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EO奇货可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奇货可居论文,美国论文,CE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11月中旬,通用电气终于宣布,由杰夫里·伊梅尔特接替充满传奇色彩的CEO杰克·韦尔奇。 这条任命自然引起美国企业界的关注,但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伊梅尔特,还包括两位落选者——GE能源系统主管罗伯里·纳德利和GE飞机引擎部门主管詹姆斯·麦克纳尼。
韦尔奇在宣布对伊梅尔特的任命时,也表示两位落选者会离开GE,这一表态意味着两位落选者不久将成为其他美国大企业的CEO, 因为在此之前,猎头公司已为他们开出了和韦尔奇相同的年薪,而虚位以待的公司包括吉列、朗讯、3M、金宝汤等巨型公司。
严格筛选导致合格者短缺
两位落选者成为抢手货,表明美国CEO已短缺到奇货可居的地步, 而短缺的原因在于现代企业的董事会比以前更严格,要求CEO对科技、 金融及市场有广泛认识,而且董事会也开始对表现不济者缺乏耐心,经常把他们辞退。
查尔斯·埃尔森是一位大学教授,他的经历告诉人们, 美国的CEO们真的可以在一夜之间失去宝座。几年前,他作为股东代表被一家公司的总裁邓乐普请进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能,但最后正是他炒掉了总裁。他回忆道,那是去年的一个星期二,在董事会会议上,他反复询问公司第二季度的销售业绩,邓乐普只是以含糊的“略为有些疲软”来搪塞他,埃尔森一怒之下,用了3天时间深挖公司的丑闻,结果, 星期六邓乐普就被扫地出门了。
这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中发生。近来,在美国和英国的大公司中,CEO 被解雇的人数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拉克什·库拉纳最近对1980—1996年财富500大公司中1300个CEO离职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离职的CEO中,有1/3 是被解雇的。 此外, 他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1985年后就职的CEO,其被解职的机率是在他们前辈的3倍。另据一家名为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职业介绍的资料,在2000年8—11月,就有461名CEO辞职、退休或被解雇,而上年同期只有208人。
现在,CEO们还面临着一个新的对手—机构投资者。过去, 这些投资者如果对公司的CEO们不满意,往往是卖掉该公司的股票一走了之, 如今,他们更积极进入董事会,更主动地介入公司的管理,因此,也成为了炒掉CEO的新主力。
在越来越多的制约下,大公司中不称职的CEO比1990 年时要少多了。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瑟夫·格朗费斯特的调查,在财富100 大公司中,约有10—20家公司存在机构投资者不信任CEO的情况。 而在硅谷,炒老板依然是家常便饭,以至于公司寻找新CEO的时间, 比新老板任职的时间还长。
如此频繁地炒老板,势必在许多方面改变了董事会与CEO的关系。 据一项调查,目前许多CEO 们都通过向总裁封锁公司信息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于是,CEO 与老板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全力支持CEO的老板,现在也以非常冷静的眼光观察他们。 上岗下岗都是富豪。
要吸引合适人选,公司需要支付巨额签约金及股票认购权,这些额外利益使美国CEO的1688088美元平均薪金显得微不足道。 当出版《NewYork》和《Seventeen》杂志的出版商Primedia聘用前GE 副总裁罗杰斯时,他要求获得购买500万股普通股和140万股有限制股的权利,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他就赚到了1.43亿美元的账面财富。
与此相比,英国CEO比美国同行赚得少的多。资料显示,美国头500位CEO的平均收入在1997年时为630万英镑,而英国CEO只有66万英镑。 平均每位英国CEO的薪金只有美国同行的1/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美国CEO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股票认购权。1999年, 韦尔奇的年薪中,有4850万美元是从行使认购权获得的。
