作文教学也就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性,家长,社会都把目光紧紧盯在升学的指标上,语文教师也把心思只用在几个升学有望的学生头上,重点辅导。在这样的环境下,“素质教育”的呼声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师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当成教学的“硬任务”,而把作文教学视作“软任务”,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课文的教学与标准化习题的演练上,对作文教学只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临考时,就抓几个作文典型题型强化训练,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只要学生设计好开头和结尾,字数符合要求,卷面整洁,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正是这种功利性的驱使下,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越走越低。

那么,如何消除农村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2.利用优秀习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作文评讲课,对学生作文中写得美妙的词句、段落、篇章及好的开头结尾进行赏析,让他们从中得到知识和启发。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尽量找出每个学生作文中写得较好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发光点,都给他们鼓励、赞扬,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信心,体会乐趣。

(2)每次作文后,把写得好的文章挑选出8-10篇(其中2篇是进步较大的),用好的统一的纸张,让学生本人工整地抄写一篇,把它装订成册,注上姓名、班级,在学生中传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引导学生从课外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中去搜集自己喜欢的词语、名言警句、趣味成语、谚语、精彩片断、小故事等,用专门的笔记本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写课外读书笔记、日记,以此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能源。

二、广泛积累生活素材,提供写作材料

1.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2.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广泛的阅读。农村的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还可成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3.通过平时的生活来积累

其实在农村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就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的书,我们可以从其中挖掘更多的而且是城市里边没有的题材。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游玩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秧苗青青的田野,野花遍地的山坡,明澈清凉的溪流,香飘万里的金秋硕果……这些美好的事物,丰富了孩子们对美的感受。上树捉鸟,下河捞鱼,放牛放羊,喂鸡养鸭……无穷的趣事,多样的劳作,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大自然亲近,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充实了生活,这些都是城里孩子无法相比的。为发挥农村孩子的这些优势,我们应该恰当地把学生作文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空间。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感受生活,把头脑中丰富多彩的表象加工成写作素材,一旦作文需要,便会“文思泉涌”。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作文评价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另外,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教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农村的孩子并不笨。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论文作者:莫海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农村小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论文_莫海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