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现目前正加大书法教育力度。伴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农村小学书法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原因,并从认真落实和开展好书法课程、严格培养好学生的写字习惯、统筹师资队伍诸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书法;书法教育;现状;对策
2013年1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从春季学期起,书法教育要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全国中小学生将分年龄、分学段练习硬笔和软笔书法。至此,练习书法成为学校一项新的教学活动。目光放至城市的小学,书法教育已经在历经了5年多的时间后有了蓬勃发展。
一、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书法课程在校已经开设一个学期,学生也像模像样的拿起了毛笔、硬笔,练起了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的一些问题也涌现出来了,其现状令人堪忧。
(一)学校书法课程落实流于形式
虽然《指导纲要》已出台并要求从2013春季学期开始执行,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试决定着学校和老师的位置,大多数农村小学安排书法教育课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检查,书法课被挪用现象普遍存在,真正落实的少之又少。同时,经国家编写或审定出版规范的写字教材很少,几乎没有各学段的配套书法课程书籍,这也给小学书法课列入学校课程无法有效实施提供了口实。
(二)学校书法师资力量缺乏
农村小学师资条件有限,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配备书法专职教师。书法课大多由语文和美术教师兼任。这些老师没有经过书法教育的专业培训,他们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及间架结构了解较少,造成了在教学中不能为学生进行正确的写字指导和示范,学生写字不得要领随便的写,久而久之就定型了,年龄越大越难改。
(三)学生书写习惯较差
许多学生觉得书法课单调无味,对书法的兴趣欠缺。笔者调查了所在小学23个班级的1154名学生,写字姿势正确率不足三成,其具体表现为: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本子歪着写等。发现执笔方法不正确约占七成,表现为:靠拇指根部、食指指尖把笔杆压在虎口内。手腕内抠,掌心转向前胸,笔夹朝内,笔杆朝外倾斜等。学生写字技能低下;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等现象随处可见。
(四)计算机和多媒体的使用加剧教师写字水平下滑
现在,农村小学都普及了计算机,条件稍好的农村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一节课很少有板书,学生几乎就看不到老师书写的过程,更就感受不到书法的熏陶了。久而久之,也为教师写不好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特别是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老师,甚至排斥学生练字,认为做得起题就是王道,再加上自己也不能写好字,学生最易受影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专业的书法教师进入校园,也期待每一个学校都有合理的书法教学体制。
二、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的对策
(一)认真落实和开展好书法课程
1.提高认识和深化理念
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长远的规划,完善小学书法大纲。组织编纂小学书法教程,形成系列。具体规定教学内容和范围,保证书法教育的课时量,同时制定小学书法教育的考核评价办法,让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真正落实和开展好。
2.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
教育工作中有一个潜规则,凡是列入评价考试范围的科目,都会得到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反之则口号高于行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农村小学书法教育要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需站在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来上落实。只有这样,我们的农村小学书法教育才能真正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
(1)多讲小故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许多书法家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如:柳公权写尽八缸水的刻苦故事,学生听了之后,加深了解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2)巧编顺口溜。在书法教学中,若能自编一些顺口溜,可以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写法要领,还能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要记牢。横要平,竖要直,认真练习功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二)严格培养好学生的写字习惯
东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凡学字,必学执笔”,正确的执笔是写好字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可将其作为书法教学的重点内容,采取多种措施,矫正目前学生的写字姿势。
1.让学生坚持做到“三个一”
把写字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要详细生动地教给每一位学生,将书写姿势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平、脚放松;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心静认真写好字。”让学生时常背诵“三个一”,对照自己的写字习惯加以改正。
2.把榜样示范和兴趣培养相结合
教师书法教学时,把坐姿及握笔姿势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小明星”,并给予一些口头和实物奖励,让身边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学生。让这些书写姿势正确兴趣大增,对班上其他同学慢慢影响,培养班级正确书写能力的正能量。
3.坚持家校配合齐抓共管
经常把家长请进学校,观看孩子的书写水平,观察孩子的写字姿势,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写字姿势情况,要求家长在家时,多提醒孩子时刻保持书写姿势正确。强化家校联系,每周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中书写姿势的情况。老师、家长齐抓共管,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最佳时期。只要家长和老师及时配合训练,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定会成功。
(三)优势互补,统筹师资力量
书法教育走进小学课堂,教师的示范引领是关键。目前,农村小学开展书法教育课程,关键的就是整合统筹师资力量。
1.大力培养新生力量
近几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键盘上敲字如飞,提笔写字却实难恭维。要跨越书法教师紧缺就要培养这些年轻同志,学校要提高年轻教师的书法素质,可以适当的规定年轻教师每天练字。也可以定期组织培训书法并纳入年轻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2.充分利用核心力量。
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于师范学校、师范院校的教师,当年在学校都接受过书法训练,书写功底扎实,是当下学校书法教育的核心力量。利用好这批资源,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多帮助和指导年轻老师的书法,这样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可以迅速铺开。
3.积极借助外来力量。
积极发挥地方书画协会的作用,聘请当地书法教育工作者、书法家、有书法专长的学生家长作为兼职教师,走进校园,对有一定书法基础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定期邀请名家来校现场指导,提高教师的书法能力和素养。
总之,要改变目前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这要我们扬长避短,聚集智慧,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的策略。为农村小学生书法教育奠定基础,奋力谱写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国俊.中小学书法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1):54-58.1.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版)。
[2]董恩喜: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
[3]王春龙:对农村中学开展书法教育的一些构想,《中教研究》2013年5-6期。
[4]余向阳:农村小学书法现状调查及对策初探,《教师》2012年15期。
论文作者:胡彭娅 石鹏毅 贺诗琪 李青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书法论文; 小学论文; 农村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姿势论文; 学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