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娜
身份证号码:610125198801153924 陕西西安
摘要:本文分析了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功能,探讨了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介绍了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强调了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植物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城市生态园林是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技术,从构成园林绿地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四大要素出发,结合园林设计理念对在城市中的各类园林绿地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植物的循环再生、能量的高效利用,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和谐的高级人工系统。其对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为人类在城市中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功能
在城市中我们的生活环境被各类绿化植物围绕着,植物在四季轮回中变换着自己的形象,给予了城市不同的容貌。然而很多人却把植物当做是城市规划中建筑物附近的装饰品,而把建筑看做是完全独立的,这显得十分荒谬。实际上,在当今社会,植被的选择是开发商考虑建筑选址的一个重点之一。他们考虑到了保证水土,调节气候,防御风沙,经常将植被应用与阻挡这些灾害的东西联系起来,也为这种天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小区的价格筹码。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具有三大功能:即建造功能、环境功能、观赏功能。植物建造功能是植物在景观中限制和组织空间,涉及植物大小、形态、封闭性和通透性。在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平面植物的建造功能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比如形成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及、以及垂直空间。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观赏功能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植物的三大功能中建造功能对总体布局和室外空间的形成非常重要。
2、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与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具体应遵循四大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可以使他们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如果变化太多,那么会显得整体会杂乱无章,而没有变化,又会显得单调呆板,这种变化就要保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其次,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特别注意各类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处于这种环境中会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再次,均衡的原则: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带来以厚重的感觉;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带来以轻盈的感觉,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既科学又有条理,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最后,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宽阔的街道两旁,可以种植一些间隔等距或不等距的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在他们中间可以穿插一些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可以开阔心胸,陶冶情操,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的原则: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应根据美学得要求进行创造融合。不仅要讲究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在四季交替轮换中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同大自然与时俱进”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总结为应掌握以下几点:重视植物多样性;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人为与自然相结合。
3、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1对比和衬托
植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以此可以充分运用他们的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表现一定的艺术形式,勾勒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3.2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尽相同,有的植物生长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植物生长具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究植物与植物之间的配置要和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季节变化中不同的生长形态,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3起伏和韵律
在配置街道两旁和狭长地区的植物时,要注意空间的变换和立体效果,做到高低搭配,起伏搭配,产生层次感,避免布局呆板。
3.4层次和背景
为避免景观单调,可以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互相搭配,将不同花期的花色植物相互配置,可以增加植物景观的观赏性。
4、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4.1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
在树种搭配上应符合植物的生态习性,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合型植物群落,并应遵循植物群落得生长规律,间歇性的进行良性人工干预,使之形成一个合理、稳定、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生态系统。
4.2 在植物配置上多采用当地的乡土植物
在园林绿化树种的配置上可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可以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导致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且更不能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要有周期的进行药物或人工上的除草工作,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4.3 在植物配置考虑四季的搭配
植物配置应注意考虑营造一个一年四季都不同的优美生态园林景观,在冬季寒冷时,阔叶树要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搭配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4.4 在植物配置中营造开放式草坪
在园林绿地中营建开放性的耐践踏草坪,以提供应急避灾避难场地,一方面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触到绿地,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安全的避难场地,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园林绿地的和谐共生。
4.5 对植物应采用生态除虫方法
对依附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中的病虫害,要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可采用生物学或人工的方式进行养护。
5、结束语
总之,优秀的景观,不仅需要优美的建筑作为主体,还要有合理的植物与之相匹配。以此配比出景观中的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同时,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还可以结合当今人类生活的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多方面内容,使生态园林植物的实用功能达到最大化,充分有效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 蔓.景观设计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王新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功能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