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怎么对 如何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保险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保险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保费收入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日趋成熟,保险资金规模不断增大,去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3300亿元。据预测,今后5年,我国保险业还将保持年均13%的增速,保险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强。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现。保险资金运用的资产结构、投资回报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已成为保险公司承保业务集约化、保险产品结构合理化以及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而如何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加快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这是摆在保险界、证券界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一个现实问题。
研究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必须首先提出一个方法问题。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一直处于探索阶段。80年代初,保险业刚刚起步,保险资金运用处于空白阶段;90年代初,保险资金运用卷入了整个经济热潮之中,大量资金用于信贷、投资房地产、办企业,甚至搞股票、期货,出现了管理过松的偏向;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保险资金运用进入严格管理阶段。直到90年代末,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宽松,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放宽,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保险业将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外保险公司也纷纷要求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国际上保险资金运用已形成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将对我国产生直接的影响。从世界保险市场发达的主要国家经验看,保险资金的运作模式、投资渠道、风险管理、监管模式都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方式、途径及步骤、措施,就是要细致观察各国的模式,并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控索出我们可资借鉴的东西。这里要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保险资金的运作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基本取向。从国际发展趋势看,80年代后,保险资金运用的资产证券化不断加强,美国保险公司证券化资产已超过80%,90年代后,甚至不动产投资、贷款出开始趋于证券化,而证券化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单就股票投资看,美国保险公司的投资占20%,日本34%,香港24%,英国高达60%。从保险产品的结构调整看,过去保险公司是以传统的储蓄型产品为基本方向的,但在利率频繁调整的环境下,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利差损。为适应国际保险市场的产品调整的形势要求,国内已从单一的储蓄型产品向保障型产品、投资分红型产品等多元产品体系转化。投资分红型产品的最大特点是既为保户保留了保险的利益,又可分享资本市场快速成长的收益,从而把保险业务、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投资回报水平看,美国过去20年货币市场的收益率为3.7%,债券市场5%,股票10.3%;德国过去30年货币市场收益率3.5%,债券市场7.9%,股票市场14.4%;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市场收益率8.7%,股票市场15.5%。这表明,债券和股票市场为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回报。因此,保险资金以资本市场为取向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1999年底,我国保险资金开始部分间接入市,允许买卖证券投资基金。去年保险公司投资于基金的资产130多亿元,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12%,中国人寿去年投资于基金的资产占保险业的40%,并取得了较高的收益率,这对于提高保险资金的整体回报水平有重要影响。保险资金之所以能从资本市场分享较高的收益,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市场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其中,政府发行的债券都是风险控制有保险的债券,中央企业债也是国民经济中一些支柱产业、基础产业项下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公司债,股票市场中虽然有部分效益不稳定的企业鱼目混珠,进入了上市行列,但总体看,上市公司仍然是效益较好、产品有市场、产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群体。这些就保证了投资者可以从资本市场取得长期、稳定和较高的回报。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保险资金的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股票市值已经占到GDP的50%,目前正步入规范发展时期。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成熟的产品,二是成熟的监管体系,三是成熟的投资者。从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来看,就是要为资本市场培育成熟、理性的市场参与主体,就是要树立长期、稳定的投资理念。从这个意义出发,资本市场呼唤保险资金的积极参与。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还将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过于分散,机构投资者过少,大量短期资金和小额资金充斥资本市场,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投机性。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稳步发展,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因为具备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的特点,而且根据寿险公司的经营规模,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长期的资本流入,推动资本市场规模增长与结构改善,保险资金必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作为机构投资者发挥重要作用的不仅有投资基金,而且有拥有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各类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如日本的人寿保险公司介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实力已经超过银行业位居第一,美国人寿保险业1997年的总资产已达25万亿美元,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总投资中占比18.4%。综合看,国外三大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投资基金占19%,保险资金达43%,养老基金达38%。这些事实表明,保险资金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者。
(三)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需要培育基本的环境和条件。从资本市场看,保险资金需要一个相对规范成熟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其标志是:市场有品种丰富的各类债券,特别是各类公司债券;有业绩稳定、质量较高的各类股票,特别是各类大盘蓝筹股;有严格规范的监管体系,以保证市场稳定健康运行。从保险公司看,保险资金要应对资本市场的挑战,必须在内部建立健全规范稳健的资金运用体系。这个体系要求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业务运作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分配激励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去年下半年以来,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形势,中国人寿以资金运用改革作为公司整个改革的突破口,下力气改革传统的资金运作体制,初步建立了以市场化为原则的新的资金运用体系:在资金上高度集中、统一运作、专家理财,在管理上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在经营上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经营模式,贯彻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充分调动投资部门和投资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收益率。目前这个体系已开始运转,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借鉴市场的先进经验加以完善。从政府监管看,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需要各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实行联动监管,政策一致,并建立健全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市场运转的合规性和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和控制风险的原则。由于保险资金对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较为充分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形成又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在对接中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根据市场条件和法律完善的进程逐步放宽投资渠道。这要把握一个度,就是保险资金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和保险公司管理风险的能力,这就是风险控制原则。进行风险控制,需要从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三方面来把握。其中最突出的是系统性风险控制,这要求保险公司能够站在宏观高度,准确预测市场走势,动态地规避风险,同时也要求资本市场能建立风险对冲机制;非系统性风险要充分利用技术方法和科学的操作进行规避,通过资产的战略性配置、战术性分配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技术降低市场风险;管理性风险属于道德风险,必须通过严密的制度体系和规范的操作规程加以控制。这两项原则是设计对接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五)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从资金运作的主体看,国外对保险资金的管理有三种模式。一是保险公司设立全资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实行专业化运作,如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或专门的基金公司,这在一般的大型保险公司较为通用;二是保险公司在内部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按事业部制进行运作,这在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较为多见;三是保险公司以信托或委托的方式将资金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资产管理机构来管理,如各类养老金公司、投资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这适合于一些小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虽然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些差别,但随着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程度的提高,选择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主体已成为一种趋势。
从投资的具体渠道看,近期条件比较成熟的对接方式有这样几种:(1)面向保险公司发行定向保险投资基金,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经营水平高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2)尽快放开投资连结产品直接入市的限制;(3)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有股、法人股减持;(4)扩大可投资的企业债范围;(5)面向保险公司发行定向的长期特种国债、金融债;(6)试办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参与一些有效益的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当然,这些方式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
标签:投资论文; 保险论文; 资本市场论文; 保险公司设立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股票论文; 保险公司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股票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