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幼儿学前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改变,可是就整体情况来看,幼儿学前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完善,尤其是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其可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分析了如今幼儿学前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解决措施;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学前教育现状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育方面最关注的就是幼儿学前教育。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学前教育是最基础的幼儿教育方式之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幼儿的主体性进行更深的关注,帮助他们指明未来成长的方面。但是,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却是学前教育成为了知识教育,仅仅能够培育学生的基础认知,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则没有过多的关注。这样的状况使得学生的成长很不健全,难以满足实际的幼儿成长要求,也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很多家长过度重视自己的孩子,要求他们从学前教育就要超越其他的孩子,而其所指的内容就是知识教育,在如此的思想引导之下,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于幼儿知识教育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在父母的督促下,他们只能舍弃了自己喜欢的游戏,转而过早地投入到知识教育当中。在这样的状况下,幼儿的内心潜藏着这样一种学习观念,自己的学习是为了取得身边人的认可,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见,学前教育是不完善的,其对于幼儿的实际成长并没有起到足够的引导作用,进而导致幼儿教育的不完善,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不良的迎合心理,不利于后期学习方法的合理养成。
2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幼儿学前教育的教育观念落后
就幼儿学前教育来说,我国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最基本的传授式教育,对需要进行知识层面的引导与教育,要求幼儿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课程。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阶段的幼儿是充满了好奇和火力的,他们非常喜欢玩游戏,但是在课堂之上,就感到非常迷茫,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也不知道学习能够为自己带来哪些方面的成长和改善。而这些问题本身都应当是幼儿教育需要解决的主导问题,失去了合理的教学引导,幼儿的学习便呈现出了严重的涣散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学习乐趣,而在这种状态下,幼儿所学习到的知识也是十分不健全的,仅仅能够为幼儿当前的成长而服务,其他方面的内容则没有过多的涉及。
2.2 幼儿学前教育的主体对象模糊
就幼儿学前教育来说,其所要面对的是那些刚刚学会说话甚至说不清楚话的孩子,但是在实际的教育阶段,就会出现幼儿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开展的方式和方法都是一样的,二者之间并没有较大的差别。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开展幼儿学前教育的时候,老师们存在相应的盲目和模糊感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由于学前教育的幼儿即将踏上小学教育,因而很多教师便采用了与小学教育一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相应的教学效率严重下降。幼儿学前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一群盲目无知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所懂得的知识并不充足,其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而这些也使得他们与小学生有了本质性的区别。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忽略了两者的这一区别,将会使得很多学生的实际成长严重不符合现实需求,进而出现较大的偏差。
2.3 教师缺乏良好的教育经验
如今,我国的学前教育资深老师资源并没有非常雄厚,很多的地区所选择的老师,都是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虽然这些大学生大多多少从相关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但是他们没有经过实际的教育,缺少相应的教育经验。在实际的幼儿学前教育过程中,许多老师在幼儿出现各种问题时,就会出现不知如何解决和无法解决的情况,不知道如何给予幼儿帮助。同时,在开展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很容易看到一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不断地产生各种小动作和行为。面对这样的状况,学前教育教师会选择进行责怪,而学生对于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一定的抵触状况,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合理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学前教育开展方式过于单一
虽然现在的学前教育,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优化,抛弃了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可是就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开展模式来看,其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表面不同、实际相同的情况,而且两种直接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我国的幼儿学前教育,随着现在社会的持续发展,已经出现了以游戏为主、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幼儿有着相当高的适用性,能够切实带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全面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进而整体性地转变教学效率。学前教育开展方式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然变得过于单一,而这种单一体现在其仅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娱乐要求,其他方面的能力则没有得到丝毫的提升。但是现阶段的教育领域十分强调综合素质的培育和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 幼儿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开展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阶段,要想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老师就要先明白自己的教育时在服务幼儿,所以,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就应以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为主,如果幼儿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模式,就说明当前的教育开展模式并不正确。教师应当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实时的优化和完善。对于教育理念的方向,教师可以主要确定在幼儿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培育上。幼儿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开展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能够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一些时候还会使得幼儿形成不一样的性格。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全方面的成长。
3.2 将幼儿与学生区别开来
对于幼儿学前教育而言,其面对的主体对象是一堆幼儿,而小学教育面对的则是学生,很多教师将幼儿与学生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两者本身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接受教育上,学生已然成为学习的主体,有着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但是幼儿却没有丝毫的学习认知,因而对其进行知识教育是十分不科学的,严重不利于幼儿的后期成长。为此,教师应当将两者区别开来,根据幼儿的实际成长需求,设置最为合理的教育方式,促使幼儿获得健全的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3.3 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现今,我国幼儿学前教育老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还没有相应的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要进行实质性的改变,特别是在最根本的教育素质方面,其缺乏相应的学前教育经验,就没有办法对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将主要方向放在对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学前教育教师能够逐渐成为高水平的教师,切实迎合幼儿的成长需求,使得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健全合理的成长。
3.4 形成丰富的教学模式
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时,使用有效教学模式具有相应的适用性,但是不表示其是幼儿教育中唯一的教育模式。老师要在实际教育的阶段进行更多层次的探索,创造出更丰富的教育模式,比如、绘画教育、问题引导式教育、趣味知识教育等方式,都能够帮助幼儿成长,老师要根据实际的幼儿成长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今的幼儿学前教育已经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可是就整体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相应的某些问题,而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老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对幼儿学前教育进行完善,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贾艳春.学前教育培养幼儿素质的重要性探究[J].新校园(中旬).2018(03)
[2]王改霞.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探索[J].才智.2019(01)
[3]刘占兰.学前教育四十年的改革发展与政策变迁[J].学前教育. 2018(12).
论文作者:吴上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模式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