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驱油速度、减少驱油时间,是现阶段我国油田三次开采面临的重要课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致力于提高油田采油率的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如化学驱、热力驱、纳米MD膜驱、注气驱等。其中化学驱因效果显著,投入成本可控等优点,已经在我国得到大范围应用。本文以化学驱中的聚表剂驱采油技术为题,结合自身多年一线实践经验,探讨聚表剂驱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键词:聚表剂驱;采油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一、聚表剂驱形成原理
聚表剂驱是聚合物的一种,可另称为表面活性剂,是较晚研发出来的新型聚合物。聚表剂驱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成:以柔性碳氢链为骨架,接枝功能基团形成多元接枝共聚物。多元共聚物的存在给予聚表剂驱分子结构改造可能性。因此聚表剂驱除兼具其它聚合物的性质,还有更多的特性。如聚表剂中双亲链的存在可以实现无碱条件下的原油增溶和乳化,提高采油率的同时又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聚表剂驱本身构造的特殊性,给聚表剂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上带来很多新理念和新方法。聚表剂特有的性质包括突出的抗盐性、分子量大小的可调控性、无碱条件下对原油的增溶、乳化能力等,十分适合应用在我国高盐油田、低渗透性油田等特殊油田的三次开采中。通过对已完成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证实聚表剂驱效果接近三元复合驱,而且注入工艺和采出液处理都比较简便,是理想的降低石油企业投资成本、增加采油率的驱油方式。
二、聚表剂驱独特性质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与研究
2.1聚表剂驱在高盐油田采油作业中的实际应用
过去高盐油田开采中常采用掺水工艺来解决盐结晶析出。掺水工艺需要油管、空心抽油杆、空心螺杆泵等组成井下管柱,配合清防盐药剂溶液改善盐的溶解度,以达到减少用水的目的。使用掺水工艺的方法增加了盐的溶解度,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掺水工艺实际操作起来需要的配套设施较多,所以始终难以降低投资成本。
聚表剂驱的抗盐性十分适合应用于高盐油田的开采中。油田污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也存在很多微生物。这些都会降低普通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和耐盐性。通过对聚表剂分子结构加以改进,如接枝共聚孪连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功能基团,使聚表剂在水溶液、盐溶液中实现三维超分子聚集体结构,赋予了聚表剂驱高抗菌、抗盐、抗氧化、抗生物降解等能力,保证聚表剂驱在无氧、多菌环境中溶液黏度稳定性,解决了油田污水问题。聚表剂驱的刚性较好,所以在盐溶液中可以形成多层网状形态,是高盐油田开采理想的增加采油率手段。
2.2聚表剂驱可实现无碱条件下对原油实现增溶、乳化
我国油田在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之后,开始进行三次采油阶段。这一阶段对聚合物驱应用范围更广。其中三元复合驱等化学驱在实际采油作业中的表现越来越不尽人意:三元复合驱化学剂用量高,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碱的大剂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恢复困难且用时很长;碱的使用加重了结垢问题,给后续采油制造麻烦;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存在很大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聚表剂驱的应用可以实现无碱条件下对原油的增溶乳化,解决了三元复合驱的多重困扰,而且驱油效果不分伯仲;聚表剂驱的侧基上存在大量的聚氧乙烯链和非极性基团,促成了聚表剂驱良好的亲水、亲油性;在水溶液中聚表剂可以实现分子的自组装,形成外水内油的网络结构;大量活性吸附腔和非极性腔的形成,可以实现对原油的分散并形成乳化液,与其它普通聚合物相比有更高的增溶和乳化能力,大大提高了采油率;在聚表剂多种功能基团之中,还有有一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单元,实践证明可以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润湿性,增加原油增溶乳化程度。
2.3聚表剂驱分子结构的可调控性
聚表剂分子结构是可以通过反复实验进行调控的。通过对聚表剂分子结构中功能基比例、对聚表剂疏水、亲水链比例的调控、对聚表剂化学计量平衡的调控、对聚表剂离子与非离子单元比例的调控、对聚表剂优化共聚条件和方法的调控等途径,实现复杂油田的针对性调制,来实现聚表剂的抗菌、抗盐和增溶性能等方面的改进。
三、聚表剂驱的更多实际应用方式探索
3.1不同浓度的聚表剂注入方式
在实际实验当中,可以证明不同浓度组合注入方式下的聚表剂有更理想的表现。在确保注入压力上升平稳性和驱油效果的前提下,对聚表剂采取由浓——淡的注入方式,即逐渐降低聚表剂浓度,既可以降低化学剂的使用总量节省企业成本,又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一举多得。
3.2根据聚表剂的作用性质对注入方式进行重组
聚表剂因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在对聚表剂的实验中主要应用Ⅰ型和Ⅲ型两种进行组合实验。Ⅰ型聚表剂应用于调剖,具有较高的粘度,但是对原油的乳化能力较差;Ⅲ型聚表剂恰恰相反,粘度低但对原油乳化能力较强,因此常应用于洗油作业。在对不同作用性质的聚表剂进行重组实验中,两者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了互补和差异性,取得了很好的突破。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可以看出不同聚表剂类型的组合注入方式对驱油效果有明显影响。实验中证明先Ⅰ型后Ⅲ型的注入组合方式效果最好,并在室外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此种组合方式的原理是:先利用Ⅰ型聚表剂进行调剖,再注入Ⅲ型聚表剂进行驱洗,比单一应用Ⅰ型、Ⅲ型聚表剂的采收率高百分之五以上。
3.3压裂措施与聚表剂的配合使用
在对实验油田进行聚表剂注入后,出现了产液较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而且含水量持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对此,试验时采取了聚表剂与压裂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具体操作时,先注入Ⅰ型聚表剂,待产液指数降到一定幅度时采取压裂措施。通过对采出井的数据进行追踪,可以发现两者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采油率,联合保障了驱油效果。
四、结束语
聚表剂的整体驱油效果高于普通的聚合物驱,尤其在我国高盐油田、高含水油田、低渗性油田的实际应用表现中得到普遍认可。聚表剂有低浓高黏、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与其它聚合物驱油效果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优越性。对聚表剂的分子结构、应用适应性、以及与其它驱油技术的融合等方面还在持续的研发和实验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龚亚.不同聚表剂驱油机理与渗流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2]张作安,张谦伟.聚表剂驱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石化技术,2017,24(05):197.
[3]李强.杏二区西部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技术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4]牛丽伟.杏北油田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注入体系评价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
论文作者:王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油田论文; 原油论文; 聚合物论文; 分子结构论文; 组合论文; 方式论文; 基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