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参互比较法引入阅读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法论文,阅读教学论文,将参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钱钟书先生在其学术研究中坚持不懈地采用了一种独标高格的治学方法,即打通、参互、比较法,以此来提炼和熔铸人类已有的文化精华,洞穿壁障,融贯古今,兼综中西,为确立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地位做出了让后人难以企及的努力。
笔者认为这种通达开放的研究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若能恰当地教给学生打通、参互、比较的方法,引导其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实现词句、题旨及其他方面的比勘,就能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和思路的闸门,使其对作品的分析鉴赏也能获得创造性的见解。此外,对某些作品来说,尤其是经典作品,如果孤立地去阅读,往往不能深入作品,但如果和一些外部文本进行联类比照,便可理解其潜在的永恒价值和生命力。
现将自己对此方法的思考阐述如下,以求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一、多文对读,知人论世——比较同一作家的作品
首先,要想走入作家的精神世界,领悟其思想魅力和行文风格,如果没有多部作品作比较与参互是不行的,所以需将其同类或异类的文本进行对读。
比如在教读《孔乙己》之前,学生已在中学教材中接触了鲁迅先生的一系列作品,从对滋养了他生命的人或物的深情怀恋,到对其文艺思想的探索,再到对旧道德、旧制度的抨击,学生已开始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些许精神共鸣。
所以,在教读此文时,笔者延续这一教学思路,将教学重点定位于让学生体会在他犀利笔锋的背后是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希望学生能真正走入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于是笔者将此文与之前所学的《藤野先生》一并印发,让学生找出其中对“配角”形象的描写,比较两者是否有相同之处。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孔乙己》中的“众人”将身心俱毁的孔乙己当作茶余饭后取乐的对象,用自己的欢笑声将孔乙己推到了死亡的绝境;《藤野先生》中同样描绘了一群“众人”形象,同样凉薄冷酷,他们目睹着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枪毙却无动于衷。
通过比较,学生自然领悟到为何揭示国民劣根性、批判国民的病态人格是鲁迅先生的毕生追求,为何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现了先生的所有心绪。
于是在此后对《故乡》《祝福》等鲁迅其他作品的学习中,学生就会主动关注其中“欣赏”别人的苦难如同儿戏的市侩群体,进而对鲁迅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由于社会变动、个人境遇变化、与人民联系的疏密程度以及文字功夫的深浅等主客观原因,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基调。
比如,《醉花阴》和《武陵春》都是李清照以婉约词风表达愁绪的名篇,《醉花阴》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与《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完全可以比较共读。我在教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从两首词中找到相同的意象并说说其含义。学生发现两首词都写到了“风”“花”,但含义却不同——《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花”虽然由于相思而显得羸弱,但还挂在枝头,在夜空下、晚风中依然开放;而《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的“花”则经过了风吹雨打,人践马踏,终至化为尘土,场面衰败落魄,这首词中的沉郁之气明显多于《醉花阴》中的细腻之风。
看到学生有此阅读体验,我于是适时介绍了作者的背景和身世,让学生明白这位“婉约派词宗”前后词风发生如此显著变化是因为其人生境遇的巨大变更:《醉花阴》时期的李清照处于国定家安之时,初为少妇,充满着思念与梦想;《武陵春》时期的李清照处于国破家亡之时,忍受着亡国沦落之苦、孀居之悲。
由此可见,以上二种比较,前者求同,后者求异;前者努力挖掘作家的思想本源,后者竭力展示作家的情路历程。
二、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比较同一主题的作品
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主题有些亘古不变,如伤春惜时、怀亲思乡、追问人生价值等等;有些作品则秉笔直书,明了直率的风格让学生很易接受。但有些作品表意隐晦,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就可将有相同特点的作品进行互读印证。
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其主旨模糊难辨,教参上说法不一,给出的“标准解读”也显得牵强。鉴于此,我引导学生将这篇散文与宋人周邦彦的词作《苏幕遮》(燎沉香)进行对读,学生在反复阅读、讨论之后发现,它们营造的意境极为相似,如《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与《苏幕遮》(燎沉香)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都显得色泽清丽,画面雅致;在结构上,这两篇文章都是由眼前的“荷”起兴引发对家乡美景的遐想,潜在意脉相似。当学生有了这些初步的阅读体验之后,我让一位学生展示了他在课下查阅的这两位作家的人生经历,发现他们都曾几度浮沉、奔波于异乡。这种经历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用思念家乡来缓解孤独与羁旅之苦。所以虽然悬隔千年,但同样的人生经历让他们产生了相似的人生感受。学生也一致认为古今这两篇名作表达的是共同的主旨。
