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我国基层干部管理过程中主要有三大问题存在,主要是基层的干部不会做,不想做和不敢做。而在当下,我们正是需要清楚的了解基层干部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问责与激励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精准解决问题。建立新的问责与激励并行的容错纠错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关键词:基层干部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
1近年来我国问责、激励制度得到较大程度的建设
要想将国家得到合理的治理,问责、激励制度必不可少,在当下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更是备受关注。而党中央修订的新条例更是深入贯彻公平公正,奖励与惩罚并行。对于被诬告的干部直接公开正名,同时,作风优良、有作为的干部直接进行奖励,这对整个问责、激励制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问责制度能够对权力拥有者进行监督,具有促进干部阶层更具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能力,而这也将直接提高我党公信力,为其赢得人民大众的信赖与支持。激励制度则能够满足干部的工作期望,并且令其工作充满动力,从而使得整个干部阶层被正确价值观领导。问责、奖励的公开化、透明化,将使得制度的效力极大程度加大,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与优良作风也将因此被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2当下问责、激励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基层工作中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基层干部日常工作较多且复杂,但是关于基层工作的相关制度的设置有存在不合理甚至是滞后性等现象。正是因为所有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走向成熟,所以对于问责、激励制度中尚存的不足,我们应该直接面对,不断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研究且完善着。当下我国问责制度是上级对下级直接问责的程序,这种设置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例如利益关系可能使得问责制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外部与公众的参与显得十分必要,加强外部监督将对问责制度的有效进行有极大推动作用。而问责制度一般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后进行责任的追究,这也是一大弊端,无法在事前做到有效的警示作用。事后问责虽然对相应干部进行惩罚,但是事情本身却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此外,问责制度还没有较好的受到法律的保障,与法律的衔接不够到位。这会使得无论是民众还是干部都缺乏问责意识。干部忽视自身的规范作风,而民众的监督意识淡薄。这是问责制度主要存在的三大不足,而它们直接干扰着问责制度的运行。
效率高低与工作人员积极性成正比,而当下对政府管理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激励制度无法激起基层干部积极性与活力相冲突。目前干部阶层竞争意识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干部队伍中后劲不足这一现象形成。激励制度的实施地区虽然较广,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有一些地区对极为重视对优秀人才的表彰,从而利于这一制度作用的发挥。而在基层干部中,激励所占的比重很小,导致基层中优秀经验难以推广,从而极大程度的打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与积极性。此外,激励制度宣传力度弱从而导致基层干部对其不够了解,也是当下激励制度面临的一大问题。不被了解就很难被接受、认可,这也使得激励制度的运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3制度的有效建构
3.1对问责、激励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有效建构
基层工作工,部分年龄较大的干部认为自己资历高,从而将自己的事情交给新来年轻干部,从而导致做实事的人少之又少。这极大程度的显示当下基层绩效考核制度过于形式化,而没能达到真正作用。所以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例如对问责、激励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建构,从而更为充分的发挥绩效考核在基层管理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不断的公开化透明化,将每位干部的工作成果与业绩展现在公众面前,进行合理有效的考核与评估。做到干实事的干部获得相应奖励与评价。相反,不作为的干部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这对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热情的激发都有极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对问责、激励并行的容错纠错制度进行有效建构
基层干部是各项政策法规的最直接的操作者,他们的工作十分繁琐复杂。需要将各项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完美结合,进行操作。而在为大众服务,不断创新实践的工作中,很容易导致错误产生。因而当下我们需要对问责、激励并行的容错纠错制度进行有效建构与完善,根据客观实际对错误进行及时指出与处理。同时,应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不断纠正,拥有更大的锻炼的可能。问责、激励并行的容错纠错制度进行有效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基层干部热情得到鼓舞,更要通过问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这样能使得基层干部在拥有积极性工作的同时,也使得他们拥有更为高超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3.3对问责、激励并行的大众监督制度进行有效建构
要想对问责、激励并行的大众监督制度进行有效建构,必须要注重对这一制度的宣传,让这一制度的相关内容与范围深入到民众内心。例如对受惩罚、奖励的干部与时间内容进行公示,使得大众对缘由感到清晰,从而打破内部管理与监督的状态,吸收群众参与到基层干部的工作监督之中。一旦问责、激励并行的体制被完善,那么严厉与有爱将得到有机结业,这就更能使得他们心无杂念,从而全心工作。这样整个基层干部的效率将大力提高,这也为基层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直接动力。
4问责约束的主要方面
问责约束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为基层干部列出责任清单,并且为公共服务的制定出一定的标准与底线。其次,进行从下到上的问责制度的改进,从而令基层干部对民众更为关注,更多为人民服务,从而提高公众服务的能力。从下到上的社会问责制度,为基层干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外部监督,干部将会更加注重个人举止与行为,严格说来,这种社会化的制度为基层干部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将使得基层干部的行为思想更为端正。最后,改变当前基层干部考核评估制度急不可待,应该不断加大大众看法所占比重。改变现下思路与评估模式,公众的态度直接影响考核,干部的适用与否由他们决定。这样,公众服务意识薄弱的基层干部,将会有所改变,从而更多关注人民大众,这对服务能力的提升有极大作用。
5激励机制的主要方面
激励制度实际上就是对优秀的基层干部进行奖励,从而不断提高干部的积极主动性,奖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基层干部进行政治奖励,也就是职务的晋升。并且应该不断改变固有思维,例如按资排辈的奖励手段应该取缔,应该按照业绩进行考核,这样能够消除基层干部的懈怠与惰性,也使得竞争更为激烈,工作的主动性大力提高。第二,对干部进行经济奖励,只要是工资和津贴的提高。经济奖励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态度。第三,对基层干部进行精神上的奖励,这需要对其行为进行肯定。这对干部的积极性有极大提高作用。这对队伍内部的感情建设也十分有利,这为后期的良好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对干部进行目标激励,也就是进行合理的目标设定,对达到目标的基层干部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M].毛俊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程秀英.循环式国家:转型中国的符号式劳动治理机制探析[J].社会,2015,(2):192-217.
[3] 杨立平.干部正向激励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 年 3 月第 9 卷第 2 期.
[4] 李军.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机制作用 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N].大连日报.2016 年 3 月 17 日第 011 版.
[5] 李慧.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完善党员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J].纳税.2017 年 3 月 25 日.
[6]王玥:《新形势下对基层干部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7 年第 7 期。
论文作者:李香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基层干部论文; 制度论文; 干部论文; 大众论文; 问责制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