CEO不断被炒,自然要有新人来替代他们。 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对用外来人替代现在的CEO有异乎寻常的热情。但是, 外来人只有在确定新位子安全无虞的情况下才乐意走马上任,因此,使新CEO 有安全感变得至关重要。目前,美国70%以上的大公司都为CEO们制定了补偿条款, 以使他们在公司最高层人事变动后,仍能得到保障。在英国,虽然15%的公司制定了类似条款,但这种作法已日益普及。
美国的一位资深咨询专家说,虽然机构投资者还不太熟悉这种由契约构制的安全网,但他们已认识到,这是网罗英才不可或缺的手段。他说:“没有这种安全网,IBM 当年就不可能从纳比斯科公司挖来郭士纳。在充满竞争的世界里,CEO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他们要求得到一个安全的空间是不过份的。”
怎样对待被炒的CEO呢? 大部分往往都是给他们一笔价值不菲的“遣散费”,咨询专家塔博对近三年来28位被解职的CEO进行了调查, 发现他们平均获得了应得薪俸的186%,另外, 即使那些与公司没有签订补偿协议的CEO也能获得185%,另外几乎所有的人都获得了全额的期权补偿。大公司一般不太会吝啬这笔安慰金,明智的老板也知道,CEO 被开除常常标志着董事会的解散, 应当被频繁地扫地出门的也不仅仅是CEO一人。
大量裁员造成真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公司缺乏合格的高层人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企业在80年代解雇了大批基层经理。哈佛商学院教授库兰恩表示,公司当时为了缩减规模和节省开支而辞退了大批中层经理人员,如果当初他们留任的话,现在已是高级行政人员了。
今天的公司结构都比较紧凑和集中,撤掉了不少可供管理人员取得经验的附属部门,而GE之所以能成为美国其他公司寻找人才的金矿,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有多元化的部门,给予中层经理获得广泛经验的机会比其他大公司多。而GE的掌门人韦尔奇更被认为是美国最佳的企业管理者之一,GE的经理有严格的责任制,如果表现不佳就会由较低级别的经理取代。这种为美国企业孵化CEO的经验太宝贵了,难怪出版商会出710万美元请他写一本关于他的管理秘诀的著作。
猎头公司Spencer Stuart的西特林表示,GE除了头三位继任以外,还有10个人可被选为韦尔奇的继任者,而且其他公司都愿意出高价来挖他们。实际上,目前有许多大公司都是由前GE的要员管理的。
急招老将救急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由于缺乏合适的CEO人选, 许多公司的董事会慌忙邀请已退休的前任CEO回来暂时主持大局,最近被返聘的CEO包括金宝汤的约翰逊、Hercules的高萨格、退休后在一小公司任职的前朗讯CEO沙克特、施乐的艾莱雷以及宝洁的皮帕等等。
虽然这些安排看来只是暂时性的,但也是董事会迫不得已的应急措施。公司战略错误、盈利状况令人失望、投资者越来越强烈的愤怒,所有这些,都使董事会备受压力,因此,他们首先能做的就是先撤掉现任的CEO再说,即使没有合适的继任者也在所不惜。而在这种状况下, 启动老将暂时过渡一下也是一种选择,因为他们毕竟熟悉公司的运作,胜任职责,完全可以为公司赢得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以便从容地选择一位合格的CEO。
返聘老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令投资者放心。由于这些功勋卓著的老CEO口碑大都很好,因此可以被投资者接受。例如,Hercules 于2000年11月召回高萨格的消息公布后,其股价应声上扬8%。目前, 重新出山的高萨格正考虑把这个负债累累的公司整体出售。此外,投资者也看好约翰逊重返金宝汤的前景,因为在他主政的8年内, 该公司股价上升了近六倍,同样,在90年代中期成功地将朗讯从AT& T 分拆出来的沙克特也被寄予厚望。但是,招回老将救急的做法也引起非议,批评者说,公司在这些老将离任不久就问题成堆,他们难咎其责,而一些老将在职时就犯过严重错误,如约翰逊主政金宝汤时就不懂得明智地拓展品牌,又错误地为产品提价,艾莱雷对施乐的重组被证明有严重失误。
对于重出江湖的老将来说,风险同样很大,弄不好将晚节不保,几十年的英名毁于一旦。虽然有乔布斯重振苹果雄风的典范,但是目前公司积重难返,而投资者对他们的耐心也丝毫不比被撤掉的CEO们多, 因此,尽管接受返聘有过渡的意味,但老将们也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