课下,我又继续向学生推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朱自清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依然能看到这位由南入北的旅人对江南故园的眷恋与不舍,思乡之情前后相继。
由此可见,古今作品可比,中外作品可比,诗文也可互比,而课堂中用讲读课文带动自读课文,顺“势”而“导”,可以让我们对作品的认识和评价更为准确,从而更深层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三、表象入手,拨云见日——比较同一题材的作品
近年来,在语文教材的建设中,教育研究者们不断完善、更新教学单元的编排,形成了不少以相同题材为核心的单元整体,为我们对同类作品的比较提供了方便。
比如,在品读崔颢的《黄鹤楼》时,我告诉学生此诗曾使诗仙李白闭登临之口,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学生对此很吃惊,有的甚至认为这仅是抒一时登临之情怀,若说写愁,还不如李后主《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样绘愁的句子。借此机会,我将两首诗进行了比照并引导学生领会:李后主诗中的“离愁”呈萧条凄苦之象,而崔颢诗中虽然也有“烟波江上使人愁”之句,但却是一种扎根很深,与其四方之志相表里的故园之爱,诗作中流露出盛唐人的精神风貌,其中有“悲”,亦有“苦”,但悲苦中孕育着突破现状的豪迈胸襟。
所以,同样写“秋”,有“颂秋”“悲秋”之分;同样写“狼”,有“狡黠”“智慧”之别;同样写“落花”,有“化泥护花”的热忱奉献,又有“落花时节”的衰败凋敝;同样写“雪”,柳宗元的《江雪》凄清冷峻,将他在政治上受压迫的孤寂心情表露无遗,与此相对,陈毅的《大雪压青松》则豪迈奔放,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浩然正气;同样面对岳阳楼,范仲淹先忧后乐、矢志不渝,陈与义却抒发了无力回天的万千悲凉。
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早已指出:语文教材加起来也只有数百篇文章,倘若死守,“不用旁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将这种研究学习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并潜移默化地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可谓一举两得。
四、风华各异,取法乎上——比较同一手法的作品
教材中的选文不仅担负着对学生精神启蒙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提供规范、灵活的写作范式的任务,考虑到文本解读的实际教学利用,参互比照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在讲授《湖心亭看雪》时,学生惊叹于文章用词虽简,意境却悠远脱俗、清旷灵秀的艺术效果,乘此时机,我向学生介绍了白描手法,让学生了解描写并不一定要浓墨重彩,渲染铺陈,只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绘出其典型轮廓和气质,即能达到传神的效果,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存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同时我举了多篇文章进行参互比照,如《故乡》开头对景物的描写,寥寥数语,不但将故乡深冬阴晦天气笼罩下的原野尽收笔下,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内心深沉、悲凉的情绪。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集中精力用几句话、几个动作便将真实普遍的父爱展现出来,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由真切体察到对知识规律性的认知再到写作中能自觉使用,如此来学习白描手法,便能克服学生写作中出现的浮夸油滑之风,形成质朴真淳的写作风气。
另外,比较对文意的揣摩、用语的确解也有帮助。如边塞诗人岑参的“参”到底读何音?通过比照可以推断出,岑参以“参”为名,应当是效其前贤曾参(shēn)之名,故读音应与之一致。
对于中学语文学习,这种打通、参互、比较的方法可大量使用,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编排本身都有意义关联,可前后串联,也可将课内外作品融会贯通,从中寻找比照对象。比如:在学习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后,可指导学生阅读中国诗人宫玺的说理短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学习表现市井风采的《俗世奇人》之后,可对照阅读同类文章《贩夫风景》;学蒲松龄的《狼》,可同时阅读《狼三则》中的其余两则;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引入《桃花源诗》进行对比阅读。通过此种阅读方式,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摒弃狭隘视野,拥有开放通达的阅读胸襟。
当然我们不能做无谓的比较,而是要选择能切入作品核心的比较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归纳比较,有的放矢,箭不虚发。
语文教材是个具有可比性的大综合体,可进行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比较,为此不仅要求教师要熟悉语文教材及课外读本,同时还要有丰厚的阅读量,不趋时,不追风,在广收博取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比较对象和参照物的选择才会更富有灵活性,比较起来也才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