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感染,常侵犯心内膜表面、心内膜内、心脏内的人工材料或心脏周围的结构组织。常造成心内结构的改变,且最经常侵犯的是瓣膜[1]。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原菌常为: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和真菌等;侵犯的部位常为:自体瓣膜、已植人体内的人工瓣膜或人工材料等。赘生物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性病变,是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的非晶型团块,含大量的微生物和少量炎性细胞。其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很重要的因素[2]。造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严重的脓毒血症、休克的复苏、长时间的静脉输液、静脉内注射吸毒以及长期抗生素治疗形成的真菌血症等。我院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22 例,下面将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22 例,其中男性16 例,女性 6 例,年龄 22 ~ 65 岁。其中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4 例,风湿性心脏病病史 6 例。近期上呼吸道感染 8 例,慢性泌尿道感染 4 例。
1.2 临床表现
1.2.1 发热
大多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最普遍的临床症状是发热,一般出现在菌血症的高峰期或高峰期 2 小时以后。
1.2.2 心脏杂音
85%~ 95%以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都会出现心脏杂音。
1.2.3 脉压差
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引起急性或严重的心力衰竭时,脉压差经常是正常或者是窄的。
1.2.4 贫血
50%~ 70%的患者可出现进行性贫血,多表现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无网织红细胞增生。多为轻、中度贫血,后期可达重度贫血,主要由于感染抑制骨髓所致。
1.2.5 关节痛、肌痛
目前,关节炎和关节痛很少发生,在合并有菌血症时,肌痛是经常发生的,偶尔合并有肌肉脓肿也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6 脑及外周体征
脑、脏器或肢体的栓塞、杵状指等。
1.2.7 其他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易导致瓣膜坏损,引起心功能衰竭。也常引起肾脏的损害。
1.3 评估
由脓毒性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最严重的一种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病原菌为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常在几天内造成患者死亡。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发展相对缓慢,一般为几周或几个月。病原菌一般为草绿色链球菌或粪链球菌。如果患者由于活动性感染已经接受抗生素治疗,或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后 2 周内,发现有炎症、活动期赘生物、脓肿以及窦道等明显心脏局部感染的证据,常定义为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期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发生在内科抗炎治疗以后,微生物基本被消失,以心脏局部没有明显的感染及炎症为特征。虽然心脏内有赘生物,但赘生物表面已内皮化;虽然有脓肿,但脓肿的腔隙、窦道稳定不继续扩展。
1.4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血培养、ECG、超声心动图、CT。
2 治疗原则
积极抗感染,加强支持疗法。
2.1 一般治疗
保证病人充足的热量供给,补充大量维生素 C。酌情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或血浆以及丙种球蛋白。如有心衰,应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应用药物控制心衰。对症处理。
2.2 抗生素治疗
应用强效的抗生素(杀菌而不是抑菌)可联合应用。剂量要足。选用能穿透纤维蛋白的抗生素。疗程要足。
3 护理要点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为病人做操作时,尽量集中并且避开污染、空气污浊的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2 控制体温
入院后持续监测体温,4 次 /d,及时为病人行物理降温,并注意体温的变化做好记录,体温在 38.5℃以上者给予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在擦浴的过程中,理解病人的感受,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人文关怀。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和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3.3 饮食指导
病情尚稳定时,积极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牛奶、酸奶、肉、水果、蔬菜等,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的征象,应严格限制水分。在保证热量供给的同时,控制输血、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3.4 实验室检查
配合医生做好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留取合格的血培养标本。通常人院后立即抽取一次(不论体温如何),体温升高时抽取一次,体温下降后再抽取一次。若抽取两个血样,其间隔应在 12 小时以上。若抽取三个以上血样,其间隔至少应该为 1 小时。为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尽快明确病原体,及时正确应用抗生素。
3.5 嘱病人卧床休息
告知病人经常变换体位,勤翻身活动,可在床上听广播、阅读书报等。加强病房巡视。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生。为治疗疾病争取时间。
3.6 药物控制
心衰病人应用药物控制心衰,准确执行医嘱。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动态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根据病情遵医嘱适量地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在应用药物的过程中,应保证各个管路的畅通并做好标示。更换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对药物敏感的病人,可以泵与泵互换,以免引起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医生调节速度后,护士应及时记录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7 遵医嘱按时输入抗生素
用药原则是早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剂量足够大、尽量静脉用药、疗程要足,通常 4 ~ 6 周以上。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准确为病人输入抗生素,并观察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因治疗时间较长,应注意保护病人的血管,为病人做好宣教,尽量使用留置针穿刺。
3.8 心理护理
注意倾听病人主诉,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感;认真告知病人各项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小英,张婷婷,曹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内膜炎行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14-415.
[2] 张遵严,马静,程宝玉,等.器质性心脏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 [J].护理学杂志,2003,06.
论文作者:徐珊珊,潘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感染性论文; 心内论文; 病人论文; 膜炎论文; 抗生素论文; 药物论文; 瓣膜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